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倨的读音是:mà jù。
骂倨的拼音是:mà jù。 繁体是:罵倨。 注音是:ㄇㄚˋㄐㄨˋ。 结构是:骂(上下结构)倨(左右结构)。
关于骂倨的词语
前倨后恭 前倨后卑 疾言倨色 诃佛骂祖 嘻笑怒骂 捉鸡骂狗 骂不绝口 倔强倨傲 呵佛骂祖 骂天咒地
骂倨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箕踞而骂。倨,通'踞'。战国时,荆轲奉燕太子丹命往刺秦王,轲以匕首掷秦王,中柱,'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事见《战国策.燕策三》。骂倨[màjù]⒈箕踞而骂。倨,通“踞”。战国时,荆轲奉燕太子丹命往刺秦王,轲以匕首掷秦王,中柱,“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事见《战国策·燕策三》。基础解释:箕踞而骂。
二、引证解释
⒈箕踞而骂。倨,通“踞”。战国时,荆轲奉燕太子丹命往刺秦王,轲以匕首掷秦王,中柱,“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駡”。事见《战国策·燕策三》。引明何景明《易水行》:“手持匕首摘铜柱,事已不成空駡倨。”
三、网络解释
骂倨骂倨是箕踞而骂的意思,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综合释义:箕踞而骂。倨,通“踞”。战国时,荆轲奉燕太子丹命往刺秦王,轲以匕首掷秦王,中柱,“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駡”。事见《战国策·燕策三》。明何景明《易水行》:“手持匕首摘铜柱,事已不成空駡倨。”汉语大词典:箕踞而骂。倨,通“踞”。战国时,荆轲奉燕太子丹命往刺秦王,轲以匕首掷秦王,中柱,“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事见《战国策·燕策三》。明何景明《易水行》:“手持匕首摘铜柱,事已不成空骂倨。”其他释义:1.箕踞而骂。倨,通'踞'。战国时,荆轲奉燕太子丹命往刺秦王,轲以匕首掷秦王,中柱,'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事见《战国策.燕策三》。
关于骂倨的成语
倔强倨傲 灌夫骂座 诃佛骂祖 嘻笑怒骂 骂天咒地 骂不绝口 捉鸡骂狗 骂骂咧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