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学欣赏视野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文学欣赏视野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来源:欧得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第3期 (总第93期)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Qiqihar Junior Teachers’College No.3,2006 Genera1.NO.93 文学欣赏视野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张旭 (齐齐哈尔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摘要:文学作品欣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栽体之一,高校在把握其思想政治教育功 能和特性的基础之上。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文学欣赏,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积 极意义。 关键词:文学欣赏;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09—3958(2006)03—0047—03 宋皇帝赵恒<劝学诗>中有两句名言:“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字里行间给我们的启示是读书考取功名 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用现代理念去解释,读书就是 一其实,文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姻,是社会需要和事物 内部和外部相联系的反映,是文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在按自 己的轨道向前发展,并以不同的方式指导 和促进社会实践的过程上相互交叉和渗透的结果。二者 种接受教育。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功能,让学生掌握知识技 能.以投身社会.服务人群。作为读书一个重要方面的文学作 品欣赏同样承载着这种教育的功能。 从文学的认识属性和审美属性看。文学欣赏在知、情、 历来就是相映相衬,相得益彰的。文学作品欣赏中蕴涵着思 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1.导向功能 意、信等心理要素互相作用下产生的思想运动转化过程就是 一高尔基曾说:“在我看来,艺术的精神就是力求用词句、 色彩、声音把您的心中所有的美好的东西,把人身上所有的 珍贵的东西——高尚的、自豪的、优美的东西都体现出来。艺 术描绘庸俗的东西和粗野的东西,为的是嘲笑这些东西,消 灭这些东西……。”优秀的文学作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塑 造形象,有歌颂的,也有批判的,其特点是引而不发,让读者 从文字的欣赏中自己寻找答案,得到启发,作出结论。从作者 对作品中真善美形象的描绘和假丑恶现象的揭露,把人们的 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上去。如《钢铁 种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求知欲强、感 部分,而优秀的文学作品又能促进他们真正相信和接受思 情丰富、注重审美的特殊群体。文学欣赏是他们精神生活的 一想政治品德的要求,并自愿将社会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 和行为依据。因此。有必要从文学欣赏角度来对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进行探讨。 一、。人面桃花相映红 ——文学作品欣赏中蕴涵着思想 政治教育的功能 唐代诗人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一 直传诵至今,“人面桃花”的意境也一直引诱人们去遐想、去 赞美,成为人们审美的一个切人点。文学作品除了意念的自 然之物外,还隐喻着教育人、塑造人、鼓舞人之功效,犹如花 与人、物与心的嵌合。这也就是诗句“人面桃花相映红”在文 学欣赏中的美境。 是怎样炼成的》、《红岩》、《青春之歌》等文学作品,以一系列 英雄的高尚精神引领读者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对命运的拚 搏抗争。 2。激励功能 激励,就是激发,鼓励,即通过各种形式的内外部刺激, 使人们产生一种奋发向上、士气高昂的进取精神。在阅读文 收稿El期:200 一15 作者简介:张旭(197H7——),男,安徽省宿松县人,空军第一航空学院政治部干事,齐齐哈尔大学人文学院2005级在读研 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4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 的遭遇所打动,从而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产生一种无 形的动力。比如屈原《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 未悔”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年来给了无数仁人 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文天样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 丹心照汗青”引起历代英雄豪杰的强烈共鸣。每当大学生吟 诵到历史上这些爱国仁人志士们的诗篇时,他们就会产生一 种献身祖国的豪迈情怀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发奋学习 的现实责任。这种内心深处的触动,是一种自我激励,产生的 效果超过普通的说教和一般的物质刺激。 3.转化功能 在如今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都发 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伦理道德也出现多元 化的倾向,道德水平整体有所下降,生活方式、审美理想世俗 化的倾向也越来越明显。思想政治品德转化的过程实际上就 是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作斗争,逐渐提高个体社会化的过 程。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感染人的情感,沟通人的心灵,而 且能转化人的思想。这里转化就是读者通过阅读作品而达到 的一种去除杂念,趋向崇高的自我教育。优秀的文学作品是 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它既能使人排遣、宣泄郁闷、维持 心理平衡,又能给人向上的力量、使人超越自然属性,达到身 心统一,这从本质上讲就是读者个体在文学欣赏中一种潜在 的思想转化。 二、“不畏浮云遮望眼”——认清文学作品欣赏中思想 政治教育的特性 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诗给我们以深刻的启 示:面对风格各异、品种繁多的文学作品,如果被具体的文字 和情节挡住了观察问题的视野,就会如同坠人十里云海之 中,难察文学作品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只有在广泛阅读 的基础上,进行认真分析,才能穿透浮云的遮挡,认清文学作 品欣赏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 欣赏文学是一种把受教育者带入文学作品所创造的艺 术情境之中,在艺术形象的感染下。产生情感共鸣.获得审美 享受.并于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方式。与通 常的教育方式相比.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1.以艺术形象为先导 文学是对以人为中心的整个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艺术 形象是文学的灵魂。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中,思想道德内容蕴 含在艺术形象之中,它们之间浑然一体,水融。