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肚子里旅行》 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在牛肚子里旅行》以下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来对本课做具体的阐述。我的教学理念是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一、说教材
本篇课文选自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十课,是张之路的作品。本文主要讲了一篇有趣的科普故事。文章通过两只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牛吞到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告诉我们了一个科学知识:牛有四个胃,牛吃食有反刍的现象,同时也让同学们体会到了友谊的珍贵!根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我制定了本科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2、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懂红头、青头心情的变化,体会人物情感。
3、能明白牛吃食的反刍现象以及青头为救红头所作出的努力,懂得真心对待朋友,遇事冷静、机智、勇敢的道理。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红头、青头心情的变化,体会人物情感。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
能明白牛的反刍现象以及青头为救红头所作出的努力,懂得真心对待朋友,遇事冷静、机智、勇敢的道理。
教学时间:根据课文需要,本节课安排了2个课时,现在讲的是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三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的是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是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那么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分角色朗读、合作交流、谈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思考。并根据新课标要求让孩子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三、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将分以下几个方面涉及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运用六何法,回顾所学
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是学习一大难点, 要求孩子们运用“何人、何时、何地、何事、如何、结果”串联成上节课所学的内容,通过复述课文大意,初步感受作品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任务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并能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二)精读课文,仔细体会、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阅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在回顾了上节课所学后,我先让大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第二部分,红头被困牛肚中,青头发挥聪明才智将红头救出这一部分,并要求大家边读边想象,仔细体会青头和红头的对话,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体会青头和红头这两只形象鲜明的人物深厚的友谊。再阅读文章的最后一部分,通过想象对话的方式,体会红头对青头的感激之情。最后让同学们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这更加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加深了孩子们对于课文的理解以及人物性格的理解。融入了自己的感情,并在朗读中体会感情,领悟内容。总之通过这一系列的“读、悟、赏、再读”使学生有所感悟,思考,最终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三)总结评价,延伸拓展。
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因此再对课文作出综合性总结和评价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想想“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来眼泪:”谢谢你……“还说了什么?生活中,我们还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们要具有青头的乐观精神,微笑面对。当遇到你为班级捐的图书不见了。你会怎么想?这个问题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最后我向孩子们推荐了世界文学名著《小王子》一书,让孩子为小王子绘制一份他的旅行路线图,用法国的一个谚语
“人生无友,犹如生命中没有太阳”结束了本节课。
(四)安排作业,复习强化
为了复习,强化学生所学知识,我安排了两项作业:
1、请将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2、阅读、收集有趣又惊险的故事与同学们分享。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牛嘴
第一个胃 第二个胃
临危不惧 有情有义
最后我谈一下我的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交流合作以及多媒体展示等课堂活动,使得绝大部分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力求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因为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虽然我的教学是这样设计的,但在教学中我还会做一些适当的调整。我的说课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