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七年级地理上册填图综合题全集.

来源:欧得旅游网
一、综合题

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1分 共13分)

⑴ 写出图中各点的经纬度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

1、写出图上ABC三地的经纬度 A ( , ) B (

C

⑵A、B、D三点中,位于热带的_________; 位于温带的________;有阳光直射现象的_________; 一年中获得太阳光热最少的__________。

⑶A、B、C三点中,位于东半球的_________, 位于南半球的______, 位于北半球的________。⑷上述四点位于低纬度的是_________。

⑸A点在D点的_________方向,C点在A点的__________方向。 2、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A、B、C、D四点的经纬度。

A B C D (2)位于中高纬度分界上的点是

(3)A在B的 方向,D在C的 方向

(4)A、B、C、D各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南半球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位于西半球的是 。 (5)在图上标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读下图,回答问题(8分):

( , )

2、A、B、C三点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A、B、C三点位于中纬度的是

________ 位于低纬度的________(填字母)

4、A点位于B点的 ________ 方向 ,C点位于B点的 ________ 方向 4、阅读材料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了。”他爸爸笑着回答:“我比你更了不起,我已经绕比地球更大的太阳转了60圈了,还准备再转二三十圈呢!”

(1)如图,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一致,都是 。

(2)毛泽东诗曰:“坐地日行八万里……”,“坐地日行”实际指的是地球的 (运动),“八万里”指的是地球 的周长。 (3)你认为宇航员爸爸的话是真的吗?为什么?

(4)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①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太阳光直射在 ;

(5)地球从位置③→④→①的运动过程中,临清市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

(6)某日下午5点多钟,在临清某中学放学回家的小明感觉到寒风袭人,夜色也比前些天更快地降临了……此日地球运行的时段在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5、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探究活动。

活动材料:1米长木杆l根、卷尺一个、绘图板及绘图工具1套。

实践过程:

(1)夏季某日l2时,在一处有阳光的平地上把木杆垂直竖在地上,用卷尺测量影子程度。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 (2)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绘图。

(3)冬季某日l2时,在同一地点再一次用同样方法进行测量,记录和绘图。 观测结果:

上图是某中学一位同学的测绘结果。遗憾的是,他忘记标注观测时间,现在区分不开了。请你帮助他进行区分。A图是 季(冬或夏)测绘的。归纳分析:不同季节木杆影子长短不同的原因是: 。

拓展延伸:若A、B两图为我国南、北方两位同学同一时间的测绘结果,请你判断:南方同学测绘的是 图。

原理应用:房地产开发中,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剪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下图)。

请你分析:

(1)楼间距的设计应该参考 (冬或夏)季节的光照情况。 (2)肥城和广州两地的楼间距有何差异?肥城应 (大于或小于)广州。

6、下图是地球仪的俯视图,其中黑色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每空1分, 共8分)

(1)写出图中A、B、C、D四点的地理坐标

(2) 图中位于东半

球的点是

_______________, 位于西半球的点是_______________ (3)图中有太阳直射的点是_______________,有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点是_______________。 7、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的方向为 。请在图中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2)当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此时为 月 日前后,这一天称为北半球的 日。(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

3

点 。

8、读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 C E

(2)图中周庄的海拔高度在 — 米之间,周庄位于李庄

的 方向。

(3)如要在图中小河上修筑一座水库大坝,

应在 (填B或D)处最合适。

(4)图中还有哪一处可能形成小溪流,请用虚线(-----)画出其位置。 (5)某徒步旅行者迷失在A地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下游前进以走出丛林脱险。他的做法是否正确, ;理由是

9、(8分)

今年“十一”长假期间,外出旅游的王先生登山到甲地,通过GPS卫星定位确定了自己所在的位置(如图)。请你帮助王先生判断。

(1)甲地经纬度坐标为__________,位于_____(南、北)半球,_____(东、西)半球。

(2)乙地海拔高度是_____米,此图等高距是_____米。 (3)由甲地前往乙地,行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先生到达乙地时,测得气温是18℃,此时山顶气温最低不低于______℃。 (5)甲处的地形是__________

