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7高三物理第二次月考试题与答案

来源:欧得旅游网


广州市第65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物理试卷

试卷类型:A

命题人:梁运平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客观题48分,第Ⅱ卷主观题52分,共100分;第Ⅰ卷填涂到答卷上,第Ⅱ卷用黑色的签字笔或钢笔于答卷上作答;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伽利略用两个对接的斜面,一个斜面固定,让小球从固定斜面上滚下,又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斜面倾角逐渐改变至0,如图所示.伽利略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说明( )

A.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同的高度 B.如果没有摩擦,物体运动时机械能守恒 C.维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不需要力 D.如果物体不受到力,就不会运动

2. 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 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 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 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 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

3.如图所示,A、B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端用细线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A.0和

g 2B.

g和0 2(MAMB)g和0

2MB(MAMB)g

2MB第二次月考 物理试卷 第1页 共6页

C.

D.0和

4.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o,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为 A.3:4 B.4:3 C.1:2 D.2:1

5.如图,将手电筒竖直向上放置,接通电源开关,旋松后盖使小电珠恰能点亮.手持电筒并保持它在竖直方向运动,要使得小电珠熄灭,可以 A.缓慢向上匀速运动 B.缓慢向下匀速运动 C.突然向上加速运动 D.突然向下加速运动

后盖弹簧m a θ 6.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顶端,细线与斜面平行。在斜面体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始终静止在斜面上,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T和斜面的支持力FN分别为(重力加速度为g) A.Tm(gcosasin) FNm(gsinacos) B.Tm(gsinacos) FNm(gcosasin) C.Tm(acosgsin) FNm(gcosasin) D.Tm(asingcos) FNm(gsinacos)

7.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直角坐标系,质量m=4 kg的质点静止在坐标原点O处.先用沿x轴正方向的力F1=8 N作用了2 s;然后撤去F1,并立即用沿y轴正方向的力F2=24 N作用1 s,则质点在这3 s内的轨迹为图中的( ).

第二次月考 物理试卷 第2页 共6页

8.如图,斜面上a、b、c三点等距,小球从a点正上方O点抛出,做初速为v0的平抛运动,恰落在b点。若小球初速变为v,其落点位于c,则( A.v0<v<2v0 B.v=2v0 C.2v0<v<3v0 D.v>3v0

O v0 a b c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平力F跟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物体的重力跟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水平力F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0.如图,固定斜面,CD段光滑,DE段粗糙,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从C点由静止下滑,下滑过程中A、B保持相对静止,则( ) A.在CD段时,A只受两个力作用 B.在DE段时,A可能受二个力作用

C.在DE段时,A受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 D.在CD段时,A、B均处于失重状态

11.如图.两个质盘均为m的小木块a和b(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四盘上,a与转轴00'的距离为l, b与转轴的距离为2l。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用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一定比a先开始滑动 B. a、b所受的摩擦力始终相等 C.kg是b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 2l

D.当2kg 时,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kmg 3l第二次月考 物理试卷 第3页 共6页

12.如图所示,从地面上同一位置抛出两小球A、B,分别落在地面上的M、N 点,两球运动的最大高度相同. 空气阻力不计,则 A.B 的加速度比A 的大 B.B 的飞行时间比A 的长

C.B 在最高点的速度比A 在最高点的大 D.B 在落地时的速度比A 在落地时的大

13.图4是滑道压力测试的示意图,光滑圆弧轨道与光滑斜面相切,滑道底部B处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其示数N表示该处所受压力的大小,某滑块从斜面上不同高度h处由静止下滑,通过B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N小于滑块重力 B.N大于滑块重力 C.N越大表明h越大 D..N越大表明h越小

14.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面.若鱼缸、

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 ) A.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B.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 C.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 D.若猫减小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2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答案或图必须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的指定位置. 15. (6分)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a—F图象,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平衡摩擦力时 。

a

打点计时器

小车 a0 纸带 砂桶 F

0(a) (b)第二次月考 物理试卷 第4页 共6页

(2)某同学得到如图(c)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 A、B、C、D、E、F、G是纸带上7个连续的点。ssDGsAD = cm。由此可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0cmABsAD C2DEsDG FG134567(c)16.(8分)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6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图6

