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虹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 陕西西安 710016)
【摘 要】 在新时期,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操守的准则是:政治可靠、遵纪守法、忠于职守。但是,目前高校档案管理
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中还存在着工作态度不积极、缺乏制度约束、监督机制不力等问题。因此,要从提高政治站位、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宣传教育三方面来培育和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推进档案管理工作上台阶。【关键词】 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培育路径
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操守是决定档案管理工作能否高效、合规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能够胜任日常工作,但在职业道德操守方面还有加强的空间,需要在未来不断提升。
一、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操守要求
2018年10月,国家档案局发布《机关档案管理规定》,明确提出档案管理人员要“政治可靠、遵纪守法、忠于职守”,这三点即为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操守的准则。
首先,政治可靠。档案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特别是工作人员经常能接触到一些保密涉密信息,如果政治上不可靠,或思想涣散、缺乏对档案信息保密的足够重视,都可能会有意或无意地泄露一些涉密信息,给信息当事人甚至高校造成一定危害。另外,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默默无闻”的工作,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沉浸在“纸堆”中,工作内容也在不断地重复,而且由于岗位特点,不会有特别丰厚的薪金回报。这些都要求档案管理工作者具备政治可靠性,还要能够耐得住寂寞,甘于做新时期高校建设和发展事业的“无名英雄”。
其次,遵纪守法。遵纪守法是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的重要要求。目前我国高校档案管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两部法律以及《机关档案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基本上能够做到“有法可依”。在具体工作实践中,需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落实“有法必依”,即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开展工作。
再有,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职业能力。档案管理不是简单的文件归置,而是一项具有系统性、全局性的重要工作。档案管理的重点不仅仅在于真实记录信息,更在于如何挖掘信息的内在价值,让信息“活起来”、“动起来”,提高信息的附加值。同时,随着近年来档案管理理论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理论逐步成熟,档案工作者要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将信息技术主动地应用到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中,提高履职能力,更好地服务高校档案管理工作。
二、当前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工作态度不积极
档案管理是高校行政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工作人员往往是兼职,或由其他岗位调来,多属于“安置性”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一般,工作态度比较消极。实际工作中,常见到一些工作人员迟到、早退,有的只是来上班打个卡,之后就擅自脱离工作岗位,对规章制度明文要求的工作内容,也只是勉强完成,但也不乏拖延、应付,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层次和水平整体不高。工作态度不积极,还反映在工作人员缺乏奉献精神,缺乏服务意识。少数工作人员过于计较个人的得失,为档案需求者的服务都是被动提供,很少会沉下心来思考如何优化档案管理工作,如何提高调阅工作的效率。服务意识的缺乏,反映出工作人员缺乏工作责任感,是任何一项工作的大忌,是当前我国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之一。
2、缺乏制度约束
当前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主要依据“两法一规”,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特别是《档案法》中没有对职业道德的规定,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对职业道德方面的约束,只有行业协会或高校内部的工作章程或指引,有相对原则性的规定。例如某大学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对在档案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学校给予表彰与奖励”,“对玩忽职守,造成档案损坏;丢失或者擅自销毁档案的,学校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处分”,这些规定比较原则性,对如何界定是工作人员“主观上玩忽职守”,给予什么性质的处分,以及处分的力度都没有具体可行的规定,因此无法对档案管理人员形成有效的制度约束,这是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又一问题。
3、监督机制不力
监督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来自上级的监督,二是来自服务对象的监督。首先,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较少受到上级部门的监督。因为我国高校一般是副部级或副省级的单位,上级部门主要是教育部和教育厅,省部级部门很少会对高校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直接性的现场检查;其次是来自服务对象的监督,高校档案管理的服务对象包括师生以及人事组织部门,师生对档案工作的评价缺乏完善的意见反馈渠道,因此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督,而人事组织部门调阅档案往往以公函的形式进行沟通,很少会面对面接触,且调阅档案会有较为完善的规定。
三、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培育路径1、提高政治站位**总书记指出,“在领导干部的所有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 新时期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工作人员必须加强政治能力,提高政治站位。要深刻领会档案管理工作对高校管理、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时代性和重要性。
提高政治站位,要树立职业荣誉感,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履行好工作职责,完成好工作任务联系起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当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摒弃“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错误思想,而是要建立职业荣誉感,自觉主动提高职业道德操守,更加踏实、努力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2、完善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应有之义。完善制度建设,要建立明确的指引,约束和指导工作人员的行为。这一点可以借鉴西安交通大学的经验,除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外,还制定了针对学校档案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例如《电子档案及数码照片查阅利用制(下转第112页)