10、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6分)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2)A、D两地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____米;同一时间测得A、D两地气温相比,____________地气温更高。

(3)C地位于D地的____________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____________千米。

(4)七年级一班某学生在此山区徒步旅行时不慎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困境。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要求。(16分)

(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国际上统一使用____________经线和___________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避免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割在两个半球上。 (2)写出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的名称

A B C

D E

(3)CD两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DE两洲的分界线是 山脉、 河、大高加索山脉和 海峡。

(4)写出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洋的名称:F____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东西半球陆地和海洋的比例关系,推导地球表层海洋面积占__________,陆地面积占_________

(6)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位于 (填字母)洲。 12、读地球的部分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请你在图中描画出0°经线和赤道,用“N”标注出北极点。

(2)如果相邻经线、相邻纬线的间隔都是15°,那么A点的经度是 ,(1)图中字母A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它是 ;它与欧洲共处一块大陆,纬度是 。

(3)A、B两点所在的大洋是 洋。

(4)E点在 洲,读图可知该洲位于东西半球中 半球,且该洲大部

分位于五带中的 带。

13、阅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问题:

该大陆的名称是 ;它与大洲D之间的洲界线是 运河。 (2)大洲B与大洲C的洲

线

是 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大洋

① 洋

④ 洋。 (3)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和 (填代号)。

(4)被赤道横穿大陆的大洲是C 和

D 。

14、读世界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6分) (1)请在图下面的横线上注明东、西半球。 (2)写出序号、字母代表的大洲、大洋名称: ①________洋; H ________洲。

(3)图中C洲终年气候寒冷,因为其大部分地区处于五带中的 __________带。

(4)图中A、B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运河;E、F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山脉~乌拉尔河~____________山脉。 15、(9分)

(1)图中A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__________ 大陆,在大洲B、C、D中,最炎热的是 __________(填字母),面积最小的是 __________ (填字母)。 (2)大洲B和D的分界线是 __________ 运河。它连接了大洋① __________ 洋和②大西洋,在四

大洋

是 __________ (填数字)

(3)A大洲与C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连接的是_________海_和__________海 16、读“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板块名称: A

B 板块

(2)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板块。

(3)C处为喜马拉雅山,其形成的原因是 。 (4)现代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

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请你用板块学说解释此现象。

。 17、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4分) (1)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________板块。

(2)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_______(扩张、缩小)。

(3)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相撞挤压形成的。

(4)2008年5月12日14:28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主要原因是_______板块和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引起

18、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板块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分为 大板块。写出图中板块的名称:

A、 B、 C、 D、

E、 F、 G、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

(3)喜马拉雅山是 板块和 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 (4)澳大利亚所在的板块是 ,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 。

(5)根据板块运动方向来推断,红海将会不断 (缩小或扩大),地中海将会不断 (缩小或扩大)。

19、读甲、乙、丙三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三地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___,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___,判断

(2)冬季等温线在陆上向________(高纬还是低纬)凸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A、C为陆地,B为海洋,则此时是________(季节)。 (4)若B是亚欧大陆,那么A是________洋,C是________洋。 2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是大致在__________℃以上,南、北极圈内年平均气温大约在__________℃以下。 (2)由图可看出,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

见__________位置是影响气温分布的主导因素。

(3)A、B两点处于同一纬度,但气温相差约10℃,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 (4)据图可知,南、北两半球相比,__________(南、北)半球的等温线更平直,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世界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地位于__________ (陆地或海洋)。

(2)四季分明的是__________地。年较差约是__________。三地中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____,年较差约是__________。

(3)甲、乙、丙分别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带、__________带、__________带。

2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示意________半球某区域等温线的分布情况。

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图乙 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1)读图甲,由A、C气温比较可知,纬度越高,气温越________,由A、B气温比较可知,同纬度海陆气温________;夏季A、B相比,________气温高,由D、E两地的比较可知,地势越高,气温越________。

(2)读图乙,由L、M比较可知,________地区降水多,________地区降水少。由G、F比较可知,________(纬线)附近,大陆西岸或内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由H、K、I三地比较可知,中纬度________降水多,________降水少。

