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矿山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规划研究

来源:欧得旅游网
ISSN1671-2900第6卷 第3期             2006年9月              采矿技术 CN43-1347/TDMiningTechnology,Vol.6,No.3Sep.2006

矿山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规划研究

付梅臣,吴淦国,付 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 100083)

摘 要:开展绿色矿山建设,选择适合矿山的接替性产业,是矿山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从

矿山可持续发展角度,针对矿山旅游资源状况,将旅游资源按照矿山工程服务期、矿产资源种类、矿山采掘方式进行了分类,说明矿山旅游资源特点。同时对大型矿山旅游资源质量进行评价,表明大型矿山的旅游资源具有开发价值,甚至达到三级“优良级旅游资源”。最后,对矿山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的原则、程序以及必要的内容进行探讨,提出矿山旅游产品开发的核心内容与建设方案。关键词:闭坑矿山;旅游资源;矿山公园;开发规划

  矿山旅游逐步纳入我国旅游产业,特别是近期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开展了矿山旅游公园的策划与评价工作,这对丰富国内旅游资源,改善矿山生态环境,促进矿区和谐社会的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目前,全国共有大中型矿山527座、中型矿

[1]

山1354座、小型矿山和砂石粘土采场14万多处;有近400座矿山、50座矿业城市因可供开发的后备资

[2,3]

源不足,面临“矿竭城衰”的严重威胁。绿色矿山的建立,矿山接替性产业的寻找,循环经济的建立,特别是关闭的矿山有大量废弃土地、遗弃厂矿等遗留给地方政府,受资金限制难以恢复利用,给环境安全、人居安全产生隐患,动摇了地方持续发展。矿山旅游作为一个新兴旅游形式逐步被社会所接受,充分利用富有特色的矿区景观、地质景观,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可以将其作为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建成集教学、生态和旅游等多功能的特色旅游区,这在西方国家已经成为矿山建设的成功典范,我国矿山也应该很好借鉴其成功经验。但目前我国矿山旅游开发一直处于落后,理论研究也不够重视,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较少,不

[4]

足10篇。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我国矿山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规划。

任何矿山工程服务期限都有成长期、鼎盛期、衰退期和资源枯竭期4个阶段,按照矿山服务与否可以将其旅游资源划分为采矿期旅游景观和矿山关闭期旅游景观。1.1.1 采矿期旅游景观

矿山服务期的旅游景观主要包括采矿场景、作业流程、生产设备和矿区文化等,其中最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是矿体开采所涉及的采掘场地、生产设备和加工场所。

(1)采掘场地。是矿山旅游的核心资源,特别是大型露天采矿场地气势宏伟,留给游人的意象是“愚公移山”精神。如白云鄂博铁矿是典型的深凹露天矿,主矿高约1250m,宛如一座矗立在茫茫草原中的大梯田。在它的东部,已被开采成了一个深达200m的大盆地,带给人强烈的震撼,让人禁不住发出“人定胜天”的感慨。矿山爆破场面壮观,气势磅礴,犹如巨浪冲天,在大地、空气和心房震颤的同时,一生难得一

[5]

见的宏大景观,尽收眼底。

(2)生产设施与设备。独特生产设施与设备也是矿山特有的旅游资源,如白云鄂博铁矿载重108t的电动轮汽车,车轮直径达2.8m,使许多游人大吃一

3

惊。10m电铲等设备,振动放矿、全国唯一的Φ1.5m大型破碎机等设施的工作场面均有很大的观赏性。山西省平朔露天煤矿等现代化矿山的设备也是非常独特的,给游人一种新奇感,如果能够乘坐上矿山车,则更加刺激。

(3)加工场所。矿物洗选、加工、冶炼等工艺也是矿区独特景观,游客能够领略到穿(钻)、采、运、破、

[5]

1 矿山旅游资源分类

矿山旅游资源主要包括采矿场景、生产设备、地

质景观、地质灾害和矿山文化等,具有很强的历史性、科普性与观赏性。矿山旅游资源是以人文特征为主的历史遗迹旅游资源。1.1 按矿山工程服务期分类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94

采矿技术  2006,6(3) 

