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地比与净毛比
砂地比
即砂岩总厚度/地层厚度。
砂地比的用途
1、储层评价,判别储层发育情况,越大越好;
2、判断物源,由小变大的方向,可能是物源方向(结合其他手段);
3、分析沉积相平面展布,具体参数,比如数值多少是什么微相,各个地区是不一样的,同时结合其他资料来判断确定;
4、开发上,用于扩边开发的参考,在圈闭边界砂地比较大的可以布井;
5、近似等效净毛比。
示例使用方法
主要用来分析沉积微相,在河口坝和砂质滩坝沉积微相发育区,砂地比普遍在0.4以上,在远砂坝发育区,砂地比在0.3混合滩发育区,砂地比在0.2左右,在滨浅湖泥滩发育区,砂地比普遍小于0.1。
也可利用重矿物和砂地比来确定物源方向。在我们画出砂地比等值线后,可以对不同的范围进行颜色的充填,(可以通过某些软件实现,如:Geomap等)比如在鄂尔多斯的某些地方,砂地比值在0.3以下代表分流间湾,在0.3~0.5代表分流河道(分流河道侧翼),在0.5以上则可能是主河道(分流河道)了。
比较常用的用途是来做沉积相图的依据和判断物源方向
砂地比是用于油藏评价的一个重要的参数。在大庆油田,勘探人员通过几年的实践,提出了砂地比小于30%的地区有利于岩性油藏的形成,而砂地比大于30%的地区必须有必要的圈闭条件(如断层遮挡或背斜圈闭等)才能形成油气藏。
净毛比
净砂岩(有效厚度)与毛砂岩(砂岩厚度)的比值。
净毛比求取方法
1、根据表外储层岩石物理属性和流体渗流特点,采用一定的系数(如1/3或1/4)折算成有效厚度,再用有效厚度/砂岩总厚度;
2、采用砂地比(即砂岩总厚度/地层厚度)做为净毛比。
前者一般计算的储量偏小一些,储量计算结果相对保守,而且人为的影响较大;后者一般计算的储量偏大一些,需要依据泥质百分含量模型和给出一定的孔隙度下限值辅助计
算,以扣除泥质含量和无效孔隙的影响,这种方法比较客观,国外一般都采用这种计算方法。
示例
大庆油田长期以来都是采用有效厚度/砂岩厚度作为净毛比,近年来的油田开发实践证实:表外厚度(一类砂岩和二类砂岩)不仅具有可观的储量,而且能够形成产能,因此,净毛比的计算方法就必须进行变革,如果沿用传统的做法就必然丢失表外厚度这部分储量,油藏数值模拟结果也必然存在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