(3)年平均气温在20 ℃以上的地区绝大部分位于________(纬线)之间,最炎热的大洲是________洲;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________(纬线)附近,最湿润的大洲是________。

(4)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A向北到B年降水量逐渐________________,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受

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2)C、D、E三地相比,降水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降水最少的是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M、N相比,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降水较少的是____ 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这说明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大陆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岸降水较多,大陆________________岸降水较少。 (4) 世界上年降水最多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最少的地方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图中的代号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

____________(纬线)附近地区。年降水量最少的大洲是________洲。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反映了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

(2)A地与B地都在______________(纬线)附近,A、B两地年平均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__。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反映了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另一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__。 (3)C、D、E三地处于同一纬度地带,其中降水较少的是________地,原 因是 。

25、读“气温曲线、降水柱状月分配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气温最低的月份是________月,气温最高的月份是________月,说明该地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 (2)该地降水最多的月是________月,降水多的季节是________季。

(3)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极地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6、读“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7月气温高的是______地,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地。 (2)甲地的气温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降水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因此可判断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3)乙地最高气温在____月,最低气温在____月,乙地的降水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乙地位于____(南、北)半球,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这种气候特点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读图,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B地最热月是______月,最冷月是______月。

(2)根据图中的气温变化规律,说出A、B、C地各位于哪一地区(寒带、热带、温带)。 A:______,B:______,C:______。(3)请你判断,说明B地位于________(南、北)(2)玲玲发现一奇特现象,E地区虽然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同一个纬度,但两地气温在同一季节却出现了20 ℃以上的温差。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半球,并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28、某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五名同学,在进行亚欧大陆气候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发挥你的智慧,积极参与他们的研究。

图甲

图乙 问题探究:

(1)贝贝发现地处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A、B、C三地气候变化有以下规律:由A到B到C,气温年较差逐渐加大,而年降水量却呈现出递减趋势。请你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3)小明需要了解济南市的气温和降水情况,你认为图乙中______图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一问题。请你尝试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济南的气候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伟登录网站查阅资料时,一则意大利冬季发生洪水灾害的报道引起了他的注意,你认为这一报道可信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分别写出①②③④四幅气候图与上图中A、B、C、D四地气候特点的对应关系:A为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D为________。 (2)A地的地形名称为________,与A地属于同一种气候类型的还有非洲的

________盆地和亚洲的________群岛。

(3)E地属于________气候,这种气候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C、D、E五地中,全年降水最丰富的是________地。 30、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部、亚洲的________部和南部及________。 (2)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________,美洲的________人和北冰洋沿岸的________人也属于黄色人种。 (3)黑色人种分布最广的是________洲的中部和南部,美洲也有一部分黑色人种。

(4)印度北部分布着________人种。 (5)各人种之间相互通婚,还形成了______人种。 31、(12分)

1)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个地区是:亚洲的_________、欧洲的_________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

(2)图中A、B、C、D四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A ( ) ;

B ( ) ;

C ( ) ;

D ( ) 。

(3)欧洲人口增长缓慢,很多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产生的人口问题有哪些(至少写2条)

(4)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人口增长较快,产生的问题是

(5) 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措施是 32、读“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根据下列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亚洲 欧洲 非洲 人口数(亿)(2001年) 37.20 7.27 8.18 人口自然增长率(%) 1.4 -0.1 2.4 (1)亚、非、欧三大洲中,人口密度较大,而且分布较为均匀的是________洲。 (2)亚洲的________部和________部人口稠密。非洲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人口密度较________(大、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亚洲北部的C点人口少的原因则是________。

(3)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表明欧洲的总人口出现________(增多、减少)的趋势。

(4)一个大洲一年新增人口数量=该洲总人口数人口自然增长率。根据表中数据计算:2001~2002年,亚洲人口增加了约________亿。

(5)从图中可知,世界人口分布________。能否用迁移的方法,使世界人口分布均匀?为什么?

