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09058297 A(43)申请公布日 2018.12.21
(21)申请号 201811181638.4(22)申请日 2018.10.11
(71)申请人 安徽威能电机有限公司
地址 242500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泾川镇桃
花潭东路(72)发明人 欧阳山 陈云松 丁洁 许洪清
沈雅丽 耿长文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4109
代理人 汤茂盛(51)Int.Cl.
F16C 32/04(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54)发明名称
永磁悬浮式轴承(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悬浮式轴承,包括同
二磁环,第一、二磁环上的连接部芯布置的第一、
分别供定件、动件相连,第一磁环上内环面所在侧与第二磁环上外环面所在侧的磁极相同,内、外环面均为圆锥面,内环面与外环面邻近且相对布置。减小与第二磁环相连的动件的轴向窜动量,提高动件运转的稳定性。
CN 109058297 ACN 109058297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永磁悬浮式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芯布置的第一、二磁环(11、12),第一、二磁环(11、12)上的连接部分别供定件、动件相连,第一磁环(11)上内环面(111)所在侧与第二磁环(12)上外环面(121)所在侧的磁极相同,内、外环面(111、121)均为圆锥面,内环面(111)与外环面(121)邻近且相对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悬浮式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环面(111、121)相互平行且二者在垂直于其环面上的投影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悬浮式轴承,其特征在于:内、外环面(111、121)的母线与其轴线所呈角度β为20°~7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永磁悬浮式轴承,其特征在于:内、外环面(111、121)的母线与其轴线所呈角度β为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悬浮式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磁环(11、12)均为磁钢片(15)拼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悬浮式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件和动件分别为电机端盖(32)、电机转轴(31),第一磁环(11)的连接部与电机端盖(32)相连,第二磁环(12)的连接部与电机转轴(51)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悬浮式轴承,其特征在于:第一磁环(11)的连接部为第一环套(13),第一环套(13)的内壁上开设有供第一磁环(10)布置的环形槽,第一环套(13)的外壁径向伸延的凸部上开设有连接孔(13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悬浮式轴承,其特征在于:第二磁环(12)的连接部为第二环套(14),第二环套(14)的外壁上开设有供第二磁环(12)布置的环形槽,第二环套(14)压装在电机转轴(31)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永磁悬浮式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呈收口状。
2
CN 109058297 A
说 明 书永磁悬浮式轴承
1/2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永磁悬浮式轴承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磁悬浮轴承是一种利用磁场力将转子悬浮于空间,不需要任何介质而实现承载的非接触支承装置,现有的磁悬浮轴承包括内、外磁环,外磁环与固定件相连,内磁环与电机转轴相连,内磁环位于外磁环内且二者相互排斥,两磁环上相互配合的工作环面均为圆柱面,因此与转轴相连的内磁环仅受到径向的斥力作用,这样就难以约束转轴的轴向位置,电机转轴工作时,转轴容易轴向窜动,影响电机运行的稳定性。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后能够稳定运行的永磁悬浮式轴承。[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永磁悬浮式轴承,包括同芯布置的第一、二磁环,第一、二磁环上的连接部分别供定件、动件相连,第一磁环上内环面所在侧与第二磁环上外环面所在侧的磁极相同,内、外环面均为圆锥面,内环面与外环面邻近且相对布置。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第一磁环的内环面与第二磁环的外环面均为圆锥面,第二磁环受到的排斥力垂直于其外环面,该排斥力分解为轴向力和径向力,径向力使第二磁环悬浮,而轴向力能够约束与第二磁环相连的动件的轴向位置,减小与第二磁环相连的动件的轴向窜动量,提高动件运转的稳定性。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发明轴承的剖视图;
[0007]图2为图1中的轴承装配至电机上的示意图;[0008]图3为第一磁环的轴向视图;[0009]图4为第二磁环的轴向视图;[0010]图5为磁钢片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一种永磁悬浮式轴承,包括同芯布置的第一、二磁环11、12,第一、二磁环11、12上的连接部分别供定件、动件相连,第一磁环11上内环面111所在侧与第二磁环12上外环面121所在侧的磁极相同,内、外环面111、121均为圆锥面,内环面111与外环面121邻近且相对布置。
[0012]参阅图1所示,第一磁环11的内环面111与第二磁环12的外环面121均为圆锥面,第二磁环12受到的排斥力垂直于其外环面121,该排斥力分解为轴向力和径向力,径向力使第二磁环12悬浮,而轴向力能够约束与第二磁环12相连的动件的轴向位置,减小与第二磁环
3
CN 109058297 A
说 明 书
2/2页
12相连的动件的轴向窜动量,提高动件运转的稳定性。
[0013]为了防止第二磁环12局部受到第一磁环11的斥力,导致第二磁环12运转时稳定性差,所述内、外环面111、121相互平行且二者在垂直于其环面上的投影重合,内、外环面111、121完全配合,确保第二磁环12悬浮工作时的稳定性。
[0014]第二磁环12受到的排斥力能够分解为轴向力和径向力,本申请的内、外环面111、121的母线与其轴线所呈角度β为20°~70°。[0015]内、外环面111、121的母线与其轴线所呈角度β为45°,第二磁环12受到的排斥力分解成的轴向力和径向力大小相同,确保转轴31稳定悬浮的同时,有足够的轴向力约束转轴31的轴向位置,减小转轴31工作时其轴向的窜动量。[0016]如图3、4和5所示,所述第一、二磁环11、12均为磁钢片15拼接而成。[0017]如图2所示,所述定件和动件分别为电机端盖32、电机转轴31,第一磁环11的连接部与电机端盖32相连,第二磁环12的连接部与电机转轴51相连。电机转轴31上间隔布置有第一、二轴承10、20,第一、二轴承10、20可以均为本申请的永磁悬浮式轴承,也可以将第一轴承10或第二轴承20设置为传统的轴承,比如滚珠轴承或滚柱轴承,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机运转时的稳定性。[0018]下面为第一、二磁环11、12的具体安装方式,第一磁环11的连接部为第一环套13,第一环套13的内壁上开设有供第一磁环10布置的环形槽,第一环套13的外壁径向伸延的凸部上开设有连接孔131;
[0019]第二磁环12的连接部为第二环套14,第二环套14的外壁上开设有供第二磁环12布置的环形槽,第二环套14压装在电机转轴31上。[0020]所述环形槽呈收口状,防止第一磁环11或第二磁环12在工作时脱落。
4
CN 109058297 A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5
CN 109058297 A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2
图3
6
CN 109058297 A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4
图5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