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2020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第14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练习

(人教版)2020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第14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练习

来源:欧得旅游网
第14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

一、选择题

1.(2017·甘肃二模,33)近代法国先后产生了12部,17~1875年的86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这样频繁地更换在世界各国中实属罕见。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C.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D.外国侵略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答案 C

解析 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君主与民主共和的斗争此消彼长,说明法国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故C项正确。

2.(2017·汉中二模,33)下图是近代某国某时期的政体示意图:

示意图所示制度特点是( ) A.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共同执掌 B.内阁对议会负责 C.元首是选民直选产生

D.元首拥有任命内阁、主宰议会等大权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图示信息可知元首和内阁共同执掌行政权,故A项正确;由材料信息图可知议会能够谴责内阁,但不能由此说明内阁对议会负责,故B项错误;由材料信息图可知元首是经议会选举产生的,不是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图无法体现元首拥有主宰议会大权,故D项错误。

3.(2017·乌鲁木齐二模,8)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增加了总统解散众议院必须获得参议院同意的规定,而议会的不信任权却没有类似的。与英国相比,此规定的政治影响是( ) A.让总统权力进一步扩大 B.使议会的权力急剧膨胀 C.有助于权力结构的制衡 D.导致倒阁现象频繁发生 答案 D

解析 总统解散议会的较为严苛,而议会对内阁行使的不信任权却没有制约,这种规定必然使得内阁由于

1

议会频繁的使用不信任权而频繁倒台,故D项正确。

4.(2017·昆明质检,33)有史学家评价某部: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仅限于分别阐释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甚至没有明确规定政体。许多人相信,这部只是一部临时性。然而,恰恰是这样一部临时性竟通用了65年之久。形成这部如此特点的原因是( ) A.英国的历史、国情和民主趋势的结合 B.美国克服邦联制下无状态的必然 C.德国俾斯麦推行“铁血”的影响 D.法国共和派和保皇派斗争妥协的产物 答案 D

解析 英国的《权利法案》明确地规定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明确规定英国为君主立宪制,不是一部临时性的法律,故A项错误;美国的1787年有序言、正文,有理论说明,故B项错误;德国的1871年明确规定国家政体,不是一部临时性的法律,故C项错误;法国的1875年,又称为“一票共和”,是共和派、君主派、立宪派相互妥协的产物,故D项正确。

5.(2017·天津河北区一模,4)钱乘旦说:大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材料表明作者( ) A.否定法国大的作用 B.认同民主政治促进工业化发展 C.反对大规模的社会变革 D.强调协商是民主政治的实现手段 答案 D

解析 题目中只是说明大后的社会和经济状况,并未对大进行评判,故A项错误;大后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也属于民主政治,但却并未促进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故B项错误;题意为法国民主化的方式由对抗到妥协,通过妥协方式获得的民主政治更加持久和维护社会稳定,反对社会变革是错误的,反对的是的暴力方式,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D项正确。

6.法国史学家瑟诺博斯称:“这个七拼八凑的不符合任何政党的理想,但是它是唯一经久的;法国有了一个稳定的政治制度,这还是第一次。”这表明当时的法国( ) A.保皇派力主赋予总统一定的权力 B.共和派无奈地接受了君主制 C.各派以对抗的方法开展制宪工作 D.制宪过程中出现制度性妥协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在法国资产阶级的过程中及最终制定的过程中充满了斗争与妥协,故D项正确。

7.(2017·雅安三模,33)下图所示政体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

2

A.资本主义充分发展 B.封建统治被推翻 C.内阁权力不断膨胀 D.历史传统的惯性 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德国的统一由封建势力来主导,资产阶级其实享受到这一成果所带来的发展,故D项正确。

8.(2017·大庆二模,33)《德意志帝国》规定:“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共58人组成,表决时如有14票反对,即可否决议案,普鲁士拥有17名联邦议会代表。”这表明( ) A.联邦议会具有唯一立法权 B.各邦享有绝对平等的权力 C.突出了普鲁士的地位 D.皇帝具有统而不治的地位 答案 C

解析 德意志帝国皇帝享有创制法律的权力,因此联邦议会不是唯一的立法机构,故A项错误;据材料“表决时如有14票反对,即可否决议案,普鲁士拥有17名联邦议会代表”可知,普鲁士在联邦议会中权力较大,各邦权力不具有绝对平等性,故B项错误;德意志帝国皇帝享有极大权力,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帅,决定帝国内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故D项错误。

9.(2018·山西五校高三联考,34)德意志帝国议会每五年举行一次,议员通过公开的直接普选产生,25岁以上的德国男子都拥有选举权。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 ) A.具备近代民主特征 B.帝国议会有行政权 C.推行了普遍选举制 D.废除了君主立宪制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中德意志的帝国议会的议员公开普选,说明德意志帝国具有近代的民主的特征,故A项正确。 10.(2017·北京昌平高三期末,22)1871年12月,日本派出大型使节团,出访欧美各国。回国后,他们对德意志帝国的政体大为赞赏,并以《德意志帝国》为蓝本制订了自己的。《德意志帝国》( ) A.是当时最先进的 B.保留了君主的大权 C.给予了人民很大权利

