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
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
民营企业买壳上市风险分析
重庆工学院
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壳公司,获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权之后,再由被收购的上市公司通过反向收购的方式,注入优良资产,达到母公司间接上市的行为。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民营企业的经济实力大大加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促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上市额度是一种稀缺资源,主要被分配给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直接上市的门槛较高,花费时间长,主动权较小,这就使得买壳上市市场变得越来越活跃。但是,这种买壳上市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风险,给企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一、民营企业买壳上市现状分析
陈威曹丽萍
自1996年全流通股申华实业首次买壳上市至今,民营企业买壳上市的现象逐渐增多。民营企业试图通过收购上市公司,获得上市公司控股权,进而间接上市的方式成为一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
跻身证券市场的一种主要方式。
我国民营企业买壳上市的对象基本都是在资本市场拥有上市资格,但业务规模较小,业绩一般或较差,总股本与可流通规模较小的上市公司。这种上市公司的特点是本身的主营业务基本己不具备内在价值,剩下有价值的只有上市资格,即公司的壳资源价值。而民营企业热衷于买壳上市这一方式,主要是为了节省上市交
民营企易成本,实现短时间上市进行再融资的目标。正因为这样,业在买壳上市的过程中过分地注重上市再融资的目的,而忽略了
应该考虑的其他因素,整个买壳上市进程中隐藏着巨大的风险隐患,影响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这也是许多优秀民营企业上市后反而不如上市前,出现上市后的“短命”或再度成为“壳”资源现象的原因。
二、民营企业买壳上市风险分析
纵观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民营企业介入国内证券市场的方式主要有直接发行上市(IPO)和间接买壳上市两种。在1996年以前,民营企业多以直接上市的方式为主。
近年来,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实力普遍增强,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有快速扩张的经济动机。但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却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其核心是融资渠道不畅。融资困难成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民营企业的身份使银行不敢轻易向其贷款,通过间接融资比较困难。而通过直接融资也并不通畅,民营企业很难达到主板上市的要求,要通过股票公开发行审核相当困难,发行股票上市的机率很小。专门为高科技企业、中小民营企业服务的二板市场又迟迟没有推出。买壳上市由于花费时间短、程序简便、入市门槛较低而大受民营企业欢迎。再加上我国许多上市公司效益低下,面临摘牌风险,为民营企业买壳上市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壳”资源。
2007年12月3日,赛迪传媒公告称,因公司控股股东信息产
业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未能与中金实业达成合作意
青岛中金有向,青岛中金实业借壳赛迪传媒上市的计划就此搁浅。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失败的原因是重组赛迪传媒的收购成本太高,
收购风险也过高。此前,中金实业已积极寻求买壳上市,曾试图重组国药科技,不过国药科技存在一些财务问题,涉及到相关股权的冻结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商谈未果。
与IPO相比,买壳上市可能是有些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更
·
1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