正如艾 斐所言:“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文学与道德既各属不同的领 域,又相互渗透、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文学是反映道德实践、 推动道德进步的手段和形式,道德是文艺得以灌注生气、获 得价值的依据和内容。”所以说,文学作品欣赏,是以真善美 的艺术形象为先导,通过欣赏者对“美”来领悟“真”与“善”的 过程。其中有“美”的陶冶,能净化人的心灵;又有“真”的启 迪,使人认识社会、历史,开阔视野,感悟人生;也有“善”的劝 诱,给人以伦理意志的熏陶。 一48— 2.在审美过程中进行 文学的各种价值必须以审美中介为根基,并且最终以审 美为归宿。从内容和传达内容的方式上看,文学是通过语言 塑造的艺术形象,表现作者对人生的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一种 社会意识形式。它有自己的特殊内容,有为显现这种内容而 形成的特殊形式。要把握这个对象,主体只有借助于与之相 应的接受方式才有可能。它包括对艺术形象的感受能力,想 象与联想的活跃,融于审美感受中的理解,以及和对象相应 的情绪、情感活动,等等。接受活动的过程,也就是人们所说 的审美过程。它是读者把握文学对象的审美内涵的唯一通 道,也是作家个人对人生的领悟和理解,把文学作品的思想 和感情化为读者的精神财富,从而使其现实化和社会化的必 经之路。文学欣赏的过程,首先是通过语言外壳,在想象中产 生形象的感知,进而审察人物的性格,体验其中的情感,并做 出审美判断,直至领悟、把握作品蕴含的思想政治意义。 3.在潜移默化中实现 文学对人的灵魂的净化、精神的陶冶是一个渐进的过 程。不能急功近利地企望通过读几篇文学作品就要求收到立 竿见影的效果。读者受优秀文学作品的感染,与之形成“心有 灵犀一点通”的审美关系,就会在自己的心目中树起一个理 想化的完美的榜样,产生“彼能是,我亦能是”的模仿意向。欣 赏中激发出来的情感具有一种强烈的驱动力,它催促欣赏者 在情感态度、行为方式上积极向榜样靠拢,向其学习、模仿。 “跟着它走”,甚至与之“合而为一”。在如此多次、反复的模仿 中。欣赏者的思想性格就会不断受到熏陶,逐步贴近于榜样, 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自我完善。 三、“润物细无声 ——在欣赏文学作品中接受思想政 治教育 杜甫在《春夜喜雨》中有“润物细无声”的诗句。这“润物 细无声”当是春雨可喜的重要原因之一。想那大地万物是在 细雨的滋润中解除了干渴的。文学作品欣赏的魅力就在于使 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可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 声”的效果。 做大学生的思想工作。不宜采用正面直说的方法。实践 证明这种单刀直入式的说教常常欲速则不达。收效欠佳。如 果换一种方式.像进行文学欣赏那样“润物细无声”。则往往 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为此。思想教育工作者要重视文学作品 欣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把握其特性的基础上,有效地 组织、指导好该项活动。 1.强化政治意识,努力推荐优秀作品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涌现出的林林总总的作品,芜杂并存, 真假难辨,不是所有文学作品都能给人以美的陶冶,只有那 些思想和艺术价值上乘的优秀作品才会对青年学生产生积 极的影响。应注意选择那些在题材上与青年学生思想接近的 作品,以便于他们理解和接受。一方面要严加监督,杜绝不健 康作品的传播;另一方面对有争议作品展开讨论,使青年学 生在争鸣中培养分辨是非优劣的能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网上文学作品,品种繁多,内容更 是五彩缤纷,由于其开放性和自由性,如果不加以认真鉴别, 以正确的审美理念进行引导,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损害 等。通过这些活动,使教育对象把对作品的感受与对现实生 活的体验结合起来,加深感受的强度。就其本质而言,思想政 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实践,其开展不能仅限于理论性的说 教,而是更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在社会实践中 文学作品欣赏应有的功能。 2.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组织交流讨论 锻炼人们的品质。把文学作品赏析活动与其他形式的教育活 动结合起来,还能增强文学作品的教育影响力的持久性。 参考文献: f1】高尔基.文学书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杜,1965. 高校应加强组织领导,围绕一些特定的优秀文学作品组 织交流讨论。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思想、情感等展开讨论,是 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灌输其要求的重要渠道,有利于实 现思想政治的隐性教育。这种方式的思想教育有其独特性和 优越性。它的基本特点是有目的地组织相关人员就某一文学 f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1. f3】艾斐文艺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翼Ⅱ】l求是, 2002,(2). 作品的某些方面的内容畅所欲言地进行讨论,通过各抒己 见、交流思想和看法,深入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达到思 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这种讨论,避免了简单生硬,易于做到情 真意切、潜移默化,还可通过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来促使其 对道德的追求。 3眭重社会实践,主动搞好教育结合 f4】刘延顺.用优秀文学作品陶冶z-U].辽宁教育研究, 2003,(3). [5】雷敏.论优秀文学作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内化过 程中的特殊作用Ⅱ】.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3). 通过文学作品对人们进行教育毕竟只是思想政治教育 的一种形式,而且文学作品对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作用 往往是滞后的、隐性的,需要的时间很长。因此,它必须和其 f6】刘坎龙.论在文学课教学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渗 ̄tlJ]. 教育学院学报,2003,(12). 他一些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如听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 报告、看优秀电影、参加公益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等 口编辑/张港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on the View of Literature Justice ZhangXu (Humaniites Insittution fQioqihar University,Qiqihar 161006) 】。Imct:Literature justice is one of the carriers for the ideological nd ap0litical education.Universiits eare supposed to lead students to enjoyliterature onthebasis ofgraspingthefunctionand characteristics of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whichis signiifcantfor heitmprovement ofefficency ontheideologicaland poliitcal education X w皿dB:literature justice the ideological nd apolitical duceation undergraduate --・——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