33、观察下面世界三大宗教的代表建筑物,完成下列问题。

(1)图A是________教的教堂,图B是________教的清真寺,图C是________教的庙宇。 (2)有三位老汉分别是英国的汤姆、沙特阿拉伯的穆罕默德和中国的李明,他们分别使用不同的语言、信仰不同的宗教,到上图所示的宗教场所进行宗教活动。

汤姆使用的语言是________语,信仰________教,每个星期天要到________(填字母)去做礼拜。

穆罕默德使用的语言是________语,信仰________教,他的宗教活动是在________(填字母)进行。

李明使用的语言是________语,信仰佛教,他的宗教活动是在________(填字母)进行。 (3)汤姆、穆罕默德和李明三位老汉要在一起交流各自的生活情况,他们最有可能使用的语言是________。

34、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各字母多代表的人种分别是:A_____,B_____,C_____。 (2)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印度北部主要分布着_____人。 (3)除亚洲外,还有____洲和______洲分布着黄种人。

(4)白种人分布最多的大洲是____洲,我国居民中属于白种人的民族主要是_____族和_______族。

(5)美国NBA篮球队员中有许多球员如乔丹属于黑种人,其祖先来自_____洲。

3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F处所代表的主要语言: 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

(2)B处居民信奉的宗教是_______________教,其教徒被称为_______________,该宗教在中国又称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教。

(3)F处居民信奉的宗教是_______________教,该宗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洲、美洲和_______________洲,是世界上信仰人数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宗教。

(4)下图建筑物是_______________教的代表性建筑,该宗教主要分布在______ _______________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36、读图2完成下列各题。(8分)

(1)识别聚落:聚落周围有农田、池塘、果树,居民主要从事耕作。该类聚落叫____(2分)

(2)分析聚落:a根据图示分析这两个聚落形成的条件(2分))

。 b

哪个聚落更容易发展成城市聚落?为什么?(2分) 。

(3)建设新聚落:小明的家乡要安置三峡库区的一批移民,拟在如图所示地区修建一个

新的居民点,有①②两种选址方案.假如你是设计建造该居民点的工程专家,你会如

点? 。

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3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A、B、C三处属于乡村聚落,其选址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C两村在几年前的人口数和人均收入基本相同,两村的各种条件相似。图2是A、C两村近年来人口数与人均收入示意图,该图反映了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三处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聚落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填表绘图题

38、下面甲乙两图是不同季节我国天气形势示意图,据图回答:

(1)在甲图所示的季节里,我国东部地区盛____________方向的风。此时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

(2)在乙图所示的季节里,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箭头所示的气流①来自____________洋,②来自____________洋,在我国受到这两种气流影响的地区被称为____________风。

参考答案

1、⑴ A. 45ºE 30ºS B. 105ºE 60ºN C.300E 300N ⑵ D、A B、D、B ⑶ABC、A、BC 7、(1)自西向东 画图略 (2)6 22 夏至 (3)地轴是倾斜的,且空间指向不变 8、(1)鞍部 陡崖 ⑷ D ⑸南、西北

2、

3、1、A(170°E,40°N)B(180°,30°N)C(170°W,20°N)

2、A 3、A C

4、西北、西南

4、(1)自西向东 (2)自转 赤道

(3)真的,人随地球绕太阳公转,每年一圈(两空全对得l分) (4)夏至23.5°N(或北回归线) (5)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 (6)B

5、冬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不同 B (1)冬 (2)大于

6、 (8分) (1) A 00

,1350

E B E

C

23.5

°

N,180

W) D 66.5°N ,45°W

(2) AB CD

(3) ABC D

°N, 45°°

E(180

°

(2)100 200 东南 (3)D

(4)小溪流的位置如图所示

(5)正确(1分) 在茫茫林海里迷失,河流是最好的“生命通道”,因小河最终都会汇入大河,向山外流去,而且河流沿岸地区往往有人类生息居住(合理解释均可)(2

分)

9、1、(60°W,30°S )南 西 2、400 200 3、从西南到东北 4、14.4 5、山脊

10、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6分)

(1)山峰 陡崖 山谷 (2)470 D

(3)西南 2

(4)小溪由山地流向平原,下游沿岸地区有村庄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1

12、(1)描画0°经线、赤道(各1分);标注北极点(1分)

