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旅游城市的对策研究

来源:欧得旅游网
区域经济l 13istrict economg 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旅游城市的对策研究 秦绍娟 李芹 文伟扬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云南昆明 650091 摘要:作为第三产业中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素有“春城”之称的昆明 市,是西南地区重要的旅游城市。随着昆明市桥头堡和门户枢纽城市地位的确立,为昆明市发展成为国际旅游城市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章从昆明市的旅游业发展现状作为切入点,分析昆明市旅游发展的优势和桎梏,得出昆明市 旅游在产业结构、产品种类及管理和投融机制方面存在着问题,基于把昆明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城市的视角,从旅游 业产业升级,产品多元化及开拓多种新型投融资渠道等方面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昆明市;旅游业;国际旅游城市 昆明市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技中心,其重要的 设有其优势也存在着桎梏。 战略地位使之成为云南省最大的旅游城市。 “十一五”期间,昆明市 的旅游总收入突破了千亿元大关,占了全省旅游总收入的1/3,旅游 二 昆明市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优势与桎梏分析 业成为拉动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 “十二五”期间,昆明市确 (一)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国际化进程带来发展机遇 立了旅游业作为全市战略性产业支柱的地位,提出了打造国际化的高 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城市,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及中东 原湖泊型休闲度假地和面向东南亚的世界城市旅游目的地目标,重点 等地重要的门户,是云南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最发达的地区,这 构建“~核一带四片九区”的昆明旅游业国际化发展格局。2012年 就为昆明区域国际旅游城市的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发展旅 l0月29日,国家旅游局明确表示支持昆明打造区域性国际旅游城市, 游城市还得益于昆明市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昆明市属于低纬度 引导其在发展定位、品牌形象、人才引进等方面走科学发展之路,把 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地势和地理位置的影响,气候宜人,享有“春城” 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 之美誉。全市有石林地质公园、滇池、九乡溶洞、轿子雪山等国家 代服务业,在云南“桥头堡”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级和省级著名风景区。昆明市作为国家级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汇聚了 大量的人文古迹:大观楼、城南二寺塔、诸葛武侯祠等。云南是少数 一 昆明市旅游发展现状 民族聚居之地,自然在昆明就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居住,各民族团结和 从20实际9O年代中期以来,北京、西安、桂林等多个城市提出构 睦,共同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戏曲、文学、艺术、工艺等。 建“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城市的不断发展和旅游业的支柱 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合作日益加强,区域一体化成为发展 性产业地位的确立,为各个城市发展成为国际旅游城市提供了可能。 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国际中心城市成为了昆明建设的目标。国 在此背景下,昆明市提出了打造区域国际旅游城市的战略目标。这就 际公路、铁路及航空口岸等国际大通道的建成,使昆明成为了国际交 需要对昆明市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制 通枢纽中心。国际化与旅游业相结合的城市发展方式是区域性国际 约因素。 旅游城市建设的切入点。2011年,昆明市加强与国内外航空公司、旅 近几年,昆明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旅游的总收入及接待游 游公司的合作,积极发展星级酒店、投资额超过3亿元的度假型酒店 客的数量不断的增加。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资料(表 和国际知名品牌酒店,采取鼓励措施引导海外旅行社进驻昆明等。值 1)显示:昆明市旅游总收入从2010年的284.81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 此契机,昆明市具备了以上发展优势,这为建立区域性国际旅游城市 515.89{L元{接待海外游客数从86.06万人次增加到123.13万人次,旅 提供了可能。 