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5:文学文化常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知识积累 (共28题;共56分)
1. (2分) (2018·连云港)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 . 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C . “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构成方式,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诗经》中的“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D . 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三皇五帝”“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2. (2分) 鲜卑族俗称其主为( ) A . 天子 B . 陛下 C . 可汗 D . 大王
3. (2分) (2016九下·梁子湖期中)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除了罗切斯特先生以外,还有一个人差点走进简爱的内心——圣约翰,他对简爱是一片真心,可简爱对这份爱情却坚定地拒绝了。
B . 戏剧是与小说、散文、诗歌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威尼斯商人》这部戏剧成功塑造了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夏洛克和聪明机智、见义勇为的鲍西亚等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
C .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中“三词客”是苏洵、苏轼、苏辙。
D .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4. (2分) (2017·莒县模拟)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和冰心的散文《谈生命》,都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独特体验。
B .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的《醉翁亭记》,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
C . 从表达方式角度,诗歌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北朝民歌《木兰诗》和唐代诗人杜甫的《石壕吏》都是叙事诗。
第 1 页 共 11 页
D . 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契诃夫的《变色龙》均使用夸张、对比等讽刺小说常用的手法,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5. (2分)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左传》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B .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开篇先写塞外雪景,再写天气奇寒,为送别渲染了特定环境,最后写送别朋友,山回路转中不见其踪影,隐含着对老朋友离去的不舍之情。
C . 成语“妄自菲薄”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不求甚解”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峰回路转”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D . 《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通过现身的说法表明: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 6. (2分)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 ) A . 窗户 B . 卧具 C . 井上的围栏 D . 门
7. (2分) 对文章《香菱学诗》一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香菱求黛玉教她作诗,黛玉爽快地答应了,表现了黛玉性格的另一面:平等待人,无主奴之分。 B . 香菱给学习的人指出了一条学成之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C . “根并荷花一茎香”是说香菱人只似菱,却香同荷花。
D . 黛玉指出写诗的一个普遍规律是词句第一要紧,立意究竟还是末事。 8. (2分) (2012·南平) 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繁星》《春水》小诗中的母爱往往有双重内涵,一是母爱对诗人的浸润;二是诗人对母爱的深情赞颂。 B .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理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一共买过三次车,每一次都是用自己省吃俭用,辛苦劳动赚来的钱买的。
C . “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平时放学以后也干这玩意儿。”这是《童年》中描绘阿廖沙与外祖母相依为命的艰苦生活的一个片断。
D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9. (2分) 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 ) A . 莫逆之交 B . 金兰之交 C . 刎颈之交
第 2 页 共 11 页
D . 点头之交
10. (2分) 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 ) A . 鼓 B . 锣 C . 钟 D . 木棒
11. (2分) 俗话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武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 ) A . 干 B . 戈 C . 都不指 D . 都是
12. (2分)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一般为八句,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B . 在古代,“江”指长江,“河”指黄河,今天的“江”则泛指大的河流。
C .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散文作家、诗人、学者。《春》《背影》是他的散文代表作。《背影》集中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深情。
D . “唐宋八大家”中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人。《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代表作。
13. (2分) (2018九上·嘉兴月考) 下列各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B . “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
C . 《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曹刿论战》便选自这一著作。 D .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出自这部作品。
14. (2分) 东晋诗坛主流诗歌的创作倾向是( ) A . 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B . 寄言上德,托意玄珠 C . 农事家常,怡然自适 D . 庄老告退,山水方滋
15. (2分) 关于诗词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第 3 页 共 11 页
A . 近体诗的句数有严格的规定,计有三类:律诗、绝句、排律。
B . 在诗歌发展史上,把唐代以前的诗歌和唐代讲求格律创作的诗叫“古体诗”。 C . 律诗由四联组成,每联两句,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D . 近体诗用韵很严,除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不入韵外,各联的对句必须押韵。 16. (2分) (2018八上·深圳月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差异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绘 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B . “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这是一个比喻句,写出了飞机着舰的难度和危险性。
C . 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增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D .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 17. (2分)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 . 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C . 用干支纪年或计算岁数时,六十组干支字轮一周叫一个甲子,为60年。
D .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语出清施闰章《钱塘观潮》,原文为“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18. (2分)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沁园春 雪》是毛泽东在1936年写的一首词,沁园春,词牌名。
B . 《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夜》的作者是俄罗斯著名田园诗人叶赛宁。
C . 《致女儿的信》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信中阐述了他对爱情的看法,饱含人生哲理。
D . 《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唐睢不辱使命》就是出自于其中的《魏策》。