23.5

(2)60°W 30°N (3)大西 (4)非 东 热 13、(10分) (1)亚洲 亚欧大陆 苏伊士运河 (2)巴拿马运河 太平洋 大西洋 (3)E,② (4)南美洲 非洲

14、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6分)

(1)左面为西半球,东面为东半球(注图略) (2)太平 大洋 (3)南寒

(4)巴拿马 乌拉尔 大高加索 15、1、亚欧 C 2、巴拿马 太平洋 3、苏伊士 红海 地中海

16、(1)亚欧 美洲 (2)太平洋 (3)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使其隆起抬升而成 (4)位于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

17、(1)太平洋 (2)扩张 (3)南极洲 美洲 (4)亚洲 印度洋 18

的气温年变化图看出,甲地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该地位于南半球,乙、丙两地则与其相反,位于北半球。甲地位于热带,但年较差较大,位于陆地。第(2)题,乙地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春秋季节温和,四季分明,从图中看出该地的气温年较差约为30℃。三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丙地,约为33℃。第(3)题,由三地的气温年变化图可知,甲、乙、丙分别位于五带中的热带、温带和寒带。 答案:(1)甲 乙丙 甲1月份气温最高,7月份气温最低,乙丙两地与其相反 陆地

(2)乙 30℃ 丙 33℃ (3)热 温 寒 20、(1)北

(2)低纬 同纬度陆地冬季气温低于海洋 (3)冬季 (4)大西 太平

2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20 -10

(2)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纬度 (3)海陆

(4)南 南半球性质单一的海洋面积广大,北半球海陆参差分布且地势起伏更大、地形更复杂(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2、答案:(1)低 不同 B地 低 (2)赤道 两极 回归线 沿海 内陆 (3)南、北回归线 非 赤道 南美洲 (4)陆地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

解析:本题旨在通过气温分布图和降水分布图的阅读,考查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第(1)题,从气温分布图中等温线上的数值可推断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D处是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第(2)

题,从降水分布图中的图例上可看出M的降水量比L多,F的降水量比G多,H、I的降水量比K多。第(3)题,可从气温分布图中等温线上的数值和从降水分布图中的图例上进

19、【解析】本题既考查了学生阅读气温曲线图的能力,又检测了学生是否掌握了根据气温曲线图判别所属半球的能力,是一道对学生要求较高的综合题。第(1)题,分析三地

行判断。第(4)题,海洋集中分布于南半球,南半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所以等温线比较平直。

23、【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了对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的判读,及通过读图总结降水分布规律并分析成因。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读懂图例,由图例可知,A处降水量为2 000毫米以上,B处为200毫米~500毫米,因此由赤道向两极 (受纬度影响)降水逐渐减少。同理可总结出其他分布规律。 答案:(1)减少 纬度位置 (2)C E 海陆因素(距海远近) (3)N M 东 西

(4)乞拉朋齐 阿塔卡马沙漠 甲 乙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气候资料图的阅读、分析能力。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甲地7月份的气温最高,甲地的年降水量远多于乙地。第(2)题,从图中可看出甲地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1月和12月气温在0 ℃以下。甲地降水夏季多,冬季少。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符合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第(3)题,从图中可看出乙地最高气温在1月,最低气温在8月,可判断为南半球,其降水特点是全年降水稀少。乙地最高气温为-30 ℃,所以应是冰原气候。

27、答案:(1)7 1 (2)热带 温带 寒带 (3)北 7月最热,1月最冷。 解析:根据气温可判定某地所在半球和温度带:最热月在7月,最冷月在1月,位于北半球陆地;反之在南半球。全年高温,各月气温>15 ℃,位于热带;最冷月在0~-10 ℃间,在温带;最热月≤5 ℃,在寒带。

28、答案:(1)由A到B到C距海洋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气候由海洋性

过渡到大陆性。

(2)E地区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3)③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可信 意大利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解析: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A、B、C三地,由A到B到C距海洋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气候由海洋性过渡到大陆性,气温年较差逐渐加大,而年降水量却呈现出递减趋势。E地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比长江中下游平原高4 000多米,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约0.6 ℃。济南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从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来看,③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意大利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9、答案:(1)③ ② ④ ① (2)亚马孙平原 刚果 马来