游外汇收入也从2.434L美元上升至4.03亿美元。(见表1) (二)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桎梏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昆明市的旅游业在不断的发展中,要发展成 国家发展战略的改变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昆明市建设区 为国际性的旅游城市还需要很多的努力。根据国际旅游城市评价指 域性国际旅游城市提出了新的挑战。昆明市作为云南的省会城市,承 标体系,需要对旅游业的业绩、资源和产品的竞争力及城市经济环境 担了全省对外和对内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但是由于受到相关政策的 支持力等方面做出评价。文章选取了在评价体系中比较重要的旅游 限制及与地州旅游衔接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其不能够完全发挥其区域 业绩竞争力指标对昆明市201 3年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估(见表2) 旅游中心的潜力。昆明市具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然而由于 由表2可以看出昆明市旅游业在总收入增长率及旅游业增加值占 对旅游产品的开发缺乏长远的考虑,目前昆明的旅游业仍以观光型产 GDP比重都超过了国际旅游城市评价指标的相应指标,但是在旅游 品为主,这种依赖于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的产业设置,在很大程度上 总收入、外汇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及入境游客占游客总人数的 阻碍了其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不利于旅游业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导 比重都远远低于相应的指标。 致旅游业不能够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由于旅游业的特殊 从最近几年昆明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看来,昆明市要建设区域性 性,使得旅游缺乏有效的投融资机制,投融资问题较突出。这些都阻 国际旅游城市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昆明市国际旅游城市的建 碍了国际进程与旅游业的有效结合。 表1 昆明市旅游业发展情况(2010-2013) 年份 旅游总收入(亿元) 接待海外游客(TJ人次) 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 国内游客(7i人次) 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2010 284.81 86.06 2.43 3471.29 268.32 2011 367.25 100.404 2.98 4002.1 346.99 2012 426.68 l13.7364 3.386287 4580.5 405.27 2013 515.89 123.13 4.03 5479.06 490.92 M0DERN BUSlNESS现代商业 169 District economy f区域经济 表2 昆明市2013年旅游业绩竞争力评估情况 指标 参考值 昆明市旅游业相关值 备注 旅游总收入 1500亿元 515.89亿元 旅游总收入增长率 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0.1 0.1 O.209 0.151 旅游总收入差额与上年数值之比 年旅游总收入与6BP之比 旅游外汇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比重 0.25 入境游客人数占游客总人数比重 O.15 0.0078 0.022 年旅游外汇收入与旅游总收入之比 年入境游客数与游客总数之比 在分析了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旅游城市的优劣势后,需要充分 等,另外旅游产品中应结合云南多民族的特点,注重挖掘民族文化内 利用其优势,解决其发展的阻碍因素,文章接下来将对昆明市建立国 涵,加大对景区(点)的挖潜改造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 际旅游城市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三、昆明市建立区域国际旅游城市的制约因素探讨 表1和表2数据反映了昆明市近几年旅游业发展的情况及昆明市 旅游业评估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昆明市建立区域性国际旅游城市还 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昆明市旅游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 问题: 一是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度较低,旅游产品较单一。旅游业的发展 需要根据现实需求调整旅游产业的结构,这样才能够推动旅游业不断 向前发展。目前昆明市的旅游业却存在着旅游产品品牌性老化、旅 游配套设施落后和旅游产品市场需求度较低等问题。昆明市拥有金 殿、石林、世界园艺博览园等一批品牌旅游景点,然而由于缺乏有效 及时的更新挖潜和改造维护资金的注入,使得这些具有品牌效应的旅 游景点老化严重,降低了其对旅游者的吸引力。随着时代的进步,传 统的观光旅游已经无法满足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目前一般的商 务旅游和观光旅游仍然是昆明市旅游业的主体,然而这种形式的旅游 产品难以和消费者多元化的旅游需求所契合,这就造成了旅游市场的 供需不相匹配。 