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八日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
园艺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文件精神,我们与临汾市金绿洲园艺有限公司、临汾萌芽花卉生产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了沟通与合作,特制订本专业建设方案,通过两年重点建设,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升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条件装备水准和产业服务能力,大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本方案分专业建设基础、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内容、改革举措、绩效考核指标、专业建设预算等六大部分内容。
一、专业基础较好,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1。 五十多年的历史传承,确立了正确的办学理念
本专业是在原临汾地区洪洞农业学校农学、果树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始建于1958年,先后设立中专和大专两个办学层次,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自90年代末起,实行“产学研结合”模式,确立了“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的办学理念,为山西省农业生产、科研、推广部门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2。 师资力量较为雄厚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双师型”教师5人,硕士6人。教师梯队结构较合理。 3。推进课程改革取得初步成果
本专业历年来重视植物保护、果树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等核心课程的建设,其中植物保护、花卉生产技术课程已被列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职教集团的
课程开发项目。
4.实验实训条件基本完备
本专业设有植物生理、植物保护、组织培养等实验室,建筑面积近600㎡。校内现有花卉大棚实训基地两栋,基本满足本专业学生进行花卉种植和良种繁育技术等实践训练的需要.另外,本专业拥有5家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园艺技术专业的师生提供了便利的教学科研和实训场所. 5.科研成果较为丰硕
近五年来,园艺技术专业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田间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并先后发表40余篇国家级、省级学术论文。2007年,杨麦生副教授和姬秀枝副教授参编了有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主办的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编写。2009年姬秀枝副教授参加省农科院博士基金项目《簇毛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导入小麦研究》课题研究。
6.社会服务功能不断提升
长期以来,本专业结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通过“送教下乡”形式为农民提供服务。2006年,园艺专业教研主任杨麦生荣获山西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近3年利用雄厚的师资力量,广泛开展园艺技术培训,共培训创业农民200多人次,“阳光工程\"特色培训600余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100余人;编写出版了《现代设施园艺生产技术》一本具有地方特色的应时园艺生产培训教本。 7.存在不足
①需要进一步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和建设,强化实践育人。 ②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资源建设,加快适合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开发. ③需要进一步完善校企共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
二、立足现代园艺专业发展,校企共同优化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立足山西及周边地区园艺产业的发展需求,本专业建设与园艺产业(行业)对接,推进产教结合,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符合园艺行业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按照现代园艺企业对园艺生产技能的需求,系统设计、
1
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推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完善“课堂+基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基于蔬菜、花卉、果树等园艺植物的教学过程与生产工作过程对接;以能力为核心,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纽带,积极组织和参与职业技能竞赛,推行毕业证书和技能证书的“双证书”制度,实施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实施专业建设“带头人”制度,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发挥校、企双方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广泛开展园艺生产技能新型农民培训,全面提升服务和引领地方园艺产业的能力,推行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健全教学评价体系,引入企业评价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通过两年时间的建设,使本专业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质量以及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示范辐射作用,并在园艺植物生产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凸现特色。
三、基于园艺行业岗位特点和人才培养方目标,分阶段进行教学实训基地和课程建设
1.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以晋南地区园艺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园艺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和完善“三段式\"工学结合、校企对接人才培养模式。聘请企业(行业)专家,与我院园艺技术专业教师组成专家组,经过行业调研、充分论证,共同修订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园艺企业(行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园艺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园艺技术专业教学要求与园艺企业(行业)岗位技能无缝对接;通过“夯实基础期,技能训练期,顶岗实习期” 凸现职业性的三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做法:第一学期学生在基础课程学习期间,参观现代农业企业,接触和参与生产认知实践,树立专业思想,规划职业生涯;第二、三学期学生通过校内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进阶式”训练,掌握园艺岗位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第四学期到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6个月,实现“走出校园,融入社会”.
2.探索系统培养,推进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以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对于中职、职高“对口生\"培养注重实践能力强化培养,普通高中生在理论够用的前提下,强化实践能力教学,注重
2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延续与衔接推进中高职衔接,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和形式,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完善“3+2” 教育模式:即学生在受完三年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选拔考试按一定比例再升入我院接受两年高职教育,不同阶段毕业后发给相应的中职和高职文凭。继续与涉农职业学校之间合作,在人才培养计划的衔接上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具体规定执行。
3.强化实践育人,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实践教学、项目教学和团队学习;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促进职业学校学生人人成才。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有机衔接。
①园艺作物生产教学工场建设
园艺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以作物生产教学工场为平台,构建园艺植物生产教学工场。建设应时鲜果果园30亩,蔬菜、花卉现代生产技术实训基地5亩,园艺种子和产品质量检测实训室,植物组织培养实训室,基本满足学生的园艺岗位职业能力实训需要,为师生科研提供平台,为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建立窗口。
②充实完善现有实训室
对现有植物保护实训室和病虫害标示室、园艺产品质量检测实训室、植物组织培养室建设实训室,按照职业性实验实训的要求,重新设计,添置仪器设备,提升功能.
