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胰岛素泵

来源:欧得旅游网
胰岛素泵的用法

胸部肿瘤科 程茜 2016年8月周理论培训

一、定义:胰岛素泵是一个形状大小如BP机,通过一条与人体相连的软管向体内持续输注胰岛素的装置。注意:泵治疗只能使用速效及短效胰岛素。

二、原理:模拟胰岛B细胞生理功能,24小时连续动态补充胰岛素,输注方式分为基础量和餐前量。

1,基础量:持续微量输注,模拟人体正常的胰岛素基础分泌规律,主要用于控制夜间、空腹及餐前血糖。

2,餐前大剂量: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模拟人体用餐后胰岛素的快速分泌。

三、适应症 :

主要适用于1型糖尿病病人,尤其是那些病情难以控制的1型糖尿病病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病人可根据血糖水平增加基础量。 可用于糖

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改善糖尿病性神经病变。适用于妊娠的糖尿病或糖尿病妇女婚后希望妊娠者。 缓解新发的糖尿病。 重型2型糖尿病。糖尿病病人必须接受较大外科手术时 。 因工作原因而生活不规律的病人,胰岛素注射治疗稳定控制血糖十分困难者。

注射部位:腹部-胰岛素吸收最快,更具有可预测性,受活动的影响较少。其他-臀部、大腿外侧上部、上臂。距离前一个部位3至5cm。

血糖控制目标:成人一般餐前4.4-7.8mmol/l,餐后<10mmol/l,入睡前5.6-7.0mmol/l 夜间3点>5mmol/l。若反复出现低血糖,适当提高控制目标:餐前5.6-8.9mmol/l。 四、使用规范:

1,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

(1)病人使用胰岛素泵时,由内分泌护士将“胰岛素泵使用注意事项”纸质版交与责任护士,告知泵的使用方法,责任护士签名。

(2)责任护士在病人床头悬挂“胰岛素泵”警示牌及“胰岛素泵观察单”。 (3)责任护士做好班班交接,包括“胰岛素泵使用注意事项”,床边交接查看胰岛素泵使用情况,填写“胰岛素泵观察单”,并在护士交接班本及护士站白板上记录。

(4)病人需转科或外出检查时,责任护士立即通知内分泌科负责人,根据建议处理。如需带泵转科,将胰岛素泵使用情况写在转科交接本上,同时将“胰岛素泵使用注意事项”及“胰岛素泵观察单”交与转入科室,接收人核实后在转科交接本上签名。 2,注意事项:

(1)责任护士严格按照胰岛素泵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如有任何疑问联系内分泌科负责人69595.

(2)责任护士经常巡视病房,观察胰岛素泵使用情况,防止管道的过度扭曲、折叠。

(3)严禁携泵进入MRI、CT、手术室、高压氧;禁止携泵外出;禁止带泵淋浴;禁止将泵放入冰箱。避免日光直接照射;避免接触尖锐物品、避免被撞击、滑落。使用手机时必须与泵保持10cm以上距离。

(4)监测三餐前后及睡前手指血糖,告知患者注意低血糖发生,有症状及时测血糖,若低于3.9mmol/l请督促患者进食少量饼干或糖水。 (5)手术当日及出院、离院当日请及时通知内分泌科负责人下泵。 五、置泵后的护理

1,严密观察血糖 对初装胰岛素泵的病人头三天测血糖8次/天,即早中晚三餐前后及22点、凌晨3点,第四天起视血糖控制情况改为每天3-4次,尤其是置泵后3-7天为胰岛素剂量调整期,容易发生低血糖。血糖达标并基本稳定,每天测2次。达标且稳定自我感觉良好,每周测3次,其中一次必须空腹。 2. 定期更换输注装置 连续注射3—5天后,同时观察患者局部反应及机器运行情况。经常观察主管处皮肤有无红肿,感染及过敏等反应。如有感染。应立即拔出,重新安装,新置针部位与原部位相隔2-3cm。

3. 携泵管理指导 指导患者将泵置于衣服的口袋或挂在身上,也可系在腰带上,保持连接通畅,避免受压或摔地,洗澡时可使用分离器将泵与导管分离脱开,分离时间不超过1小时,沐浴完毕立即连接。病房室温宜在22—25℃,不宜将泵置于气温>45℃或<-5℃的环境中,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4. 故障排除 输注装置阻塞-最常见故障,阻塞时可导致胰岛素输注中断,出现短时间内的高血糖。当出现阻塞报警时,嘱患者平卧,仔细检查输注装置是否扭曲或有气泡阻塞,需要时更换输注装置及输注部位。出现高血糖时应经其它途径注入胰岛素。电池耗尽-电池电量低于或等于25%就要更换。低药量-剩余15-20U胰岛素时更换储药器。针头脱落-重新更换注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