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医美行业变局将至

来源:欧得旅游网
产业|财经医美行业变局将至

种种信息显示中国医美行业或许正在经历迄今最严整治,医美行业正朝着规范化升级,长远来看,此轮整治很可能成为医美行业分化的分水岭

文/清时

“爱

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虽然审美观几经迭代,但人们对美

2022年,四川、山东等地医美监管持续加码,医美机构成为重点监管对象。

种种信息显示中国医美行业或许正在经历迄今最严整治,医美行业正朝着规范化升级,长远来看,此轮整治很可能成为医美行业分化的分水岭。

的追求却横贯古今。

在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美”已经不单单是一种追求,逐渐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效益。在“网红经济”“颜值经济”的引领下,医美行业在近些年发展迅速,从街边随处可见的美甲、美睫店到微整形和大型医美机构,无不昭示着这一行业潜藏的经济价值。目前,中国已成为第二大医疗美容服务市场,并且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野蛮生长无疑会带来行业乱象。

近日,中国整形美容学会发布《关于起草<中国医疗美容标准体系建设> “十四五”规划的报告》,内容涉及行业管理、行业技术、教育培训、行业基础4个方面超过40个标准,覆盖机构准入、人员准入、皮肤美容、光电技术、毛发移植等,可帮助医美机构提升管理效率、运营规范、服务质量等关键环节。

另外,从2021年5月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印发《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开始,医美行业已进入新一轮严格整治期,进入

一个交叉黄金坑

医美并不是一个新生的行业,但却在最近几年呈现了逐渐爆发之势。

原因在于,这条赛道是一个交叉黄金坑:既属于医疗大赛道,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又属于消费赛道,难道还有比这更合适的投资佳地吗?

这也直接暴露了行业的隐形问题——不透明。上游没有产品证、中游没有服务证、下游又滋长了黑医美。

直到今天,已经被广泛医疗机构运用的针剂产品,如三文鱼等产品,事实上也并未取得相关资质。艾媒报告显示,中国医美市场中的针剂正品率仅有33.3%,至少70%的玻尿酸为水货或假货,48.4%用户注射的肉毒素是非法品牌。而根据相

Copyright©博看网 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民商

2022年第03期/总第111期

医美并不是一个新生的行业,但却在最近几年呈现了逐渐爆发之势

关报告数据,2019年中国正规医美场所光电医美设备中,11%的设备是假货、水货,非法医美场所90%的设备是假货。

从行业产业链看,上游是医疗美容耗材、药品生产商及器械设备的制造商,属于整个产业链最基础的阶段。比如玻尿酸、胶原蛋白等美容物质

的生产商。

中游是医疗美容机构,包括公立医院的整形外科、皮肤科和非公立医疗美容机构,比如伊美尔、华韩整形等。

下游是获客平台/渠道商,如各类App,主要是一些面向大众的医美机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

Copyright©博看网 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产业|财经如新氧等服务医美机构的平台商。

一个行业内公开的秘密是:上游暴利,中游利润逐渐式微,下游利薄、赚辛苦钱。

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美容耗材、药品及器材等。美容耗材主要为注射性材料,包括玻尿酸、肉毒素、羊胎素等,植入材料主要为假体丰胸、鼻梁植入以及下颌填充植入体等;美容器械主要包括激光治疗仪、射频治疗仪、吸脂系统等。

由于医药领域的特殊监管政策,产品需要进行临床试验并获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行业上游进入门槛相对较高,上游的参与者相对较少,因此上游生产厂商相对集中,竞争格局最好。并且短时间内各企业市占率较为稳固,单个企业反而处于医美产业链高地。龙头厂商毛利率在75~85%之间。对于参与者更少的细分赛道,盈利性与竞争格局或更优。

而在中游,非公立医疗美容机构收入占比超过八成。有数据预计2021年中国非公立医疗美容机构总收入将达1454亿元。

千亿市场,引来了更多的竞争者。不同于公立医院,非公立美容机构的入门门槛相对低,也导致了行业参与者质量参差不齐。据天眼查最新数据,我国现存超12万家医美相关企业中, 近7000家曾受到过行政处罚,占比5.65%,其中1058家企业行政处罚数量达到3条及以上,占比15.18%。

为了更好的争夺市场,近几年,医疗美容机构通过广告投放、直播等方式进行宣传。一个典型的模式就是通过网红进行流量的导入。借着直播的风口,不少网红与医疗结构合作,提供低价的医美项目服务。

十年前,这类医疗美容服务机构还是高消费场所,但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医美机构为了获客开始降价,网红、直播平台赚了钱,消费者消费的单价少了,让医美机构利润开始下降。但从本质

