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钢的冷处理和深冷处理

钢的冷处理和深冷处理

来源:欧得旅游网
:/;\: 全:舍:全:舍:/ :/ : 综述~ 钢的冷处理和深冷处理 樊东黎 (北京机电研究所,北京 100083) 摘要:综合阐述了钢的冷处理和深冷处理的基本原理,包括残留奥氏体的形成,影响残留奥氏体量的因素 和残留奥氏体对钢的性能的影响等,以及冷处理和深冷处理的工艺过程、应用领域、设备、生产注意 事项和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关键词:冷处理;深冷处理;工艺;设备;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TG15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690(2010)06—0001—006 Subzero and Cryogenic Treatments of Steel FAN Dong—li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Beijing100083) Abstract:In respect to the subzero and cryogenic treatments of steel,the following points were summarized:(a) the basic principle,covering formation of retained austenite,factors influencing retained austenite amount and effect of retained austenite on the property of steel;(b)operating practice,application area,equipment,notices in practice,present technical situation and trend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subzero treatment;cryogenic treatment;process;equipment;present situation;prospect 我们成天谈的都是热处理,但是不能忘记,冷处 理也是除了热处理工作者别人都不关心的技术。冷 处理和热处理有密切关系,可以说冷处理是热处理 增加,Ms—Mf马氏体转变温度范围向下移动(见图 1)。当碳钢的含碳量达到0.7%以上,马氏体终止 转变点Mf会低至0oC以下。大多数钢淬冷到室温 的进一步延伸。“搞好热处理,零件一顶几”已经成 为宣传热处理重要性的响亮口号,但是在许多情况 下,热处理工作者只有用好冷处理才能进一步发挥 热处理的潜力。笔者最近收集阅读了几篇关于冷处 理的文献,有了一些心得,觉得有必要和同行们讨论 (20℃)奥氏体一马氏体转变不会完成,使部分奥氏 体保留下来,就成为钢显微组织中的残留奥氏体。 钢中含碳量愈高,Mf温度愈低,残留奥氏体愈多。当 钢中含碳量达到1.0%~1.4%时,淬冷到室温的残 留奥氏体会多达20%~40%(见图2)。在所有合 下这个问题。适逢《热处理》杂志约稿,借此机会 谈谈自己的意见,也总结一些别人的观点。 1 淬火钢组织中的残留奥氏体 1.1 残留奥氏体产生原因 钢件奥氏体化加热后淬火到室温奥氏体会转变 为马氏体,使钢的硬度和强度有明显提高。钢淬火 冷却时奥氏体要过冷到一定温度才开始转变为马氏 体。此温度被称为马氏体开始转变点(Ms),冷到更 低的一定温度完成马氏体转变,此温度被称为马氏 含碳量(%) 图1 碳钢马氏体开始(Ms)和终止(Mf) 转变温度与钢含碳量的关系¨] Fig.1 Ms temperature and Mf temperature as a function 体终止转变点(Mf)。Ms和Mf与钢的含碳量和其他 化学成分有关,而含碳量的影响最大。随含碳量的 收稿日期:2009 ̄8—19 0f carbon c0ntent for carbon steel E‘] 作者简介:樊东黎(1934一),男,山西定襄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热处理学会荣誉理事长,中国热处理行 业协会荣誉理事,全国热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顾问,本-71J编委会高级顾问。 