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白帝城
教学目标
1.学会五个生字, 正确读写“白帝城、江陵、猿声”等词语。 2.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3.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
4.理解诗句意思,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诗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重点词句,读懂古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背诵《绝句》,说说诗意。
2.回忆上节课学习《绝句》的方法,课件展示学习步骤: ⑴熟读古诗 ⑵理解诗意 ⑶想象意境 ⑷练习背诵
3.师:今天,我们继续用上一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一首唐代诗仙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二、学生利用课前查阅的资料简要介绍作者李白,教师加以补充。 三、解题
师:这首诗的题目《早发白帝城》,谁知道它的意思?
早:早上。发:出发。 白帝城:地名,在今重庆奉节城东白帝山上,位于长江三峡一带。城居高山,地势险要。
四、指导自学
1.自学生字词,自由朗读本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利用注释读懂本诗,体会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3.画出不理解的地方,通过查阅工具书,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五、小组合作学习 1.汇报各自自学情况;
2.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通过结合各自课前查阅的资料一同解决问题;
3.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六、汇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汇报朗读。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3.从一二两行诗中,你读懂了什么?(诗人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距离多远、需要多少时间?)复习“夸张”手法的运用。
4.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早晨离开了仿佛在彩云中间的白帝城,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 5.指导朗读一二行诗。 6.你对后两行诗是怎么理解的?
7.这两行诗表现了行船之快,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轻松、愉快)
8.指导朗读,学生试读。 七、体会诗人心情及诗歌意境
1.利用课前查阅的资料交流:为什么诗人会觉得船行得特别快?(顺水行舟;作者愉快的心理使然。)
2.正因为如此,所以诗人在第一句就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为什么诗人说白帝城仿佛是在彩云中间呢?(地势高;作者心情高兴。)
3.展开想象:诗人在得到赦免的消息后,他会想些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诗人顺流而下,行船经过三峡,见到长江两岸奇丽的景色时,那种欣喜的样子吗?学生自由描述。
4.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诗人喜悦的心情吧!课件播放音乐,学生带表情齐声朗诵。
5.背诵。
刚才老师发现这首古诗同学们读得很熟,甚至有很多同学已经会背了。下面请所有能背的同学背给大家听听。老师也想当场背一背,邀请刚才没背过的同学和我一起来,行吗?
八、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行船的轻快和沿途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重获自由后轻松喜悦的心情。整首诗气势奔放,情景交融,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南辕北辙
教学目标:
1.会认读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南辕北辙、盘缠、硬要”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语言故事。
3.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难点: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理解题目意思。
1.出示辕和辙的课件(解释:辕: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辙:车轮压的痕迹。当车往哪个方向走时,辕就会指向哪个方向。而当车往哪个方向走时,车辙就会往哪个方向延伸。)
2.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南辕北辙”这个词语的理解。 二、初读寓言,感知大意。
1.打开语文书,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哪几个人?其中是谁南辕北辙? 2.学习生字新词。
3.课文讲了哪几个人?谁南辕北辙?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他南辕北辙的行为吗?
4.课文中也有一句话非常肯定地概括写了他南辕北辙的行为,请找一找。 第二课时
一、学习寓言,体会寓意。
1.故事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学生自由读,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走。)
(1)引导:楚国是他要去的——(目的地),往北走是他的——(实际行动),这就是说——他的目的地与行走的方向相反。(板书:南 北 目的 行动)
(2)你还从哪个词读懂了什么?理解生字“硬”,“硬要“什么意思?给“硬要”换一个词语。从这个词我们可以推断一下,他到底知不知道楚国在南边,明明知道在南边,却硬要往北走,从“硬要”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固执、很愚蠢、无知、不听劝告、执迷不悟) (3)朗读句子。
2.他明明知道楚国在南边,却如此固执地往北走,他有什么理由硬要这样做呢?请读读文中朋友与他的对话,划出坐车人的理由。(1、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2、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3、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你同意他的“理由”吗?为什么?
3.反馈交流理由,随机理解“盘缠”“把式”等词语,并板书。
4.他就是认为自己有这样优越的条件,所以即使朋友再三的劝他,他总是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不听别人意见的人,我们能不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他,叫做什么?(“固执己见”“一意孤行”“自以为是”)
5.请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一个人当坐车人,读出他的“固执”,另一个人当他的朋友来诚恳地劝一劝他吧!——指名分角色朗读,随机指导。 坐车人:抓“没关系”读出他的自以为是,无知。
朋友: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这是一个什么句?换成陈述句怎么说?哪句好?为什么?指导读出反问句的语气。)
6.放飞想像:坐车人自认为有了这些优越的条件就一定能到楚国,你们想像一下,楚国在南方,而他却往北走,结果会怎样?
7.那将会是多么可悲的下场!古时候的人们并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球上,他们认为天圆地方。坐车人的愚蠢就在于自己所走的路与目的地相反,他这样的一意孤行,导致的结果是:(齐读:谁都知道,他的马越好,车夫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他离楚国也就越远。)这句话重复出现了哪个词?前三个“越”强调了什么?后一个“越”强调了什么?(条件越好,离目的越远,结果适得其反。)
8.现在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结果。随机提供关联词来说说。(虽然„但是„ 尽管„可„ 无论„„都„„ 不管„„都„„ 即使„„也„„)
9.此时,你想对那个坐车人说些什么?