加等完整的工艺流程,学习了解采矿知识,对“钢铁(石油、煤炭)是从哪里来的”产生深刻的印象。1.1.2 矿山关闭期旅游景观

我国目前处在衰退(或暮年)期的矿山有51座,分别占矿山总数的12%,大型矿山的采矿遗迹景观,让人联想起往日的辉煌。如义马北露天矿已建矿开采40a之多,资源枯竭后,矿山的基础设施相当完善,如将露采矿坑蓄水,建成人工湖,矿井改造为观光通道,利用岩石、矿物和化石标本等实物,配以声、光、电等技术模拟矿物形成、采掘、加工等过程,可以开展环境科普和保护教育,建成集教学、生态、旅游为一体[7]的矿山旅游景区。另外,我国采矿历史较长,历史遗迹也较多,非常具有考古价值,是进行知识探索的理想场所。1.2 按矿产资源种类分类

我国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57种,按照矿物特点可分为矿物原料和化石燃料,从安全性角度看矿山旅游资源应该是除放射元素以外的矿产资源;从矿产品安全性看,应为贵金属以外的矿产资源等。根据目前世界矿山旅游业的发展,当前具备旅游价值的矿产资源种类主要是铁、铜、宝石、煤和石油等。1.3 按矿山采掘方式分类

矿山采掘方式可分为地下开采(井工矿)和露天开采(露天矿),二者生产工艺流程差异较大,生产设备与采矿场地景观也不同。

(1)地下开采。主要是矿井建设,利用巷道进行矿物采掘,正在服务的矿山受安全限制不宜发展旅游,闭矿的井工矿在排除安全隐患后可以发展旅游。如可将井工矿的主井建成立井,副井改造为平巷,可利用高差产生的副压通风。在井下修建常规采矿场景,如综采、炮采、巷采工艺,供游人丰富采矿知识和猎奇。

(2)露天开采。现代化露天开采的主要特征是大型化、集中化和高效率,安全生产性高,在其服务期间便可发展旅游。露天矿服务期与闭矿后的景观有较大区别,前者采矿场景是现实的,有亲身临近感,后者只是采矿遗址,只能想象,需要配以其他辅助设备进行模拟。

[6]

客观合理地定位与开发。

2.1 矿山旅游资源评价方法的选择

矿山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前者可分为一般体验评价、美感质量评价、“三三六”评价、资源环境综合评价和旅游资源的五级评价等方法,后者分为技术性的单因子定量评价和综合型定量建模评价。根据矿山旅游资源的特点,选用专项旅游资源技术性评价与打分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比较适合,一是体现矿山的特殊性,二是评价方法操作容易。首先依照专项旅游资源技术性评价思路选择评价因素、因子;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因素、因子的权重;第三对评价区各评价因素、因子进行诊断,得出其质量指数;第四是采用指数和法对旅游资源进行总评价,划分评价等级。2.2 矿山旅游资源评价指标

旅游资源评价包括旅游资源的整体评价和旅游资源的单体评价两个层次

[8]

,矿山旅游资源评价的重

[9]

点在单体评价。《旅游资源调查、分类与评价》适合于单体评价,具体的评价方法是融合了专家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单体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景观的基本要素,所以在旅游地的资源评价中很重要

[8]

。根据《旅游资源调查、分类与评价》的规

定,旅游资源评价系统设置“评价项目”、“评价因子”两个档次,按照大型矿山旅游资源的特性,旅游资源因素与评价指标见表1,表2。

表1 矿山旅游资源评价等级指标[9]

评价等级

12

分值域评价等级

≥90375~894分值域评价等级

60~74545~59

分值域30~44

由表1,表2对照表明,大型矿山的旅游资源保守评价为四级和五级“普通级旅游资源”,具有独特历史价值的能够达到三级“优良级旅游资源”。大型矿山如能在矿山规划时做好旅游规划,并在矿山建设与生产过程中得到落实,将有利于矿山旅游资源价值的提高。

3 矿山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矿山旅游资源成功开发的案例在国外已经成为事实,如德国的Zolleverein(关税同盟)煤矿及鲁尔区煤矸石山的开发利用

[10]

2 矿山旅游资源评价

矿山旅游资源评价是其科学合理开发的保障,主要针对矿山旅游特色、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旅游资源环境与开发条件进行客观分析,使矿山旅游资源

。我国目前也有成功典范,

如河南省平顶山市利用采煤沉陷地建设公园、对煤矸石山绿化等。可见科学合理地对矿山旅游资源进行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付梅臣,等: 矿山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规划研究

