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油桃是大家熟悉的水果。油桃的可食用部分和种子分别由油桃花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
A.子房和胚珠 B.胚珠和子房 C.胚珠和子房壁
D.子房壁和胚珠
2、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都具备的特征是( ) A.具有细胞结构 B.能繁殖后代
C.能进行反射活动
D.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3、为使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获得良好效果,实验中的塑料袋最好为( ) A.白色
B.黑色
C.红色
D.无色
4、在观察菜豆植株的不同结构时,选取实验材料不正确的是( ) A.观察气孔一一叶表皮 B.观察子房——雄蕊 C.观察根毛——根尖
D.观察子叶——种子
5、呼吸道不具有的功能是( ) A.温暖气体
B.湿润气体
C.清洁气体
D.交换气体
6、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一些南方树种在北方的成活率低主要是受以下哪种因素的影响?( ) A.温度
B.空气
C.水分
D.阳光
7、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细菌、真菌和病毒都有遗传物质
②细菌、真菌和病毒都能生活
③酵母菌既可以用来制面包发馒头又可用来酿酒 ④所有的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8、大雨过后,山间小路上常常见到一些蚯蚓,这是蚯蚓( ) A.为了便于“饮水” B.为了便于呼吸 C.为了便于取食
D.喜欢生活在潮湿地面
9、下列反射中,属于人所特有的是( ) A.排尿反射
B.眨眼反射
C.膝跳反射
D.谈虎色变
10、用显微镜观察下列生物材料,能在细胞内看到叶绿体的是( ) A.成熟的西红柿果肉细胞 B.人的肌肉细胞 C.洋葱根尖细胞
D.菠菜的叶肉细胞
11、下列全部属于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的一组是( ) A.望梅止渴、嘤嘤求哺、鹦鹉学舌 B.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C.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D.猫捉老鼠、闻鸡起舞、老马识途
1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 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B.围湖造田,扩展耕地 C.植树造林,净化空气
D.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13、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池塘中所有的鱼 B.池塘中的水 C.池塘中所有的植物
D.一个池塘
14、对食物中脂肪、蛋白质和糖类都能产生消化作用的是( ) A.胰液
B.胃液
C.胆汁
D.唾液
15、赤潮会严重危害渔业生物和海洋生态,主要原因是某些单细胞生物( )A.净化了海水中所有的生物 B.分解了海水中鱼的尸体 C.在海水中大量繁殖 D.全部死亡
16、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细胞中的
/ 6
1 ( )在起作用。 A.细胞质
B.细胞膜
C.液泡
D.细胞壁
17、看以下图形表示的血管排序正确的是( )
A.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B.毛细血管、静脉、动脉 C.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D.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18、使植物叶片呈现绿色和花瓣呈现红色的细胞结构分别是( ) A.液泡 叶绿体 B.叶绿体 液泡 C.液泡 线粒体
D.叶绿体 叶绿体
19、蘑菇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有“植物肉”的美誉.下列有关蘑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蘑菇是多细胞真菌,繁殖后代 B.蘑菇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蘑菇能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 D.蘑菇地上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0、下列关于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鸟类在飞行时,肺和气囊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B.鸟类的骨骼轻、薄、坚固,胸肌发达,适于飞行 C.哺乳动物胎生的生殖方式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 D.狼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兔只有门齿、臼齿
21、涡虫和水螅都有口无肛门,但它们却分别属于不同的无脊椎动物类群.这两种动物的主要区别是( )
A.身体呈两侧对称还是辐射对称 B.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 C.身体有无分节 D.体表有无外骨骼
22、某学生掏耳垢时,不小心戳坏耳朵中某结构导致耳聋,该结构最可能是( ) A.外耳道
B.鼓膜
C.咽鼓管
D.半规管
23、蝉在火热夏天的正午鸣叫得最厉害,可是当气温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个现象说明影响蝉的这一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是( ) A.温度
B.阳光
C.空气
D.水
24、中医说的“望、闻、问、切”中的“切”指的是号脉,这里的“脉”是指( ) A.动脉
B.毛细血管
C.静脉
D.经络
25、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依据是光合作用:( )
①消耗二氧化碳 ②产生氧气 ③消耗水 ④产生有机物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______________。
2、夏天,一般会把水果放在冰箱保存,这主要是为了抑制水果细胞的______。 3、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构成的。
4、叶片表面的气孔是由成对的半月形的___________细胞构成,是气体交换的“门户”。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_________的。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2 / 6
1、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触电、溺水、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一旦发生心搏骤停,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请回答:(横线上填写文字,方括号内填写编号)
(1)由于急救技术专业性较强,当发生意外时首先应该拨打________急救电话,然后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实施现场急救。
(2)图1的操作是为了________,这是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 (3)图2是触摸颈动脉________的情况,判断有无心跳。 (4)图3中胸外按压的正确部位是[________]。
(5)图4是胸外按压的正确姿势,按压是要注意双臂________。
2、下列两图中,甲图是人体心脏剖面图,乙图是人体某组织处局部血管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中,心壁最厚的腔是[_____]______,A的结构名称是____,A和B之间的瓣膜叫作_____,该瓣膜的作用是______。
(2)血液由右心室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回到左心房,这一过程称为______循环,经过这一循环,_____血变成_____血。
(3)乙图中⑤是_____血管,⑥是_____血管,⑦是______血管。
血液在⑥处流动速度_____(填“快”、“慢”或“最慢”),只允许_____单行通
过。
