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远程研修中,我认真观看、学习了六位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课件设计、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评测练习、效果分析、观评记录、课后反思,感到每一堂课都上得很精彩。六位教师的教学理念新,教师角色定位准,正确的处理了教与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注重了语言的综合运用,为学生设置了语言运用的真实情景,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引导学生进行真实的语言交际,让学生运用语言做事情,体现了任务型语言教学思想,并渗透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刘嘉洁老师讲授的Unit1 It’s red.整堂课体现了“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主导意识。下面从教师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拓展应用、价值体验以及评价激励方式的运用等方面谈谈刘老师这节课的几点看法:
1.导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打开学生思考的大门,让学生的思维一直跟着老师,跟着知识。在greeting 环节,通过教师与学生对话,复习了What’s your name ? I’m … .并引出新句型My name is … . 然后利用游戏 Have a look . 导入新课学习,过渡衔接自然,给人水到渠成的感觉。
2. 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学习兴趣的持续保持,遵循了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每一个新知的呈现,都用Look 这一方式导出,主线分明,且练习运用了新词。根据我的观察记录,从本节课的热身起,刘老师在课堂上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五个大的活动,这些活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生活联系的,是指向教学目标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例如帮盼盼过河”这个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全体参与的兴趣,更有针对性地把机会让给部分不开口或羞于开口的学生,其实呢这既是一个情景的创设,又是接下来一个交际的开始。
3.在拓展运用环节,老师设计了猜猜看的游戏,吸引了学生有效的参与,拓展练习了了本节课的重点句型。但我觉得刘老师在本环节的设计还有一些欠缺:如在进行了猜颜色这个活动之后,完全可以让学生用学过的颜色来描述身边的物品,这样的活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可以让学生描述红绿灯的颜色的环节,并在该环节对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的教育。
4.课堂评价方式多元化。有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有效评价:1.口头激励性评价Very Good/ Great/Ok / Wonderful / You’re clever等激励性的语言。2. 利用肢体语言进行鼓励,在进行口头激励的同时,老师或者向学生点头微笑,或者拍拍学生的肩膀,抚摸一下学生的头,看似不起眼的动作,却给了学生莫大的鼓励。
但是,除了要对学生的成就进行及时的表扬鼓励外,对学生出现的很明显的知识性的错误也要及时纠正。例如,本节课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 It’s + a + 颜色。如果第一个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不予纠正,那么其他某些学生就会认为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就会有更多的学生犯这样的错误。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但是有了我们精益求精的精神,会让他不断焕发出耀人的光芒。正如本次研修学习,虽然有了中间间断的小插曲,但它并不影响我们相互之间的切磋学习,共同进步,一起提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一定会反思自己的不足,借鉴各位同仁的优点,提高课堂效率,让自己的课堂也绽放光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