二是旅游业投融资瓶颈严重。旅游业的资源开发、产品升级和 结构优化都需要强大的资金作为保障,而现实中,旅游业的特殊性让 其投融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昆明市旅游业 的投融资主要包括了政府的资金投入、银行贷款、企业和个人的投 资等。政府的投入主要是用于道路交通设施、旅游基础设施、环保 维护和管理宣传等方面;银行贷款主要是以景区(点)或者项目作为抵 押,银行向其开发者提供一定贷款用于景点和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或 者个人的投资主要流向是旅游娱乐设施、旅游酒店等方面。这些投 融资的渠道由于其特性,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政府的投入的 多少受到财政收支计划的制约;银行贷款有严格的贷款条件,所以一 部分旅游项目会存在贷款申请得不到批准的问题;旅游市场虽然是一 个高回报的行业,但其也存在着较高的风险并且投资周期较长,企业 或者个人投资者又会受到预期、对市场前景评估等的影响。 除了上述的主要问题外,昆明市旅游业还存在着宣传力度不够、 专业人才较缺乏等问题。昆明市要打造成为区域性国际旅游城市需 要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四、昆明市打造区域性国际旅游城市的策略设计 昆明市发展旅游业拥有其自身的优势也存在着桎梏,建设区域性 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的实现,需要考虑其发展存在的长处和不足,针 对目前旅游业存在的产业结构需要优化升级、产品结构需求多元化 和投融资难以满足发展需要等问题,提出了下面几点对策建议。 首先,结合市场需求,促进旅游结构升级,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 品。市场需要的才是旅游业发展应该追随的。结合当前市场需求的 产品多元化和产业结构优化,昆明市区域性国际旅游城市的建设应该 积极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除了观光旅游外,还应积极开发高端和 具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比如养老旅游、商务和会议旅游、休闲度假 180现代商业MODERN BUSINESS 产业结构。 其次,积极引进旅游业专业人才。专业人才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 要组成部分,区域性国际旅游城市的建设会吸引大批的国内外游客, 就需要根据不同游客的特点,由相关专业的人士为其提供旅游的咨询 和服务等。所以在加大对旅游产业相关人员培训的基础上,应该加大 对具有较强旅游管理能力和旅游观念的人才的引进。旅游业应该制 定相应的优惠措施,吸引专业人才,保证人才引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再次,政府发挥其在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中的中坚作用。政府除了 在给予财政上的支持外,应该加强旅游业的相关立法工作,保障国际 旅游城市的建设有法可依。针对现在旅游市场存在的“混乱”局面, 除了认真落实国家的旅游法规外,昆明市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关于 旅游资源开发保护、从业人员管理和服务及投诉管理等方面的条例 和法规,为国际旅游城市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最后,昆明市区域性国际旅游城市的建设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 为保证,这就需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投融资机耕。在原有的投融资基础 上,积极开拓新的资金来源渠道。利用昆明市在桥头堡战略中的地位 优势,积极引进外资。除此之外,重视资本市场在投融资机制中的重 要作用,发挥衍生金融工具的融资优势,例如开发旅游业的期权合约, 保证旅游业资金的保值和增值。建立旅游产业基金,将暂时闲置的资 金集聚以备旅游业发展所需,这也是具有可行性的融资渠道之一。另 外,P ̄P模式的兴起也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曙光,这种项目融资模 式联合了政府、盈利性企业和非盈利性组织的力量,能够为昆明市区 域性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五、结语 昆明市打造区域性国际旅游城市的关键是保证昆明市旅游业的 有序健康发展,针对昆明市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产 品结构单一及投融资困难等问题,指出需要从旅游产业升级、产品多 元化、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旅游业立法以及开发新型投融资渠道 等方面进行改革,保障昆明市旅游业持续有效的发展,从而推动昆明 市区域性国际旅游城市的建设。姻 参考文献: …朱梅,魏向东.国际旅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J].经济地理,2011(1) [2】耿选珍.浅析凉山州旅游业发展现状[J].中国商贸,2012(02) [5】王莉,汪艳.浅析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的金融支持[J】.知识经 济,201 0(09) [4]于希贤,于涌.塑造国际旅游城市形象——论昆明城市建设的 继承与创新[J】.思想战线,2001(1) 【5]刘莹.拓展旅游融资方 J】.特区经济,2006(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