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成就 新人教版
专题概述:
1953年——1976年,是我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1956年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的错误。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三大”系统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完整的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基础知识:
(一)工业化的起步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
条件:经济恢复,国民经济根本好转 原因:工业落后
基本任务;集中发展重工业,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培养人才
执行时间:1953年——1957年 成就: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工业:三个第一、鞍钢 交通运输业:三条通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
工业基地:东北形成、沿海加强、华北西北新建
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时间: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规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真正反映 人民利益的宪法
(二)三大改造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原因:土改后,农民、手工业者分散经营,影响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工业化建设需要
时间:1953年——1956年 形式:组织分散的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参加农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2
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性质:社会主义改造 阶段:1953年开始,1955年高潮,1956年结束
二、公私合营
含义:先共同经营,后通过赎买政策过度为完全公有制 对象:资本主义工商业
时间:1954年~1956年 特点: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三、三大改造的结果、评价
1、1956年底完成改造 2、实现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意义;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不足:后期过急、过粗、过快
(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时间:1956年 任务: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 意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二、探索中的失误
1、总路线的提出 2、“大跃进” 3、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建设成就
3
1、大庆油田2、电子工业3、原子能工业4、航天工业
四、模范人物
1、王进喜2、邓稼先3、焦裕禄
(四)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基础: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重新确立了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主要内容: 伟大决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大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伟大意义: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平反冤假错案; 颁布一系列法律:第四部《宪法》、《民法通则》、《刑法》
(五)改革开放
4
一、对内改革
(1)农村改革 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措施: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作用: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2)国有企业改革 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政企分开,实行经营责任制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二、对外开放
目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内容:吸引外资;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对外开发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提出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后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中国共产党“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色的社会主义
5
中国共产党“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了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
二、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南巡讲话——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中国共产党“十四大”(1992年)——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十五大”(1997年)——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七)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
(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成立中央人民政府。
(2)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1953—1956年完成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7年进行一五计划,汽车、飞机、重型机器和精密仪器等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开始建立起来。
(3)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但在探索中出现了失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5)中共据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6)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在原子能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
6
取得了许多赶上和超过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成就。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