3

D.是由资产阶级制定的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他们对德意志帝国的政体大为赞赏,并以《德意志帝国》为蓝本制订了自己的”可知,德国保留了主义传统且成为强国,满足了日本建立以天皇为核心的帝国统治的需要,故B项正确。 11.(2017·湘西自治州二模,32)威廉二世(1888年继位)时期,德国对及其价值观的羡慕和崇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致许多企业家大致按照方式经营生产……富有的资本家们在贵族军官中间为自己的女儿寻求女婿……以便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这反映出德国( ) A.是军人的政体 B.军国主义氛围浓厚 C.民众普遍崇尚战争 D.新旧阶层进行联姻 答案 B

解析 德国属于君主立宪制,其民主立宪为虚,君主为实,故A项错误;德国对及其价值观的羡慕和崇尚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尤其是企业家的经营生产和富有资本家的择婿,充分体现出军国主义盛行,故B项正确;军国主义一般属国策,即军国主义行为一般体现国家层面,同时,材料也未提到民众尚战,故C项错误;材料突出资本家为提高自己社会地位而选贵族军官为婿,主要反映德国主义,联姻不是材料所反映的内容,故D项错误。

12.(2017·天津五区县高三期末,12)美国1787年与1871年《德意志帝国》所规定的国家政治制度具有明显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 ) A.走上近代化的道路不同 B.两国的历史传统不同 C.领导人的社会地位不同 D.国际环境的影响不同 答案 A

解析 美国的1787年是其民族战争的直接产物,而德国的《德意志帝国》则是封建军事色彩极为浓厚的普鲁士王朝战争的产物,两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19世纪末,德国走上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1年是一部照顾各种势力利益的妥协性,是在考虑各邦原统治者利益、资产阶级自由派关于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要求以及普鲁士的霸权等三个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该有关行政机构的设置、政治的架构等,皆可从以上三大因素中找到根据。——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主编《15世纪以来

世界九强兴衰史》

材料二 1883年德意志帝国议会颁布《疾病保险法》,矿工、农工、仆役、船员、教师等,都必须进行强制保险。1884年议会颁布《意外事故保险法》,保险费由雇主承担,赔付金额按照法律规定,包括免费医疗保险、现金抚恤、死亡丧葬等。18年议会又颁布了《伤残及养老保险法》。——摘编自胡继晔《追寻中西方社保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材料三 俾斯麦说:“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也是最容易被统治的。”社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

4

命的投资”……“只有现存国家统治政权采取行动,由她去实现社会主义要求合理的、并与国际及社会制度相一致的东西,才能制止社会主义运动的混乱局面。”只要“给健康工人以劳动权,保证他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那些先生们(社会主义者)就会成为鸟的空鸣”。——摘编自陈晓律《以社会福利促社会控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特点,这对近代德国代议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近代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在推行方式上有何特点?这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德意志帝国加强社会保障的主要目的。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历史作用。 答案 (1)特点:兼顾多方利益,各方相互妥协; 影响:确立了带有浓厚色彩的君主立宪制。 (2)特点:采用立法手段。

联系:德意志帝国代议制确立,为社会保障立法提供前提。

(3)目的:用非暴力手段加强社会控制;化解社会矛盾,打击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巩固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统治。

(4)作用: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在与欧洲其他强国的争霸过程中,特别是统一的民族国家形成之后,法国的现代化道路曲折而漫长。由于法国特有的理想化的思想基础和浪漫的文化特征,也由于法国的历史和现实传统,法国没有选择渐进式的现代化方式,而是采用了非此即彼的极端手段,用激进的方法实施政治现代化,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摘编自钱乘旦《现代化历程·西欧卷》

材料二 与西欧许多国家相比,德意志的现代化进程起步相对较晚,直到19世纪初才真正开始向现代迈进。在德意志的现代化启动和展开过程中,普鲁士——德国的统治集团始终发挥了主导的作用:其中的远见卓识者为了维护传统统治,一场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促进现代化,由此形成了一种防御性的现代化模式。——摘编自钱乘旦《现代化历程·西欧卷》

材料三 就现代化的进程和结果而言,美国的历史无疑是一部成功的记录。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建立之初欧洲移民及其后裔力图按照他们所熟悉的模式重建社会;然而,北美不同的环境和其他条件,迫使他们不得不放弃原来的打算,对来自母国的观念、制度和方式加以创造性的转化,逐渐建成了一个与母国不完全相同的社会。

——摘编自钱乘旦《现代化历程·北美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政治现代化以方式展开的“理想化的思想基础”和“历史和现实传统”各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普鲁士在德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主导作用,并且分析这种“防御性的现代化模式”是如何“维护传统统治”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的“创造性转化”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成功的记录”。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近代欧美各国不同政治走向的共性因素。

答案 (1)基础:启蒙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展开,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等主张广为流传。 传统: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君主国家,王权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

5

(2)作用: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颁布1871年,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维护传统:继承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和主义的历史传统;由容克贵族和君主掌握实权、行政权控制立法权。 (3)记录:建立民主共和国;颁布成文1787年;确立联邦制和三权分立的宪政。 (4)因素:深受历史传统和国情的影响。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