③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
顶岗实习基地由现在的5家各具特色的园艺企业增至10家,使学生顶岗实习时间达6个月以上,建立校企双重管理制度。
4.转变培养方式,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加快建设数字化信息教学设施,推动信息化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大力开发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管理平台,提升学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拓展学生学习空间。重点建设5门院级优质核心课程,并建立相应的课程标准;通过开展园艺小制品制作、技能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
3
能力。购置现代化教学设备,创建两个多媒体教室和一个理实一体化教室,与企业合作开发园艺生产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虚拟运营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课堂,使园艺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
5.打造双师教学团队,提升教学科研能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培养培训.采取内培外聘、国内学习进修、到企业蹲点挂职、技术服务等措施,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8名,聘请与培养8名兼职教师,建立20名以上的兼职教师资源库。
①专业带头人培养
通过对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使其成为省内园艺行业专家,具有先进的职教理念,能够主持专业建设工作;能够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主持教科研项目,指导青年教师。
②骨干教师培养
选派8名教师到农业院校、科研等单位研修果树、蔬菜和花卉生产技术(年限1年),成为1门以上工学结合专业核心课程的主持人或参与者,每骨干教师每人发表教科研论文不少于1篇,每年在园艺科技培训、示范推广、科技咨询等方面工作累计3个月以上。
③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聘请行业专家或园艺技术能手指导专业建设、科研,培养年青教师,并负责果树修剪、蔬菜育苗、花卉繁育等关键技术的实训指导。兼职教师能够至少指导1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指导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指导完成毕业论文。
④“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选派青年教师到基层锻炼半年,或到相关单位学习专项技术,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建设期末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比例达85%,确保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在30%以上。
6.实施第三方评价,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推进产教合作对接,强化行业指导作用。在校外实训基地,建立定岗实习企业考评制度,将企业考评结果(第三方评价)作为学生就业推荐的重要指标;对园艺2011届、2012届、2013届园艺技术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五年内的工作情况进
4
行持续追踪,并进行汇总、总结,衡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性。通过两年的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布局,优化专业结构,凝练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品牌,整体提升园艺技术专业发展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园艺人才培养质量,为山西省经济发展转型和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充足的优秀高端技能型园艺人才支撑.
四、加强园艺技术专业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改革举措
1、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抓手,推进校企对接
以山西省园艺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园艺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计划投资70余万元,聘请行业专家,对全国先进园艺企业进行调研、论证,并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园艺技术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无缝对接;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2。以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强化实践育人
通过开发“工学结合”核心课程,建立园艺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室,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 在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将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训室,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师生双方“边教边学”、使学生“学中做”、“做中学”,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
3。提高“双师”型教师整体素质,建设教学团队
建立20人以上组成的专兼职教师人才库,优化专业“双师”结构比例,促进专业骨干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历和树立行业影响力,促进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比例的教学任务。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
4.发挥校企资源优势,提升服务产业能力
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人才和资源优势,扩大专业实训条件和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面,通过开展技能培训与鉴定,横向合作科研和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服务
5
和引领地方园艺产业的能力.建设期内利用本专业优越的实训和师资条件,配合行业主管部门,每年培训新型创业农民200—300人次,“阳光工程”特色农民培训500—600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200人。面向行业培训、鉴定高级蔬菜工、高级果树工、高级花卉工、高级农产品检测工50-100人.在蔬菜、果树等产业特色明显的“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重点做好蔬菜、优质冬枣、梨等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项目。
五、绩效考核指标
2012年预期目标:
一、组织上保障专业建设的落实,实行专业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高度重视专业改革与建设,学院成立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学院领导和教师组成的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和系级专业建设委员会。
二、课程体系初步优化。完成2门优质核心课建设 ,2门校本教材,五门优质核心课程配套讲义、课程和试题库。
三、师资队伍建设。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邀请一名省内外知名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交流;选送4名教师到企业、科研机构进行培训学习.
