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及P300的相关因素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将63例帕金森病分为不伴抑郁症帕金森病组及伴抑郁症帕金森病组,伴抑郁症帕金森病给予抗抑郁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2w及8w时汉密尔须抑郁量表(HAMD)得分、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定结果及MMSE评分。结果 伴抑郁症帕金森病组与不伴抑郁症帕金森病组比较,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P300波幅明显减低(P<0.05);治疗8w后伴抑郁症帕金森病组HAMD评分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P300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P300波幅显著升高(P<0.05),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帕金森病伴抑郁症更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随着抑郁症状改善而改善。
标签:帕金森病;事件相关电位;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症
帕金森病是一种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形成为病理特征;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及姿势平衡障碍。抑郁症是帕金森病患者最常见的精神疾病,患病率[1]为20%~90%,平均为40%。临床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常有自杀倾向,与智能损害显著相关,可严重影响患者原发病的治疗。目前,多数学者的观点认为帕金森病患者伴发抑郁症状会影响认知功能[2],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年限。本研究探讨帕金森病的抑郁症状及其认知功能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选取2012年1月~2013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治疗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英国脑库的帕金森病诊断标准:必须至少存在下列2项主征: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障碍。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评定抑郁情绪,HAMD评分为7~17分为轻度抑郁,18~24分为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共入组PD患者共63例:不伴抑郁症帕金森病29例,伴抑郁症帕金森病34例。所有病例年龄39~81岁,平均(61.15土10.44)岁;病程0~12年,平均(5.66土3.18)年;受教育年限5~15年,平均(8.68土3.73)年。文化程度:文盲者及小学文化程度者19例,中学或以上文化程度者30例,平均受教育年限(8.5±3.1)年。全部病例均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其辅助检查,排除症状性或继发性帕金森病。两组从性别,年龄、病程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在帕金森病正规治疗的基础上,伴抑郁症帕金森病组给予舍曲林50mg/d。不伴抑郁症帕金森病组给予安慰剂口服。两组所服抗帕金森病药物包括多巴丝胼(美多巴)、培高利特、溴隐亭、金刚烷胺等。在研究期间药物及剂量不做调整。伴抑郁症帕金森病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8w分别进行HAMD评分、P300检查及MMSE评分。不伴抑郁症帕金森病组第2、8w分别进行P300检查及MMSE评分。
本研究所用仪器为丹迪Keypoint诱发电位仪。用目前临床常用的听觉经典oddball序列,辨别周期性出现的两种不同声音的刺激,靶刺激频率2kHz,占20%;非靶刺激1kHz,占80%。受检者安静坐在椅子上,全身肌肉放松,闭目,保持觉醒状态,注意力集中。测试前向受试者说明检查目的和要求。靶刺激与非靶刺激结果在诱发电位仪上分两窗分别叠加,试验结束后稍事休息,再重复一次,记录主要正向波P300的潜伏期及波幅。以上检查均需取得被试者合作,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医务人员严格按手册规定的方法操作。
神经心理检测采用MMSE检测,包括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总分0~30分,文盲者≤17分、小学文化程度者≤20分、中学或以上文化程度者≤23分提示存在认识功能受损。
1.3统计 两组组间均数差异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组间异常率的比较用χ2检验。所有数据均以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2结果
2.1伴抑郁症帕金森病组与不伴抑郁症帕金森病组比较,伴抑郁症帕金森病组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P300波幅明显减低(P<0.05),伴抑郁症帕金森病组较不伴抑郁症帕金森病组MMSE评分较前减低(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伴抑郁症帕金森病组于抗抑郁治疗后2及8w P300潜伏期较前显著缩短(P<O.01),P300波幅较前升高(P<O.05);MMSE评分较前有所升高(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抑郁症状和认知损害是帕金森病患者最常见的非運动症状。但目前帕金森病性抑郁与认知损害间的关系尚未完全澄清。一般认为,抑郁会加重患者病情进展,功能残疾,认知下降,增加患痴呆的风险。另一方面,认知障碍也是帕金森病的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3]。帕金森病患者出现的认知损害、行为变化和情绪障碍(包括视空间、注意、记忆、语言、情绪、执行功能等等)的共同的病理基础是额叶与基底节间的多个神经环路(额叶.纹状体环路),涉及多种神经递质系统紊乱(包括多巴胺、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等递质,甚至乙酰胆碱[4])。
本观察数据显示伴有抑郁症帕金森病较不伴抑郁症帕金森病P300潜伏期显著延长及波幅明显减低,两组MMSE无明显差异,说明MMSE检测帕金森病认知功能(尤其在早期)的敏感性低。国内研究显示PD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MMSE评分)虽在正常范围,但与健康对照比呈下降趋势,抑郁组表现的尤为明显;在P300检测结果方面,健康对照组、非抑郁组、抑郁组等三组的潜伏期呈延长,波幅呈降低趋势;另一方面,抑郁程度越重,认知功能下降越明显。抑郁症可出现在帕金森病病程的任何阶段,且严重影响认知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
Uemura Y等研究发现轻度帕金森病样症状患者抑郁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MMSE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这说明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可能早于或于帕金森病同时出现。认知功能的某些损害(如记忆、视空间、执行功能等)在伴发抑郁症的帕金森病患者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而记忆与执行功能损害又是帕金森病性痴呆的重要预测因子之一。本观察提示伴抑郁症帕金森病组于抗抑郁治疗后2及8w P300潜伏期较前显著缩短,P300波幅较前升高;MMSE评分较前有所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李曦等观察到经过抗抑郁症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评分得到改善的同时,原本延长的P300潜伏期回到正常范围,于本观察结果一致。
鉴于对认知损害的治疗手段有限,而抑郁可以得到有效治疗。早期发现、即时干预患者存在的抑郁症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减缓患者进展成帕金森病痴呆,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有积极意义。P300可用于临床早期筛查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的一种检测手段。
参考文献:
[l] 郜立红.帕金森病记忆障碍与抑郁情绪的关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t3(1):67-68.
[2] 万鸿平,胡小红.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郁与认知功能障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ll(7):15-7.
[3] Korczyn AD. Gurevich T. Parkinson’S disease:Before the motor symptoms and beyond[J].Neurol Sci,2010,289:2-6.
[4]陈中美,彭国光.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研究进展[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7(4):246-249.
[5]李曦,邢红霞.氟西汀对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症状和P300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19(1):42-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