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待遇纠纷诉讼时效为一年,申请劳动仲裁后15天可起诉法院;工伤赔偿协商后反悔需具备欺诈、胁迫等情形才可起诉法院撤销协议并获得法定赔偿。
法律分析
一、工伤保险待遇纠纷诉讼时效
工伤保险赔偿争议申请劳动仲裁的,可以在发生争议一年内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的,收到裁决书后15天向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第五十条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二、工伤赔偿协商后反悔,可以去申请仲裁吗
首先,公司与职工自愿达成工伤赔偿协议,是基于双方意思自治签订的,那么,该协议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双方应该积极履行约定。
所以,职工有所反悔的,申请仲裁的也不能得到支持。
其次,协商时有以下情形的将做不同的处理:
1、工伤赔偿协议书不是职工自愿签订,公司存在欺诈、胁迫、趁人之危等情形,导致职工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协议,那么受有损害的职工可以起诉到法院。
起诉时,可以要求撤销该工伤赔偿协议书,并按照法定的工伤赔偿标准进行赔偿。
2、工伤赔偿协议书是职工自愿订立,但因为工伤职工对此存在重大误解,比如以为公司会后续负担医疗费用,那么也可以起诉到法院,要求撤销该工伤赔偿协议书,并按照法定的工伤赔偿标准进行赔偿。
因此,工伤赔偿协议被依法撤销之后,公司若是未按规定申请工伤认定,或是因为公司未缴纳社会保险,导致无法享受工伤待遇的,那么便可以及时去申请劳动仲裁,并且要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结语
工伤保险待遇纠纷诉讼时效规定了工伤赔偿争议申请劳动仲裁的时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收到裁决书后的15天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工伤赔偿协商后,若双方自愿达成工伤赔偿协议,该协议具有法律效力,职工反悔后不能申请仲裁。但若协商过程中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或者职工对协议存在重大误解,职工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协议并按法定标准进行赔偿。如公司未按规定申请工伤认定或未缴纳社会保险导致无法享受工伤待遇,职工可及时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时限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八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研制、开发、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加强对职业病的机理和发生规律的基础研究,提高职业病防治科学技术水平;积极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技术、工艺、设备、材料;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
国家鼓励和支持职业病医疗康复机构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四十条 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调整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