19. (2分)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海燕》原题“海燕之歌”,选自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结尾部分。 B . 本单元五篇课文都采用借景抒情的写法,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联想与想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C . 郭沫若的《石榴》一文,采用“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篇,石榴是全文的线索。 D . 矛盾的《白杨礼赞》和《海燕》用了象征手法。
20. (2分)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乡试中举,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亚
第 4 页 共 11 页
元”。
B . 唐代杜牧《赠别》诗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诗句,后来人们称女子十三四岁年纪为“豆蔻年华”。
C . 曹禺,本名万家宝,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等。
D . 《三峡》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 21. (2分) 我国第一所创办国学研究机构的大学是( ) A . 北京大学 B . 清华大学 C . 厦门大学 D . 东南大学
22. (2分) (2017·巴中)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诗三百”.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三种。
B .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功述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不用韵的,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C .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我们初中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都选自这部作品集。
D . 戏剧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威尼斯商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一部喜剧,居中塑造了一个唯利是图的吝啬鬼形象﹣﹣夏洛克。
23. (2分) 枯露菌是一种( ) A . 甲虫
B . 长在树上的蘑菇 C . 长在地底下的蘑菇 24. (2分) 河姆渡遗址位于( ) A . 黄河流域 B . 长江流域 C . 赣江流域 D . 海河流域
25. (2分) (2017九上·扬州月考)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打算明天去扬州”和“我真的还不清楚他的打算”中两个“打算”的词性不同。
第 5 页 共 11 页
B . “新华字典”囊括两项吉尼斯纪录,是世界“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分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应将“新华字典”的引号改为书名号。)
C . 诗句“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运用的是对偶的修辞手法。
D . 《西游记》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整合而创作的一部深受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分析:主干是“《西游记》是小说。”)
26. (2分) 选出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
A . 保尔是乌克兰某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母亲死得早,父亲则做苦力以养家糊口,哥哥是个铁路工人;小学时的保尔就嫉恶如仇,敢想敢做。
B . 达雅陪同患伤寒症病愈后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C . 到后来,保尔完全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从没有灰心丧气,从没有一点自杀的念头,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与困难作斗争。
D . 这部长篇小说是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艰难写成的,出版后产生了巨大影响。
27. (2分) (2017九上·随州期中)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黄发垂髫”(《桃花源记》)中的“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儿童。“既加冠”(《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加冠”指的是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六十而耳顺”(《<论语>十二章》)中的“六十”指古稀之年。“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十二章》)中的“七十”指花甲之年。
B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多年间的历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 《水浒》(施耐庵·明)是明清时代四大古典小说之一。《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这一回。
D . 培根是英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培根随笔》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知识就是力量”是出自培根的一句经典名言。
28. (2分) (2017七上·北京期中) 老师想让同学们简单了解一下书法作品的书体特点,特意选了几幅赵孟頫的书法作品。请你选择作品与书体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第 6 页 共 11 页
(一) (二)
(三) (四) A . 第一幅是隶书,蚕头雁尾,古朴厚重。 B . 第二幅是行书,收放结合,潇洒飘逸。 C . 第三幅是小篆,圆劲均匀,平衡对称。 D . 第四幅是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二、 拓展训练 (共5题;共19分)
29. (4分) 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内容。
①《虽有嘉肴》选自《________》,《礼记》是儒家著作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________编纂的。 ②儒家经典著作是“四书”“五经”。“四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虽有嘉肴》中的成语是“________”,《大道之行也》中有两个成语,它们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④所谓“大同”,用现代汉语回答即是________。 30. (4分) (2020七上·奉化期末) 文化积累 (1) 选出下面划线词意思古今相同的一项( ) A . 与儿女讲论文义。 B .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C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 选出下面年龄按大到小排列的一项( ) A . 而立 耳顺 耄耋 古稀 B . 耄耋 耳顺 而立 不惑 C . 耄耋 古稀 不惑 而立 D . 古稀 耄耋 不惑 而立
第 7 页 共 11 页
31. (3分) 文学常识填空。
(1) 《饮酒(其五)》写于作者________之后,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朝代)诗人。 (2) 《春望》为杜甫在________时期于长安所作。 (3) 《雁门太守行》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4) 《赤壁》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 (5) 《渔家傲》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词人________。
32. (4分) (2011·天津)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下列各题。
(1)
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①________;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②________。
(2)
《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作者为什么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3. (4分) (2016·杭州模拟) 下面这段文字,在标点使用、语言结构、用词得体上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
青春,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她像彩霞一样灿烂,像花儿一样芬芳,像大海一样澎湃,它充满激情,充满希望,充满力量。它是人生之书不可或缺的华彩篇章,是生活赐予极其高贵的我们的礼品。站在青春的门槛上,我们懂得珍惜、懂得奋斗,懂得感恩,让我们奔放活力,展现魅力,朝着梦想指引的方向,现在就出发!
第 8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
一、 知识积累 (共28题;共5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第 9 页 共 11 页
22-1、 23-1、 24-1、 25-1、 26-1、 27-1、 28-1、
二、 拓展训练 (共5题;共19分)
29-1、30-1、 30-2、
31-1、31-2、
31-3、31-4、
第 10 页 共 11 页
31-5、
32-1、32-2、33-1
、
第 11 页 共 1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