①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

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②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________木块和木块上砝码的总质量.(选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

③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7所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图中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甲、m乙,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μ乙,由图可知,m甲____m乙,μ甲____μ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图7

第二次月考 物理试卷 第5页 共6页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8分.答案或图必须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的指定位置. 17.(10分)水平的传送带以v04m/s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传送带长为l19m.某时刻在其左端轻放上一小物块,5s后传送带因故障停止转动,小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 10m / s2.试通过计算判断物块能否到达传送带的右端,若不能,请算出离右端最近的距离s,若能,请算出到达右端的速度v。

v0 18.(12分)如图所示,质量m=2.0 kg的木块静止在高h=1.8 m的水平台上,木块距平台右边缘7.75 m,木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用F=20 N的水平拉力拉动木块,木块向右运动s1=4.0 m时撤去F.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1)F作用于木块的时间; (2)木块离开平台时的速度;

(3)木块落地时距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

19.(16分)如图所示,质量M=8 kg的小车放在水平光滑的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8 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 m/s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 kg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0.2,小车足够长.求 (1)小物块放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2)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

(3)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之后是相对静止还是相对滑动?请分析判断。

(4)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1.5 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取g=l0 m/s).

2

第二次月考 物理试卷 第6页 共6页

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答案 1 C 2 A 3 D 4 D 5 C 6 B 7 D 8 A 9 BD 10 ACD 11 AC 12 13 14 BD CD BC 15.(1)长木板的倾角过大(2分,能答到这个意思即可);

(2)1.80(2分); 5.0m/s2(2分)

16. 答案 ①AD (2分)②远小于(2分) ③小于(2分),大于(2分)

17.(10分)解:(1)解、对物块:af--------------------1分 m fmg-------------------1分

a=ug=2m/s2 -----------------1分

加速段:

2v04m ----------------------------------1分 S12at1v02s -----------------------------------1分 a 匀速段: t25t13s S1v0t212m --------------1分 余下的位移: S3lS1S23m

2v04m 减速段:物块速度减为零通过的位移为 S42a 因为S4S3,所以物块能到达传送带的右端--------2分

22 vv02aS3----------------------------------1分

解得:v=2m/s---------------------------------------1分

18.(12分)解析 (1)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μmg=ma-------------------(1分) 得 a=8.0 m/s2---------------(1分)

1

撤去F前,由运动学公式有s1=at2----------(1分)

2代入数据得,t=1.0 s. ---------(1分

(2)设木块离开平台时的速度为v,拉力F撤去时木块只受摩擦力作用,

第二次月考 物理试卷 第7页 共6页

f

加速度a1==μg=2 m/s2 ---------------(1分)

m速度v1=at=8 m/s ---------------(1分)

2

则由运动学公式有v1-v2=2a1s2--------------(1分)

其中s2=7.75 m-4 m=3.75 m------------(1分) 代入数据得v=7.0 m/s. --------------(1分)

(3)设木块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落地时距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为s′,根据运动学公式

1

h=gt′2--------------(1分)

2s′=vt′--------------(1分)

代入数据解得s′=4.2m--------------(1分)

219. (16分)解:(1)物块的加速度amg2m/s----------------(2分)

小车的加速度:aMFmg0.5m/s2-----------(2分) M(2)由:amtv0aMt --------------------------(2分) 得:t=1s --------------------------(1分)

(3)达到相同速度后设两者恰好不相对滑动时推力的最大值为Fmax,则 对物块:mgma -------------(1分) 对整体:Fmax(Mm)a -------------(1分) 联立,得Fmax =20N -------------(1分)

由于 F〈Fmax,故相同速度后两者相对静止,共同加速。---------(1分) (4)在开始1s内小物块的位移:s11amt21m---(1分) 2最大速度:vat2m/s----------(1分) 在接下来的0.5s物块与小车相对静止,一起做加速运动

F0.8m/s2 ---------------(1分)

Mm1这0.5s内的位移:s2vtat21.1m -------(1分)

2且加速度:a通过的总位移ss1s22.1m--------------(1分)

第二次月考 物理试卷 第8页 共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