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PlayingtheLeadingRoleofTeachersinInquiry-basedTeaching
(JiangsuJintanVocationalSecondarySchool,Jintan213200,China)
摘要:探究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建构正确的探究方法。所以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情况下,
教师也应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使启发、引导为探究开路。
Abstract:Inquiry-basedteaching,aimingattheabilityofstudents,mainlyreflectedinthecultivationofinnovativespiritofstudentsandconstructionoftheproperinquiryapproach.Sounderthesituationoffullyplayingthedominantroleofstudents,teachersshouldalsoplaytheirleadingroleintheinspirationandguidetoopentheroadforexploration.
关键词:启发;激情;适应;开路
Keywords:enlightenment;passion;adapt;opentheway
0引言
探究式教学是选择探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由于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方面都优于其他教学方法。正因为此,所以当前形势下,教师都在努力探究这一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但是,对学生而言,因为探究过程是个陌生的过程,完全靠自身去完成是不现实的,但如果教师完整地设计好路线图,那么学生将无主体作用可言。所以要使探究过程能顺利进行,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人以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主要体现在情景的创设和必要的启发、点拔上。关于这一点,以下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看法。
1启发的重要性
牛顿看到苹果落下受到启发,探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类似这样的事例在各行各业不胜枚举:一个龙虾养殖户,由反季节疏菜利润高受到启发,进行龙虾反季节养殖,虽然历经坎坷,但最终取得巨大成功,而且开创了一年养两季龙虾的先河;豆腐是我国的传统菜肴,说到豆腐没有人不想到豆腐的形状和颜色。但就有一位姑娘,受其它菜色香味的启发,开发出了彩色豆腐,并用疏菜汁作为着色剂,既美观又营养,并取得了丰厚的利润。由此可见启发的重要性,它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是点燃学生探究激情的火花。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更多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情景提出问题,想出办法,顺利完成探究。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启发为探究开路2.1创设情景启发学生①因人而异,量体裁衣,树立自信心。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成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难易不同的问题,问题难易的尺度,应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能够理解的问题,问题过于简单,一呼百应,便失去了提问的意义;问题过于深奥,又会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失去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②揭示矛盾,激发思考。课程的讲授只有在不断揭示矛盾的过程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教学模式。③激发好奇心,引起大家注意。从一些奇特的自然现象、生理现象入手,激发学生产生求知和探索的强烈愿望,使学生全神贯注教师提出的核心问题。④层层设问,突破难点。将教学中的难点实现层层设问,逐层拨开,将支持点进行分解,逐个突破,循序渐进,激发求知欲,可将内容进行先分后总,分析讲解后,形式觉得思路清晰,复杂问题又变的简单了。⑤比较异同,加深理解。提出问题,通过比较使形式认清事物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达到加深和巩固知识的效果。在进行总复习时,还可进行综合比较,将知识综合整理,列出一览表,使学生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⑥承上启下提问。联系过去和现在所学的知识,能起到温故知新,融会贯通的作用,如在讲某个器官的病理状态时,可以就其正常的形态,位置及其组织构造进行提问,然后再进行总结,在总结的同时引出下文,这种提问能自然过度,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总之,只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巧设疑问,所提问题有
针对性,严谨性,就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2探究过程中的启发培养学生的探究方法和能力
探究过程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探究的问题不同,难度也就不同。要完成探究过程,就要解决遇到的每一个问题,这是一个陌生的过程,受学生知识的深度、广度、实践经验以及其它能力的限制,要完全独立完成探究是不太现实的。为此,教师的点拔、启发就是要让学生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
3为启发做足准备
探究虽然是学生的研究过程,但教师必须为学生的探究做足准备。准备工作除了实验室有的仪器外,还必须根据需要增加(买)或自制一些器材。例如在探究电场强度概念的定义前,要准备酸性和碱性溶液、PH试剂、收音机。虽然电场看不见,摸不着,但通过收音机,手机的启发,使学生认识了间接检测的方法。
在探究力的分解时要准备好电子秤,量角器等,在探究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及关系时,要准备铁球、玻璃球(用于碰撞),两辆自制小平板车(买8只滑轮钉到两块木板上即可做成),一辆玩具电动车、两盒玩具枪子弹、一块硬纸板(纸板放于撒在桌面上的子弹上面,车在纸板上开动,纸板被车轮向后推出)和弹簧秤等。有时还要骑一辆三轮车过来(使脚踏板一上一下,一人轻轻控制住三轮车的龙头,在三轮车上向后拉车的下踏板和在地面上向后拉车的下踏板作比较,车的运动情况分别怎样?);带一根绕在竹杆上的缸豆藤蔓进教室(你吃过缸豆吗?你知道缸豆的藤蔓是怎样绕竹杆向上长的吗?)。
不要小看这些器材,也许只要一亮相,学生马上就会受到启发。例如力的分解中物体对斜面大小的探究中,学生一看到我带的电子秤,立即就想到通过电子秤验证计算结果。
在我用PH试剂检测溶液的酸碱性后,我一提到电磁波的检测,学生马上想到用手机,可想而知,这样的思维定势,为电场的检测和电场强度的定义打开了一条绿色通道,也使学生学到了方法。
当然,所要做的准备不仅仅是器材,还有课件以及探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所作的预案。
例如,讨论惯性时,准备豹追赶蹬羚的视频;探究牛顿第三定律时,准备打台球、火箭发射等视频。
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家都有一定的认识,关于探究式教学的程序,本人以为一切应从实际出发,如果课题简单,学生完全有能力自主完成,那么完全可以放开手让学生自己探究,但大都学生不能独立完成,所以教师的启发、引导不仅必要而且重要。因为现在面临的很多课题不是一、二个人能独立完成的,是在团队的合作下完成的,因此,教师的启发、引导可以说是团队的力量,教师是探究组的一员。另外,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目标不是探究本身,而是使学生建构研究问题的思想体系和方法。所以让我们大胆尝试,开辟出自己探究教学的金光大道。
参考文献:
[1]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2]凤凰卫视电视连续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