3、大豆是我国常见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时,绘制的大豆的结构层次及其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大豆的叶肉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液泡 ⑥叶绿体 ⑦线粒体 (2)b过程中,首先进行的一项重要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__。 (3)大豆种子结构中的[ ]________将来可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4)春天,大豆种子早播要覆盖地膜的主要原因是:满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_。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种子内储存的有机物的变化是____________。
(5)大豆植株上结的豆荚内有多粒种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大豆与豆娘(一种昆虫)相比在结构层次上缺少的是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利用学校空地建立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
(1)在移栽植物幼苗时,常常会选择阳光不好的阴雨天或者傍晚,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植物的________,有利于幼苗成活。
(2)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行实
3 / 6
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幼苗,温室内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情况如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 温室 A B C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5% 0.15% 温度 20℃ 20℃ 32℃ ①为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________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②温室B中的萝卜幼苗比温室A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其原因是温室B内________。 ③为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能否选用A、C两组进行对照实验?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经实验探究,他们认为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原因是__。
(4)同学们收获的萝卜,由于存放时间较长,出现了“空心”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的缘故。
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重要的生理活动,为验证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料及产物,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装置中A,B均是透明的。请据图回答:
(1)某同学想用此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①取两套装置,分为甲组和乙组,在甲组的A瓶中注入____,作为对照。在乙组的A
瓶中注入____,②将两套装置放置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检测B瓶中空气成分的变化来确定植物是否进行光合作用。理论上分析:甲组B瓶中空气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_,乙组B瓶中空气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
(2)另一位同学想利用此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 那么,他应
在A瓶内注人澄清的石灰水,延长导管使之没入A瓶液面以下;同时,还应将B瓶______________
(3)又有一位同学把图中的A撤去,B瓶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将其置于室外培养,测定一天中密闭的B瓶内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影响b-f段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 一天中绿色植物在_____(曲线上两点之间)段的光合作用最强,在_________(a-g)点绿色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绿色植物在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从图中可以找到的依据是__________。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资料分析题。
目前,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食品安全”“公共卫生与健康”等状况令人担忧,这些现象表现在:无机盐摄入量不足,导致贫血现象普遍存在;高糖高脂肪的食物过多摄入使肥胖儿童逐年增多;校园周边常年聚集流动摊点等。为改善青少年营养健康问题,批准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请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贫血可能是因为无机盐中的_____摄入不足导致的,它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2)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也叫高能量食物,其中_____是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需要肝脏分泌的_____(不含消化酶)乳化后才能进行化学性消化。
(3)学生饮用奶有利于中小学生发育和成长,主要还是因为牛奶中所含的_____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该物质可在_____内初步消化,最终在小肠内彻底消化分解为
_____。
(4)营养学家还指出,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比应为_____。
A.3:4:3 B.3:3:4 C.4:3:3
4 / 6
D.4:3:4
5 / 6
参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D 2、B 3、B 4、B 5、D 6、A 7、C 8、B 9、D 10、D 11、C 12、B 13、D 14、A 15、C 16、B 17、A 18、B 19、C 20、A 21、A 22、B 23、A 24、A
25、D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线粒体和叶绿体 2、呼吸作用 3、细胞
4、保卫 5、有限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120 畅通呼吸道 脉搏 ② 绷直垂直下压
2、[ D] 左心室 右心房 房室瓣 防止血液倒流 肺 静脉血 动脉血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最慢 红细胞
3、②③④⑦ 遗传物质(或染色体)的复制 ⑥胚 适宜的温度 逐渐减少(或减少) 子房内有多粒胚珠(或有多粒胚珠) 系统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蒸腾作用 B和C 二氧化碳浓度较高,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足够的原料 不能 有两个变量 温度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弱,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 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2、清水 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用黑纸包裹(或黑塑料袋套住或将其放置到黑暗环境中) 光照强度cd f f时二氧化碳浓度比a点时低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铁 脂肪 胆汁 蛋白质 胃 氨基酸 A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