《热处理》 2010年第25卷第6期 。1。 金元素中,cr对淬火钢中残留奥氏体量的影响最大 此外,淬火终冷温度愈高,与Mf温度差愈大,奥氏体 (见图3)。Ni是促使奥氏体稳定的元素,故含Ni、 转变愈不完全。表1所列为几种工具钢的Mf温度随 Cr低合金钢渗碳淬火后的残留奥氏体会多达50% 奥氏体化温度的变化。 90%的程度(图3)。 .I L l l000 \\ 900 \ 800 赠 ,o0 f 、 \ \ 、50 %转变 、.\600 30 、22 10 I I I I I I l I l l I 蛹 lO lO l0 3 10 萋塞 稳定化时间/min 萋萋 L l L p 1 赠 \、 含碳量(%) 茂\ \2 图2钢从通常的淬火温度淬冷到室温后的残留奥氏体量 ’ Fig.2 Amount of retained anstenite in steel quenched from \ \ 、 皂 \一 、b\3O # l 。 5O 4O commonly used austenitizing temperaturesl J I  II f l I I l l I I I I t I lO 102 10 10 1O0 I 稳定化时间/min 渗 碳时 '日]/3 1 90 I l \ 0 p 80 \ \. 。 ~3— 0% 70 舌 苔耍 堇 , 赠 、 孚 60 l l I / /萋垂 ~5 \ \ \避 渗碳{ 度/ C/ o% 碛 50 , / ’ l I_I 7*0/*l转变  I●I I l●I 蛙  ̄oqo, / /『/ 40 兰 / 950 /、 稳定化时Ihq/min 30 / 图4钢的奥氏体化温度、稳定化温度和时间对AISI52100钢 : / / / , 庄20 在一180℃深冷处理后的残留奥氏体量的影响 / // 一r U Fig.4 Effect of anstenitizing temperature,temperature and time 1O 00 of stabilizing on retained austenite content in O AISI52100 steel cryo·-treated at——180 oC 0.4 0.6 0.8 l_0 1.2 1.4 1.6 1.8 含铬量(%) 表1 工具钢马氏体终止转变温度Mf随奥氏体化温度的变化㈦ 图3低合金渗碳钢中的Cr、Ni对渗碳淬火后 Table 1 Variation of Mf temperature of tool stee 残留奥氏体量的影响… with austenitizing temperature[。] Fig.3 Amount of retained austenite in carburized and hardened low—alloy steels containing different amounts of chmmium and nicke1 E ] 1。2影响残留奥氏体量的因素 除了钢的化学成分,特别是含碳量的影响,尚有 钢的渗碳温度(图3)、淬火加热奥氏体化温度(见图 4)和终止冷却温度等。随着钢的奥氏体化温度的 提高,溶人奥氏体的碳化物和合金元素增多,使奥氏 1.3残留奥氏体对钢性能的影响 体稳定化程度增加。图4中,(a)为奥氏体化温度 残留奥氏体硬度比马氏体低得多,如其大量存 780 oC,淬火后残留奥氏体量9.4%;(b)为奥氏体 在会明显减低淬火件整体或表层(渗碳淬火和感应 化温度840℃,淬火后残留奥氏体量18%;(c)为奥 淬火件)硬度。过去一直认为,为保证零件耐磨性, 氏体化温度900 oC,淬火后残留奥氏体量27%…。 淬火钢件中的残留奥氏体愈少愈好,最多也不应超 2· 《热处理》 2010年第25卷第6期 过10%(体积)。钢件的残留奥氏体多,在服役过程 关于残留奥氏体的“功”与“过”是一个讨论多 中即使发生微量马氏体转变也会使成品零件尺寸发 年的热门话题,至今尚无统一认识。看来残留奥氏 生变化。其次,残留奥氏体多的钢件,其磨削裂纹的 体的表现应决定于钢件的服役条件,在一种工作条 敏感度高。这些都是残留奥氏体不利的方面。 件下有害,而在另一种条件下有利。自然科学规律 也有研究表明,AISI8620钢(相当于20CrNiMo) 的类似例子肯定还有不少,残留奥氏体在不同条件 和4620钢(相当于20Ni2Mo)残奥达40%时,弯曲 下的不同表现不足为怪。 拉伸应变值有明显改善。另有研究报告指出,残留 2奥氏体的稳定化 奥氏体>20%时,在形成裂纹前有较大的弹性应变。 