看,医疗服务质量、水平也在降低。被广告吸干的医美机构,正在加速走入薄利时代。

中游尚且如此,想必下游的玩家日子也不会太好过。

医美行业监管趋严

进入2022年,国内多地继续加大对医美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如2月18日上午,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39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案。相比一审稿,最终通过的条例新增一条规定,“未经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医疗美容服务”。

1月14日,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万鹏龙要求大力整治医美行业乱象,严厉打击医美市场虚假宣传、仿冒混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1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显示,山东省淄博市将重点整治医疗广告,将医美机构、民营医院、牙科诊所等列为重点监测对象。

1月6日,根据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微,2021年青岛市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机构全年共查处医疗美容违法案件151起,罚没款247.23万元。另外,近日西安市相关部门成功捣毁一家制售肉毒素等医美药品的“黑窝点”,查获成品药26个品规(1654盒),半成品药14个品规(3725瓶)等。

2月17日,小红书发布公告称,其于近期启动了医美品类专项治理行动。此次医美专项治理行动,第一阶段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取消对私立医美机构的专业认证,专业认证仅对公立三甲医院及三甲医院医美科医生开放。二是对普通用户生产的医美笔记进行回查清理,并对涉嫌营销导流、违规医美的内容和账号进行下架、封号、降级处理。

更早之前,2021年11月,饿了么联合天猫医

Copyright©博看网 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民商

2022年第03期/总第111期

美,与行业上游品牌厂商和药企、头部商家共同推容可分为手术类医疗美容和非手术类医疗美容两出医美医疗行业平台标准,并已累计下架上万件大类。手术类医疗美容又称为重整形,主要是通医美医疗违规商品。

过手术等直接改变或改善胸、鼻、眼、眼皮等部位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官网投诉数据显示,2015的外观,比如眼睑整形、鼻整形、口腔牙齿矫正、植年到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收到的医美行业投发、丰胸、吸脂等;非手术类医疗美容则被称为轻诉从483件增长到7233件,5年间投诉量增长近医美,主要包括注射填充类、无创年轻化和激光美14倍。

容等微整形,例如玻尿酸注射、肉毒素注射、光子上海市律师协会医药健康业务研究委员会主嫩肤、中胚层疗法(俗称水光针)等。

任卢意光表示,近年来大量的医疗美容纠纷出现,2019年的医美行业市场结构显示,手术医美给消费者造成一些经济损失甚至是严重的人身损市场规模为1096.78亿元,占比为62%;非手术害。现在整个社会在逐步形成一个共识,就是要医美市场规模为672.22亿元,占比为38%。手用严格的监管来规范医疗美容行业发展。术医美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一直以来,非手术医美“医美行业监管趋严的信号是明确的,而且未市场规模都低于手术市场,成长性数据显示,非手成年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很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术医美市场增速长期保持在手术医美市场增速之息的影响,比如盲目崇拜网红,追星娱乐明星,引上,手术医美市场增速长期低于医美市场行业整发冲动消费,向未成年人提供医疗美容服务,不体增速。

符合未成年个人、医美健康产业的未来可持续发手术类整形项目一般具有价格较高、创伤较展。”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医协体医协云主编大、恢复周期长、风险较高、效果明显且具永久性姬华奎表示。

等特点,适合需要进行大幅调整的消费者。

2021年6月,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印发《打非手术类轻医美项目具备单次价格较低、风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同年8险相对较小、创伤小、恢复期短及可多次进行医美月2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医疗美容调整需求的特征,但不具备永久性疗效,例如玻尿广告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拟对非法医美行为酸、肉毒素注射等维持时间有限,消费者在间隔一进行依法整治。

段时间之后需再次消费以维持效果。

“对于医美行业的规范化、健康化发展,我认轻医美在一定程度上活美容的消费升级,需为首先必须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无证产品、假冒要持续投入以改善皮肤或延缓衰老,因此消费者伪劣设备。另外,对医美机构的设立、经营,必须粘性较强,复购率高。对于服务机构来说,非手术严格要求,不能沦为医托、类传销者的温床,更不类轻医美项目操作更简单,消费频次更高,且开设能放任黑心医美贷胡作非为。最后要全面加强违资质门槛更低,推广力度也更大。

规医疗广告的查处,加强正确医疗美容知识的传在整个行业扩张的过程中,轻医美的受众播。”星范国际医疗美容集团创始人颜仲裕表示。

面广、门槛低、复购率高,更有可能提升市场整体渗透率,成为我国医美行业的主要增量市轻医美或成趋势

场。

根据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的划分,医疗美

(责任编辑 庄双博)

Copyright©博看网 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