95

开发与规划,不仅可以变废为宝或增加矿山利用效率,而且能够保护和节约用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人民生活质量。

3.1 矿山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的原则

特色为中心,在开发与规划中考虑的主要原则有:

(1)景观美学原则。矿山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是人工雕琢而成的。在开发与规划矿山旅游资源时,要将其历史特征、生产特征和自然特征与旅游气氛融为一体。

矿山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应以突出特殊采矿

表2 大型矿山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评价项目

资源要素价值

评价因子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

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富与几率

完整性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评价依据矿山采掘场地与设备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和使用价值独特的矿山文化、生产工艺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达到省级意义或全国意义有独特矿山景观大型矿山旅游资源规模较宏观、集中,景观数量较少

矿山景观较稳定大型矿山景观全国知名

适宜80%左右的游客使用和参与

部分区域有轻度污染和安全隐患

赋值13~216~124~83~4

35~73-334~55

资源影响力附加值评价分值

(2)生态保护原则。矿山开采对环境破坏是不

容置疑的,污染的环境是不利用旅游资源开发的,因此矿山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对生态保护的力度要更大,并且一定要坚持矿山生产与复垦相结合,形成绿色矿山,为发展旅游业奠定基础。

(3)科教性原则。当前,我国的工业旅游产品客

[11]

源就集中在专业市场和学生市场当中。所以,矿山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科普教育价值就成为主要的吸引力因素,忽视矿山旅游景区开发与旅游产品中的科学文化属性,必然抹杀矿山形成一个具有多元文化景观与产品组合的旅游地域系统。

(4)安全性原则。矿山在生产中对矿体采掘产生不少安全隐患,如地表沉陷、排土场稳定性、剥离边坡稳定性等,需要对这些不安全的地点进行安全防范和建设。3.2 矿山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的程序

矿山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在国内还没有步入成熟轨道,按照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要求,需要引导矿山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1)矿山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对矿山旅游资源进行旅游价值、安全性和设施完备程度等方面进行调查,客观评价旅游资源。

(2)矿山旅游产品规划与开发。对矿山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游览线路、环境保护与监测等软硬环境设施进行统筹规划和开发,保障矿山旅游持续发展。

(3)矿山旅游规划实施。通过矿山旅游规划实施的反馈、调整,适应旅游市场要求。3.3 矿山旅游规划的内容

矿山旅游资源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不仅需要

科学评价,明确市场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旅游产品开发目标,更重要的是要保障矿山正常生产、旅客安全和资源环境保护。首先对矿山旅游资源配置进行全面规划,其次进行旅游产品开发与建设,包括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通过运行、调整逐步使矿山旅游与矿区环境、社会相和谐。开发与矿山旅游资源规划的核心内容同样是设计生产出有地方特色的、有市

[12]

场生命力的旅游产品。矿山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13]

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不断地适应市场,调整规划内容、创新旅游产品。矿山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的核心是对旅游产品开发、游览线路、旅游设施建设进行空间布局、时间分期、设施设计。3.3.1 矿山旅游资源的评价与选择并不是所有矿山都适合旅游开发,需要对矿山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进行评价和选择。首先选择大中型矿山,一般大中型矿山采矿系统复杂,设施齐全,安全性高,旅游产品种类丰富;其次选择历史价值高、矿山遗迹保护好的矿山,我国某些矿种开采历史较长,如河北省武安市磁山村的铁矿遗址;三是交通条件便利,基础设施投入少,旅游开发见效快。3.3.2 矿山旅游产品定位与开发

旅游产品由景观、设施和服务3类要素组成,路

[12]

线和日程安排仅作为整个旅游产品的一个组合。矿山旅游产品开发是否突出特色,是矿山旅游规划的质量标准之一。突出特色是旅游规划的生命和灵魂。旅游者之所以慷慨解囊、不辞辛劳外出旅游,主要目的是为了领略异域风情、观赏异地景观,体验异乡生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96

[14]

采矿技术  2006,6(3) 

活、感受不同文化,以满足其求异的心理需求。

矿业生产与管理、矿区生活以及矿业生产设备能激发游客游览、观光的愿望。现代化的大型采矿企业的大型生产设备、先进的管理组织制度及其创新、矿业企业在新的发展观与现代科技水平下的经营理念与发展模式、矿业企业发展的历史文化积淀等均是传

