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实践,自省反思,共同发展,唤醒传统2014年全国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指南”指出,道法课程要全面深化,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思想素养、身心素养、社会素养及家庭素养,营造一个具有和谐氛围的课堂。
第一,道法课程要充分发挥思想素养的重要作用。思想素养是文化意识的代表,可以在文化上提高学生的修养,增强学生的思想觉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使学生更加自觉地把道德理论融入学习实践中,了解道德思想并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
第二,道法课程也要充分发挥身心素养的作用。身心素养的培养是培养和谐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将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相结合,使学生在面对挑战时能够更加坚韧,更加主动地去面对,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如责任意识、关注他人意识、礼貌意识等等,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最终使学生拥有更好的生活素质。
第三,在道法课程中也要注重社会素养的培养。社会素养是学生实现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通过引导学生熟悉社会知识、了解社会现象,让学生学会参与社会活动,努力把自己融入到社会中,从而使学生具备正确的社会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感以及友好协作感,最终达到“唤醒传统”的目标。
第四,还要充分发挥家庭素养的作用。家庭素养是指家庭成员具有的基本素养,如自我保护意识、自我管理意识、自我调节意识、自
- 1 -
我服从意识以及忍受力等等,在道法课程中,要教育学生理解家庭文化,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家庭关系,让学生更好地融入亲情文化,为家庭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四项素养是新课本中关于道法课的核心素养,旨在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自觉、更加有效地发展自己。以学生为中心,用“实践”为前提,通过实践去阐明道德和法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课堂氛围。未来,我们将会看到,学生们在道法课上的成就一定会更加出彩,无论是全面的发展,还是理解历史文化的能力,都会有所突破。
- 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