四、配置实验实训设备:充实园艺植物保护实训室、园艺产品质量检测实训室、植物组织培养实训室,完成相关课程实训项目,同时满足训练学生开展基本技能训练.建设两个多媒体教室.为周边地区提供无公害园艺产品生产服务,举办技术培训班;能够提供病虫害诊断、防治对外服务工作。 2013年预期目标:
一、配置实验实训设备,建设园艺作物教学工场。完成相关课程实训项目,同时满足训练学生开展基本技能训练.完成35亩校内实训基地道路、水利设施、棚、室及配套设施建设;建设和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至14处,满足200人的教学实践活动需要。进一步为周边地区提供无公害园艺产品生产服务,举办“阳光工程”、“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等技术培训;能够提供病虫害诊断、防治对外服务工作;
考核要点:1、学生实训项目及情况记录;2、所列仪器设备购置到位情况;3、完成相关课程实训项目,同时满足训练学生开展基本技能训练。4、为周边地
6
区提供无公害园艺产品生产服务情况,举办技术培训班情况;5、能够提供病虫害诊断、防治对外服务工作;5、完成35亩实训基地道路、水利设施、棚、室及配套设施建设;
二、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 ㈠专业带头人
通过国内培养,提高科研和组织教学的能力,能够解决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推广新成果。
考核要点:国内培养1 名专业带头人的相关资料。 ㈡骨干教师
通过进修和基地锻炼培养4名骨干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提高“双师型”素质。
考核要点:4名骨干教师培养的相关证明资料,教师锻炼期间所在单位对教师的评价;教师个人总结。 ㈢行业专家
聘请了解行业发展现状、趋势,掌握行业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行业专家. 考核要点:1、聘请行业专家名单及相关文件;2、工作情况及考核记录。 ㈣能工巧匠
聘请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能解决生产中常见问题的技师或能手. 考核要点:1、聘请能工巧匠相关文件;2、工作情况及考核记录;3、指导学生专业技能训练记录。 三、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
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
建立“三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体系.
考核要点:1、通过项目式教学、课题式研究、顶岗式实习,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教学活动记录;2、“三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教学文件。
㈡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完成3门优质核心课建设 。
7
考核要点:3门优质核心课程配套讲义、课程和试题库。 ㈢ 校本特色教材讲义
完成另3门特色教材编写工作.
考核要点:三门核心课程编写大纲、计划和任务分工;教材讲义. ㈣多媒体课件
完成3门工学结合课程课件制作。
考核要点:《蔬菜栽培技术》、《果树栽培技术》、《花卉生产技术》多媒体课件及使用情况。
六、专业建设预算
园艺技术专业建设中央财政预算共计200万元,其中设备购置费100万元,非设备购置费100万元。
(一)2011年央财使用设备购置费50万元. ①植物组织培养实训室(14.60万元): 设备名称 洗瓶机 超声波清洗机 接种器械灭菌器 高效臭氧发生器 空气自净器 智能温湿度控制仪 培养基自动定量灌装机 真空包装机 手压式封口机 电导率仪 超净工作台 反光隔热板培养架 微量移液器 高压灭菌锅
型号规格 XP—2 KQ2200B(260×160×260) JZ-2 PLT-F60 苏州安泰ZJ—600T HD—TRH01A PLT-50 DZ—400 SF—200 SF ;DDG-5205A PLT-SDS1500×700×1430 PLT-I型 HyD002 单价 (万元) 0。8 0.3 0。07 0.3 0.2 0。8 0.7 0.32 0.1 0。4 0。55 1。8 1.5 0。5 数量 1套 1套 5套 1台 1台 1台 1台 1台 1台 1台 4台 2套 1套 2套 合计 (万元) 0.8 0。3 0。35 0。3 0。2 0.8 0.7 0。32 0.1 0.4 2。2 3。6 1。5 1 YXQ-LS-30SII 8
数字式照度计 电子天平 智能人工气候箱 总计 北京师大ST—80C PRX—150C 0。08 0。6 1.35 1台 1台 1台 14.6万元 0.08 0。6 1。35 ②植物保护实训室(13。25万元):