钢件在淬火冷却过程中发生的奥氏体一马氏体 奔驰汽车公司的C.Razim博士的研究证明,大量残 转变,如果在Ms—Mf中间温度停留,再继续冷却转变 留奥氏体(直到50%)有助于提高渗碳淬火钢的接 为马氏体的量会减少,即更多的残留奥氏体会保留 触疲劳强度(图5)。他在发表的另一篇文章中指 下来。对于高碳过共析钢和渗碳淬火钢,这种现象 出,对数种级别渗碳淬火钢进行比较发现,含有一定 特别明显。此现象被称做奥氏体的稳定化。 数量残留奥氏体的淬火钢,其弯曲的可塑性有明显 奥氏体稳定化的规律: 改善。 (1)冷却到Ms—Mf问某一中间温度停留时间愈 长,稳定化现象愈明显,即继续冷却到更低温度残留 的奥氏体愈多。从图4所示的AISI52100(GCrl5) 钢奥氏体稳定化温度保持时间与深冷处理到 180 oC可转变的奥氏体量的关系曲线可知,在稳 定化温度保持时间愈长,在低温下可转变为马氏体 的残留奥氏体愈少 J。表2所列为几种碳素工具 钢和合金工具钢淬冷到20℃停留不同时间对继续 冷到Mr温度时马氏体增量(残留奥氏体减量)的影 响。 (2)淬火时在Ms-Mf间停留的温度愈高,继续冷 图5含50%残留奥氏体的渗碳淬火钢接触疲 却转变的奥氏体愈少。从图4所示的AIAI 52100 劳性能的改善(C.Razim)… 钢可看出奥氏体稳定化的明显规律。 Fig.5 Contact fatigue behavior of carburized and 通常钢在油、水、气体或聚合物溶液中淬火只能 hardened steels containing 50%retained austenite[ 冷却到室温(约20℃),如果钢的Mf温度在室温以 表2 20℃稳定化对冷 ̄lJMf时的马氏体增量的影响 Table 2 Increments of martensite in steels quenched to 20℃and held for different times and then coolde to Mf temperature 。 下,则在室温停留,再继续通过冷处理冷到Mf温度以 前尚没有一个公认的合理解释。 下,能转变的残留奥氏体量会明显减少。这类钢在 3钢的冰冷和深冷处理 淬冷到室温后,先行150—200 oC低温回火最后再冷 3.1冷处理工艺 到Mf以下,能转变为马氏体的残留奥氏体更少。 关于淬火钢奥氏体稳定化的确切原因和机制目 为了消除和减轻残留奥氏体的不利影响,诸如 硬度低、耐磨性差、尺寸不稳定、磨削时易产生裂纹 《热处理》 2010年第25卷第6期 ·3· 等,许多钢件在淬火后需继续冷到Mr以下温度。对 于一般碳素工具钢和低合金结构钢,Mf点在一6O~ (1)淬火冷却到室温应立即施行冷处理。由于 在钢的淬火冷却过程中间停留有奥氏体稳定化效 的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淬火后应立即施行冷处理 8O℃范围,而过共析碳素钢和过共析合金工具钢 应,为了使钢在淬冷到室温,然后继续冷却时有更多 以及含Ni、cr的合金渗碳钢则需冷却到更低,接近 液氮(一180 oC)温度。通常在一80℃左右的冷却 (参见图4和表2)。 (2)残留奥氏体转变成马氏体的量只取决于冷 被称做冰冷(subzero)处理,在液氮温度附近的冷却 被称做深冷(cryogenic)处理。二者统称为冷处理。 却达到的温度,在低温下的保持时间无关紧要,因为 小尺寸和小批量零件的冰冷处理通常在盛有干 残留奥氏体一马氏体转变在低温冷却的瞬间即完 冰(固体二氧化碳)+丙酮或干冰+苯混合液的保 成,故不必在低温保持,只需使工件从外到里冷透。 温容器中进行,其温度可达一75一一78 cI= 。大型 (3)由于钢淬火后施行冷处理会导致残余应力 和大批量零件可在空气循环的利用绝热膨胀降温原 增大,也会使钢的力学性能发生不利变化,处理不当 理的大型制冷机中进行冷处理,其最低温度可达 工件会开裂,故冷处理后必须立即进行低温回火。 100 oC。深冷处理在液氮蒸发气体(~180 oC)或 (4)为了减轻奥氏体稳定化效应,一般钢件淬 火。但对于量具、机床导轨、轴承钢球和滚柱,为使 其尺寸稳定,故意使奥氏体稳定,经常先回火后冷处 理或回火+冷处理多次循环。 浸入液氮(一190 oC)中进行。冷处理工艺示意地表 火后须先冷处理,然后再施行160~175 cC的低温回 示于图6。 (5)为了减少钢件的应力和畸变,减少淬火到 室温的残留奥氏体量,其淬火加热温度应尽可能低, 窝 冷处理时将钢件缓慢冷却到0 qC以下,为此在冷处 理前钢件最好用纸张包裹。 4淬火钢冷处理后的性能变化 钢件淬火冷却到室温立即施行冷处理,由于残留 冷处理 奥氏体的转变、马氏体量的增加,钢的硬度有稍许提 高。