[15]

递现代科技与文化信息的主要载体。利用矿山基础设施,一是展示采矿工作过程和安全防范过程,二是矿体结构、地质构造、次生地质灾害观摩,三是矿山文化景观的体验,满足人们的猎奇心和知识探索感。因此,矿山生产场景与遗址是矿山旅游产品的主要特色。3.3.3 矿山旅游资源保护与监测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形成采矿系统和配套设施,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矿山关闭,相继成为矿山遗迹。矿山建设凝聚了采矿科技工作者的智慧,蕴藏着丰富的科技和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科学和教学价值。但随着矿山的关闭,这些历史人文景观被遗弃或遭到破坏,是人类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破坏,同时也是矿区接替产业机会的丧失,需要人类悉心保护。如安家岭露天矿排土场经复垦后,可向游客展示安家岭矿在水土保持工作方面做出的巨大成绩和生物多样性价[16]

值。在对矿山环境进行保护的同时要加强对矿山生产安全隐患、地质灾害及环境的监测力度,保障游客与矿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2][3][4][5][6][7]

科学时报.我国矿山数量减半产值翻倍[N].科学时报,2004-11-18:(2).

王朝明.矿产资源枯竭城市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J].财经科学,2003,(4):61~65.

李凤明,王儒军,王存煜.资源枯竭型矿区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J].煤矿开采,2004,9(3):7~10.

马秋芳,杨新军.1994—2003年我国旅游地理研究文献及其评价[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1):92~95.

段剑平.开发矿山游的设想[J].包钢科技,2003,30(4):96~97.吕国平,刘法宪.矿业城市:调整生命周期促进可持续发展[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2,(5):17~21.

刘金明,姚建伟,王永先,等.资源枯竭矿山如何迎来美好明天———关于利用老矿山开发旅游资源的建议[J].河南国土资源,2003,(6):25~26.

[8][9]

黄羊山.旅游规划中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层次性[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1):88~9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和评价[N].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10]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三)———Zolleverein(关

税同盟)煤矿及鲁尔区煤矸石山的开发利用[J].现代城市研究,2004,(2):4~8.

[11]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工业旅游和农业旅游产品指导规范初

探[R].旅游调研,2001,(11):6~11.

[12]李经龙,郑淑婧.旅游规划核心内容动态分析[J].地理与地理

信息科学,2005,21(1):83~87.

[13]王春雷.关于区域旅游规划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地域研究

与开发,2005,23(4):82~84,99.

[14]赵 毅,牟松.突出特色是旅游规划的灵魂[J].经济地理,

2002,22(5):624~627.

[15]李开宇,王兴中,孙鹏.矿区工业旅游开发研究———以江西德兴

4 结 论

近年来,工业旅游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国旅游业“十五”规划中将工业旅游列为第五个要开发

[17]

的旅游新产品。实施生态、旅游、观光型矿山旅游产品开发有一定的困难和风险,但从国内外经验看,只要科学合理规划,保障资金投入,按照绿色矿山、持续发展的理念努力建设,加强矿区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的监测,矿山特色旅游必将成为矿业地区持续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产业。

铜矿为例[J].人文地理,2002,17(6):28~31.

[16]王社林,贺振伟.合理规划建设生态、旅游、观光型矿区[J].露

天采煤技术,2002,(6):37~38.

[17]孙 钢.新世纪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大思路[M].北京:中国旅游

出版社,2001:349~364.

(收稿日期:2006-06-12)

作者简介:付梅臣(1966-),男,黑龙江东宁人,副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和复垦教学与研究。

江西上饶新发现十几条铅锌矿带

最近,江西省地矿局赣东北大队在江西上饶市南部和北部地区取得了铜多金属找矿的实质性突破,先

后在德兴-婺源地区、武夷山北麓地区发现并正在勘查评价一批矿区。

在武夷山北麓地区发现的斑岩型、破碎带型铅锌矿带有十几条,部分矿带经过钻孔控制,初步探明矿化带长度达几百米至一千多米,厚度达几米;铅锌品位达到工业要求,并伴生有铜银。

赣东北地区成矿地质条件有利,资源潜力大,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目前,赣东地质北大队对这些矿带和矿区正在加紧勘查工作,力争实现找矿新突破。©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