设备名称 病虫害标本 常温烟雾机 体视显微镜 生物显微镜 背负式机动喷雾器 植物病虫害分析系统 智能人工气候箱 太阳能全自动宽频诱虫灯 铝合金标本柜 总计 ③园艺产品质量检测实训室(14.95万元)
设备名称 黄曲霉素检测仪 农药残留量测定仪 农产品检测仪 组织捣碎机 糖度计 硬度计 超声波清洗机 电子天平 冷藏箱
型号规格 3YC—50 XTJ—2400 XSP—2C 3WF—14G STWJ-1 PRX-150C KY-10A 单价 (万元) 0。004 0.15 0。3 0。2 0.16 1.8 1。35 0.2 0.2 数量 500件 2台 10台 10台 5台 1台 1台 5套 5件 合计 (万元) 2 0.3 3 2 0.8 1.8 1.35 1 1 13。25万元 型号规格 HT-2 PR-12N 单价 (万元) 2.5 2。2 2 0.05 0.05 0.3 1.2 0。7 0。5 数量 1台 1台 2台 2台 5个 2个 1台 1台 2台 合计 (万元) 2.5 2.2 4 0.1 0。25 0.6 1.2 0。7 1 HHX—SJ96NCPA KQ-600E sc—329 9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总计 2120UV型 2.4 1台 14.95万元 2。4 ④现代化教学设备(7。2万元)
设备名称 投影机 笔记本电脑 电动屏幕 摄像机 照相机 总计 (二)2012年央财使用设备购置费50万元。 ①植物组织培养实训室(0。09万元)
设备名称 晾瓶架 总计 ②现代化教学设备(2。9万元)
设备名称 投影机 照相机 总计 ③园艺作物教学工场(47。01万元):
设备名称 土壤养分测试仪 高精度土壤pH测定仪 电导率仪
型号规格 三洋牌 联想 信鸽100寸 佳能 佳能 单价 (万元) 1 0.6 0。1 3.2 0。9 数量 1台 3台 3件 1台 1台 7。2万元 合计 (万元) 1 1。8 0。3 3。2 0。9 型号规格 PLT-4 单价 (万元) 0.09 数量 1套 0.09万元 合计 (万元) 0.09 型号规格 三洋牌 佳能 单价 (万元) 1 0。9 数量 2台 1台 2.9万元 合计 (万元) 2 0.9 型号规格 TFC-203PC KS06 DDG-5205A 10
单价 (万元) 1。5 0.53 0.36 数量 1台 1台 1台 合计 (万元) 1。5 0.53 0.36
土壤水分测试仪 无土高架栽培设施 蔬菜包装机 酸度计电极 立体栽培设施 基质栽培设施 水培设施 秸秆制肥机 单体大棚 防虫网 无土栽培基质 打药机 滴灌设施 照度计 数字温湿度计 松土旋耕机 总计 盖博EUT 6BS—40 PH47-SS ZF850型 22-24目 (药箱容积300L,射程12m以上), 招标建设400m2 DT—615 CJD-1002 2。5 2。5 0.4 1 3 3.32 0。7 9。8 1 0.02 2 4。5 0.2 0。2 1 1台 2套 1台 1台 1套 1套 1套 1套 5座 100套 2车皮 1台 1台 1台 1台 47。01万元 2。5 5 0。4 1 3 3.32 0。7 9。8 5 2 4 4。5 2 0.2 0.2 1 (三)非设备购置费100万元分项预算明细表
项目 建设内容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调研费用.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 职业综合资格证书考核标准调研费用 与企事业共同开发考核标准与评价体系调研费用 汇集、整理调研材料,确定课程体系及课程名称、课程内容的调研、购买资料费用 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制作、收集、购买专业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和视频教学资料 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习题库 选派教师到国内先进院校进行学习、培训及挂职,借鉴先进的课改经验费用 2011年使用2012年使用资金(万元) 资金(万元) 5 3 2.5 6 2 1。5 1 1。5 5 3 2 6 2。5 1 1 1。5 小计 10 6 4.5 12 4。5 7 2.5 2 7 3 32。5 合计 行机制建设 参照外校先进的课改经验,结合本专业特点,与企业专家合 11
作,共同制定出专业核心课程标准费用 企业专家及技术人员咨询费、研讨会及资料费 专业带头人先进职业教育理论培训进修费 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 “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费 校本教材编写与印刷费及科研论文发表费 植物生理、插花技艺、植物保护、植物组织培养等实训耗材实训实习耗材补贴 补贴 组织技能大赛 实习意外伤害保险 8 6。7 2 1 1 10 10。3 2。5 1 1 18 17 4.5 6。5 2 2 2 外聘兼职教师(行业能工巧匠)的教育理论培训费 1 3 2 1 3 2 2 6 4 45 总计
100万元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