新西部 NEW WEST 2019年04月中旬刊
115
MG高校管理丨
等,如“红色旋律”、“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主题系列活动。发挥实践载体效用,通过爱心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参观考察等活动,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的实践参与度。推进网络载体建设,积极利用校内网络资源,建立党建专题网站,开设“网上课堂”,利用qq群、微信等新媒体扩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阵地。同时,积极开展“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活动,加强党团联系,促进部门良性互动,形成开展学生党建、团建、学生工作的强大合力。
4、确保创新主体“一盘棋”(1)“纵向”组织联动。应建立自上而下的组织领导机制,上至学校党委,中间党建、团学工作部门、各党总支、学生党支部,下至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保持持续联动,形成学生党建工作创新“一级管一级、一级抓一级、级级创新联动”的工作新格局。
(2)“横向”同心协力。学校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党委团学工作部门应齐心协力抓好学生党建工作及创新。应尝试建立学生党建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建构学生党建工作横向配合的工作机制,促进工作联系,团结一致、形成合力致力于学生党建工作大局。
(3)“点点”积极主动。各级党组织领导、工作人员观念上应重视,行动上应具有较强的“执行力”,通过扎实工作,切实为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提供保障。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要“正态度、增知识、强素质、提能力”。学生党员应积极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入党积
(上接第115页)
极分子要积极追求优秀,完善知识能力,强化宗旨服务观念,提高道德认识,以优异的表现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发挥“以点带面、以面带全”的激励促进作用。
创新是永恒的课题。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道路上,应切实坚持好三个“基本点”,选准四个“切入点”,把握好五个“着力点”,通过“纵向”联动、“横向”共济、“点点”发力,盘活好学生党建工作“一盘棋”,才能有力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创新工作上水平。
【参考文献】
[1] 赵阳.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J].江苏高教,2005(04)94-95.
[2] 中办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6/11/c_126603817.htm.
[3] 付文红.试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06)28-29.
【作者简介】
江玉印(1979—)男,安徽宿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张劲松(1981—)男,安徽望江人,讲师,硕士,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研究方向: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度》、《档案管理办法》以及《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管理办法》、《财会类档案归档范围》等,明确规定了档案工作人员的权限与奖惩措施。例如《档案管理办法》中规定,对“违反保密规定、擅自提供、抄录、公布档案的,以及擅自出卖、赠送、交换档案”的工作人员给予校内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只有具有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有法可依”,才能督促工作人员“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才能有效地对工作人员的职业行为产生现实的影响力,才能切实推动提高职业道德操守。
3、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职业道德,仅凭工作人员自身的努力和宏观的制度建设是不够的,高校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工作人员提供尊重规章制度、追求职业荣誉、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氛围。
首先,高校要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建设,可以充分调动本校纪检监察力量,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考评制度,对工作人员的履职能力和履职行为进行量化考核,评价的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工作人员的日常考勤、工作态度、保密意识以及业务水平四个方面,要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揭示问题,下力气解决问题。
其次,要加强正面宣传引导。高校要采取必要措施,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正面宣传引导,从理论
和实践两个层面,向工作人员宣传,正确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应该是什么”,总结和批评现实工作中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并提出、部署下一阶段“应该怎么做”。通过宣传引导工作,打出一套“组合拳”,更好地引导工作人员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更好地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钰.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档案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7.
[2] 王玉国.档案职业非专业化队伍研究[D].山东大学.2017.
[3] 沈维诗.高校综合档案室专职人员工作状态与职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4] 戴喜梅.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成就动机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5] 李银玲.《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对高校档案工作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16.
【作者简介】
潘 虹(1982.1—)女,汉族,山西阳泉人,硕士,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讲师,从事档案管理工作.
112新西部 NEW WEST 2019年04月中旬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