(3)地中海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4)A

解析:对照世界气候的分布图可以看出,A地为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B地为热带沙漠气候;C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D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E地为地中海气候,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A、B、C、D四地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分别对应图中的③②④①。

24、

25、答案:(1)7 1 南(2)6 冬(3)D

解析:读气温曲线、降水柱状月分配图可判断出气温最低月份是7月份,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整合全图可看出气温和降水搭配欠佳。低温时正是多雨期,高温时正是少雨期,属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26、答案:(1)甲 甲

(2)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降水集中于夏季 C

(3)1 8 终年降水稀少 南 冰原 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30、答案:(1)欧洲 北美洲 非洲 西部 大洋洲 (2)亚洲东部 印第安 因纽特(3)非(4)白色(5)混血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世界人种的分布。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解析:A是基督教的代表性建筑物——基督教教堂,建筑多为尖顶,有钟楼;B是伊斯兰教的代表性建筑物——清真寺,建筑多为圆顶;C是佛教的代表性建筑物——寺庙,特色建筑是佛塔。英国使用英语,信仰基督教;沙特阿拉伯使用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中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大洋洲、美洲也有一定数量的黑色人种。印度由于历史上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此北部以白色人种为主。各人种之间相互通婚,还形成了混血人种。 31、1、东部南部 西部

2、A(气候严寒)B(高原山区,地势高寒)C(沙漠地带,气候干旱) D(热带雨林,气候湿热)

3、劳动力短缺,老年人口增多,国防兵源不足

4、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造成许多的社会问题,交通堵塞住房拥挤,贫困饥饿,老龄化严重和就业困难

5、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32、答案:(1)欧 (2)东 南 小 地处干旱的沙漠地区 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恶劣)(3)减少 (4)0.52

(5)不均匀 不能。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 解析:第(1)题,从图中的图例上可看出欧洲的人口密度是10~100人∕千米2

,较大且较均匀。第(2)题,从图中的图例上可看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的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千米2

,人口稠密。而非洲北回归线穿过的撒哈拉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人口稀少。亚洲北部靠近北冰洋的地区气候寒冷,也不适宜人类居住。第(3)题,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零,说明人口出现负增长,呈减少的趋势。第(4)题,根据公式计算:37.20×1.4%≈0.52(亿)。第(5)题,由于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存在差异,有的地方不适宜人类生存,所以不能简单地用迁移的办法使人口均匀分布。 33、答案:(1)基督 伊斯兰 佛

(2)英 基督 A 阿拉伯 伊斯兰 B 汉 C (3)英语

国使用汉语。英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34、(1)白种人 黄种人 黑种人

(2)白 (3)北美 南美 (4)欧洲 维吾尔 哈萨克 (5)非洲

35、【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世界主要语言与宗教的地区分布。第(1)题,学会使用图例和注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第(2)题,B位于亚洲西部主要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其教徒被称为穆斯林,该宗教在中国又被称为回教、清真教。第(3)题,F位于北美洲的美国,该处主要信奉基督教,该宗教广泛分布于欧洲、美洲、大洋洲,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第(4)题,分析此图看出,该建筑物是佛教的代表性建筑,佛教发源于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答案:(1)汉语 阿拉伯语 俄语 西班牙语 法语 英语 (2)伊斯兰 穆斯林 回 清真 (3)基督 欧 大洋 最多 (4)佛 亚

36、(1)乡村聚落 (2)a两个聚落所在的地方都位于河流沿岸,有充足的水源,便利的交通。而且周围地势平坦开阔,河流冲积成的平原地带土壤肥沃,适合发展农业。 b ② 因为 ②乡村聚落位于河流汇合点,借助便利的水上交通,大量的人流、物流,在这里聚集、终转,所以更容易形成城市聚落。 (3)如选择①地,这里水可能更清,山可能更绿,风景更优美,又不侵占大量耕地。 如选择②地,这里位于河流交汇处,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对外联系便利。 37、1)靠近河流

(2)A村人口增加太快,影响了人均收入的提高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增长 (3)B B处靠近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

二、填表绘图题

38、(1)西北 寒潮(2)高温多雨 太平 印度 季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