表3中所列数据为几种工具钢淬冷到室温,然后 继续冷到钢Mf温度以下,在室温保持不同时间的硬度 图6冷处理和热处理的工艺曲线示意图 Fig.6 Schematic diagram representing subzero or cryogenic treatment and heat treatment cycles 增量。图7所示为IIIXl5(GCr15)钢从840 oC淬冷到 20℃,随后继续冷到一78℃后的力学性能变化。 3.2冰冷和深冷处理注意事项 表3 几种工具钢淬冷到20℃奥氏体的稳定化对冷到钢Mf以下的硬度增量的影响 Table 3 Hardness increments of tool steels quenched to 20 oC and held for diferent times and then cooled to temperature lower than Mf 《热处理》 2010年第25卷第6期 5.3液氮蒸发式冷处理设备 使用如图9所示的设备可将少量零件冷到 / L 一 一 / 180 oC。把需要冷却的零件放在工作位置1,液氮 盛于容器4。由于热透过容器壁传导,容器4中的压 / 力会升高。当阀6打开时可利用此压力将液氮喷人 仉 / / 黑 坦 , 4 工作区,使其立即蒸发。用风扇7使蒸发的氮通过 工作区循环,同时吸取工件热量并降低其温度。调 节阀6可控制喷入的液氮量和冷却温度。由于液氮 在恒压下蒸发,在工作室形成的超压,从放气阀8排 出。该设备冷到一180 oC的时间不超过10 min。 l/ -一 -—一 |y /\ 广 / 3 (一 2委 1 来回火 150 175 200 225 回火温度/℃ 图7 WX15(GCr15)钢从840 oC油淬至2O℃ (实线)和从840 oC油淬至2O℃再于一78℃冷处理(虚线) 后的力学性能比较 Fig.7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ILIX15(GCrl5)steel oil—quenched from 840℃to 20 oC(solid line)or oil—quenched from 840℃to 20 ̄C and subsequently subzero treated at一78 oC f dotted line) 5冷处理设备 5.1冰冷保温罐 图9液氮蒸发式冷处理设备 Fig.9 Refrigerating device using evaporating liquid nitrogen 有保温夹层(抽真空或填隔热材料)的容器,内 盛干冰丙酮,干冰+乙醇或干冰+苯的混合液,温度 可达一75一一78 cc,用于处理小尺寸或小批量零 件 。 5.2冷却循环空气的热交换器 5.4和制冷机连通的容器 用此设备可对大批量零件在一1 90 oC施行深冷 处理。制冷机用电机驱动,以Stifling循环原理工 作,靠空气连续循环将处理位置上的工件逐步冷到 预定温度。图10所示为100 L容积和制冷机连接 的空容器从室温冷到一180℃和从一180 oC自然升 温到0℃的冷却和升温曲线。由此可知,经过1 h 可冷到一120 oE,再冷1.5 h才达一180℃。从 利用低温级联系统(图8)用风扇循环空气来冷 却成筐零件。空气自上而下流动,吸取工件热量,再 通过料筐底部流出,回流入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用 2个或4个压缩机冷却。这种用于冷处理的速冷机 的设定冷却能力为将270~680 kg零件在2 h内冷 却到一85℃。 180 cc恢复到0℃的时间约需20 h. 25 0 5O \。 \ 赠1O0 赠 150 180 l 2 3 冷却时间/Il 图1O和制冷机连通的空罐的冷却和自然升温曲线 图8 空气换热器中循环的用于冷处理的低温级联系统 Fig.8 Subzero or cryogenic treatment device[ ] Fig 10 Elevation and fall of temperature in a vacant retort connected to refrigerator[ ] 《热处理》 2010年第25卷第6期 ·5· 6展望 6.1 美国冷处理和深冷处理行业现状 开裂、氧化和磨损沟纹,其寿命提高2—4倍 J。 表5其他领域细目的销售额 Table 5 Turnover proportion of subzero or 由于冷处理和深冷处理有利也有弊和人们认识 的差异,从该技术问世的数十年中发展不快,推广应 用面也不广。学者们对冷处理时的奥氏体稳定化实 质和机制研究得不透。