(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走的方向不对,是实现不了目标的。)
10.再次读题,“南辕北辙”这个成语的含义是(行动和目的相反,结果离目标就会越远。)形容这个意思的还有一个成语:背道而驰。 二、拓展延伸,升华认识。
1.早在2000多年前,魏国的大臣季梁就用这个南辕北辙的故事劝说魏王打消了企图依靠武力攻占赵国的念头,想不想看看?看动画。
2.其实,别说在2000多年前,就是现在,我们身边还经常有人犯南辕北辙的错误,想想你见过吗?举个例子说说。 三、创设情境,复述故事。
1.是呀,你瞧,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像故事中那样的人,也有像魏王这样的事,如果你想告诫他,给他讲这个故事,你会讲吗? 2.明确复述要求:
(1)说清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恰当地运用作者的语言和自己的语言。 (3)声音响亮,口齿清楚,态度自然。 3.学生自由练习。 4.指名讲,点评。
四、作业:收集寓言故事,进行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南辕北辙 目的 行动 越 越
马 快
车夫 好 盘缠 多
远行靠什么
教学目标:
1.会认读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通过学习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
3.让学生知道要想走得快走得远,就要发展科学技术。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老师呀也特别喜欢,我打算“五一”假期就到海南旅游,你们猜猜看,我会怎么去?
2.师:看来,远行要靠不同的交通工具来帮忙,你都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
3.师:交通工具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可这么多不同种类的交通工具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逐渐发展起来的,你们想来了解一下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远行靠什么》来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板书课题, 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处理生字:
1.师:先来看看这段动画(播放课件)你都知道了什么? 2.请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学文中生字。 3.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字卡:骑 载 涯 燃 军舰 艇 疾 幻 阻 列 航 类 靠 初 步 船 较 内科 师:你发现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吗? 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宝宝? 给字宝宝们组词,看谁说的又对又多。 用“宇宙”一词练习说话。 生齐读生字宝宝。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文内容,内化文本:
1.生默读课文,要求:标出课文自然段并画出表示时间阶段的词。 2.指生回答问题,师示词卡:
最初 后来 二百多年前 不久 现在
3.学习1-3自然段,读文思考,在不同的时期人们远行用什么流通工具。
学生读文很快就能找到,最初人们远行时靠步行、骑马,后来是马车和帆船,二百多年前有蒸汽机,就有了火车和轮船。让学生通过看图知道什么是“独木舟、蒸汽机”,理解
“满载”、“奔驰”、“天涯海角”等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应用。(指导郎读: “火车满载着乘客在大地上奔驰,轮船把人们送到天涯海角”读出自豪的语气。) 4.读第4、5、6自然段,思考:人类远行靠什么?
第4段首先理解“内燃机”的意思,然后从汽车在公路上川流不息,军舰在大海上巡逻,快艇疾驶而过看出或体会到什么?一是说有了汽车、军舰和快艇(通过看图认识军舰和快艇),二是说车多、军舰、快艇的作用。让学生理解“川流不息、疾驶”的意思。指导学生本段要读出自豪、赞美的语气。
第5自然段让学生了解飞机使人们自由地飞到世界各地。积累成语“好梦成真”,并通过给“阻隔”进行换词练习,增强对词语的理解。
第6自然段运用课件介绍新型交通工具。引导学生进行古今对比,从“最初”一直到“现在”,人类远行依靠的交通工具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5.学习最后一段,齐读。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是全文的中心句,从交通工具的角度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要想走得快走得远,就要发展科学技术。师板书:更快更远„„ 四、发挥想象,拓展练习:
1.开动你们的小脑筋,设想一下未来还会有什么更先进的交通工具?(生讨论回答) 2.练习:说一说
军舰在海面上巡逻。 _______在天空中_______。 _______在海底_______。 _______在轨道上________。 _______在宇宙里_________。 五、作业布置:
今天,老师要留一项特别的作业,就是把刚才你们对未来交通工具的设想画下来,附上一份说明,并给它起上一个好听的名字,下节课,我们来比一比谁的“奇思妙想”最独特,好吗? 板书设计:
远行靠什么
最初 后来 二百多年前 不久 现在
更快更远„„
第七单元 语文天地
学习目标:
1.我会收集相同部首的字:车、舟、马为部首的字。
2.我能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计划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1.我能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 车: 舟: 马:
2.我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出需要的字,填在( )里。
奇 jì ( ) yuán ( )助 友 yì( ) 放 qì ( ) jìng( )赛 liàn( )习 【合作交流】
1.我发现带有“车、舟、马”字旁的字都与 有关。 2.用音序查字法,怎样查得快? 【展示激励】
1.小组展示带有“车”、“舟”、“马”字旁的字。 2.展示自己用音序查字法查的字,并注意书写笔顺。 【达标检测】 一、辨字组词
轻( ) 处( ) 幻( ) 驾( ) 较 ( ) 外( ) 幼( ) 架( ) 二、查字典,填空。
1.我不知道“固”的读音,可以用( )查字法查字典。先查 ( ),再查( )。
2.“天yá”的“yá”我不会写,可以用( )查字法查字典。先查(再查( )。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1.我会用自己的方式朗读课文,我发现这些字易读错: 我发现这些字易写错:
2.我会读下列词语
延伸 铺展 泥潭 3.我发现句式很优美,摘录了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交流】1.我把课文认真阅读了一遍,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式。 1.交流:“我”喜欢在什么路上走,不喜欢在什么路上走? 2.从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到“我”无比快乐的心情?
【盘点收获】 通过学习,我感受到了 。 【达标检测】我会用音序查字法,查下列字词
yán( )伸 pū( )展 泥tán( ) jiàn( )盘 chén( )风 xǐ( )欢 一、 我会把句子补充完整
我的路不在 ,我的路不在 , 我的路在 , 我的路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