可以说,钢的冷处理理论与 cryogenic treatment in related fields[ ] 实践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美国新英格兰深冷技术研究所(Cryogenic Insti. tute of New England,Cine)2005年对深冷处理加工进 行了一次专门调查,在40个企业范围对其中30个 企业进行了全面的电话采访 4 J。调查结果如下: (1)美国国内的3o个深冷处理企业年营业额只有 800万美元,其中75%是加工服务,25%是设备销售。 a一未列用途,b一易损消耗品,包括高尔夫俱乐部用品、 (2)14家企业是1996年或之前建立的,占深冷 注:加工总额的80%,设备销售的100%。 软球棒(拍)、网球线、钓鱼线等。 (3)冷处理加工的主要客户是汽车和工具行业 6.3深冷处理技术展望 的企业,其他行业尚有高速车辆、高性能高磨耗运动 机械、机床、钻具、泵、木材切削工具、纸浆、纸张、人 身保健、音响器械、电子、食品加工和建筑。 (4)深冷处理加工的单价平均为¥5.35/磅,但不 同的机器零件,价格波动很大(¥2/磅~¥30/磅)。 虽然不尽如人意,但钢的冷处理和深冷处理技 术基础和实践毕竟还有较多研究和成果,并获得较 广泛应用。对于此技术在非铁金属和合金方面的应 用和提高产品性能、寿命的理论和实践还是一个空 白。钢的冷处理和深冷处理效果除了残留奥氏体转 变,尚有碳化物的析出和聚集、位错密度变化、合金 元素的重新分布以及马氏体正方度变化等因素 J。 这些因素和材料性能的定量关系,从微观组织、原子 迁移和结构缺陷等角度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对铸 铁、非铁金属和合金的正面影响,作用机制的研究空 白应给予足够重视,及早加以弥补,以挖掘该技术在 更大领域推广应用的潜力。 参考文献 (5)被调查的30家企业都是兼容冷处理,其中 8家企业冷处理加工占22.7 FTE,是30家企业总量 的62%(FTE全称是Fu11 Time Equivalents,1FTE相 当于每周工作40 h)。其他22家为l4.2 FTE(占3O 家企业总量的38%)。 (6)30个企业的冷处理市场和销售额见表4 (7)其他领域冷处理加工细目的销售额见表5。 表4冷处理市场和销售额比重 Table 4 Subzer0 or c ogenic treatment 竺 !!兰 ! ! !!!!! ! 塑壁 2 3 4 [1]美国金属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专业学会译.金属手 册(第9版,4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111—112. [2]George E.Totten,Mourie A,H,Howes.Steel,Heat Treatment Hand- book[M].Marcel Dekker,Inc,1997. [3]IO.A.Fe ̄ep.HHCTpyMeHTaa ̄HbIe 1955:183_188· [M]. Ⅲ疆 3ⅡaT, 堕 堕 工具/切削机床 大型零件 其他 重些塑些重 ! 42 30 10 18 1 摩托赛车/汽车/直升机旋翼赢 — 49 当前,深冷处理的一些用途已越出钢中残留奥氏 体转变为马氏体概念。最近的研究表明,深冷加工显 [5]Rajendra Kelk ,Philip Nash,Yuntian zhu.Understanding the 示出对铜、铝等非铁合金和非奥氏体组织的正面影 响。硬质合金工具、铜电极、电子器械和塑料制品经effects of cryogenic treatment Oil M2 tool steel properties[J]·Heat Tre砒i“g P gress,2007,Augu : 捌· 深冷处理也表现出常理无法解释、出人意料的效果。 7]樊东黎ck ieHkm。越an ,R Precision Fleed Brakes Inc.公司发现,对具有珠光体基 [: 詈 P 徐跃明,佟晓辉.热处理技术数据手册(第二版)[M]. 体组织的铸铁刹车轮盘施行深冷处理可减少其畸变、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37-240. 第6期 6· 《热处理》 2010年第25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