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铁道勘察 2017年第5期 文章编号:1672—7479(2017)05—0018—04 综合物探方法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陈德君 王树栋 王光权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l ̄lJll成都610031)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method in advanced geological prediction of tunnel Chen Dejun Wang Shudong Wang Guangquan 摘要在隧道超前预报中,受成本、效率、工期等因素的制约,传统钻探法的应用存在很多局限。 分析采用综合物探技术进行超前预报的必要性,介绍隧道超前预报中常用的物探方法及其典型成果,提 出采用多种物探技术相结合的综合物探预报方法及其最佳组合模式。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综合物探 技术在隧道超前预报中的优越性。 关键词 综合物探技术中图分类号:P631 超前预报 文献标识码:B 在隧道工程建设中,超前地质预报作为优化工程 设计、规避施工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已被纳入隧道设 计和施工工序中。目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方 法有地质调查法、超前钻探法、物探法和超前导坑预报 1 采用综合物探方法的必要性 在隧道超前预报过程中,常用的物探方法主要有 地震波反射法、地质雷达法、红外探水法、瞬变电磁法 法。受成本、效率、工期等因素的制约,传统的超前钻 探和超前导坑法通常作为一种补充验证方法在特殊地 段予以实施。隧道内地层构造存在天然的物性差异, 使得采用物探方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成为可能。在不 影响施工的情况下,采用多种物探手段,可以对隧道工 作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的地质情况做有针对性的预测预 报,具有占用施工时间少、一次预报距离长、成本低等 等,由于物探方法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和多解性,各种方 法各有侧重和优劣(见表1)。采用综合物探预报技 术,可以对不同方法得出的预报结论进行综合分析,相 互印证,同时与勘察成果相结合,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 工作面前方的地质情况,提高预报准确率。 表1 常用物探方法应用效果对比 优点,作为一种基础性、普查性的方法,在隧道超前地 质预报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分析隧道施工中不同岩性和地质体地球物理特 征的基础上,介绍隧道超前预报中常用的物探方法,通 过对现有物探方法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各种方法的适 用条件和优劣,提出采用综合物探技术预报的必要性 以及各种方法的最佳组合模式,并结合工程实例,探讨 如何采用综合物探技术提高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准确 率,以便更好地指导施工。 收稿日期:2017—07—06 第一作者简介:陈德君(1964一),男,1988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工程 地质专业,高级工程师。 2 常用物探预报技术及其典型应用成果 2.1地震波反射法 地震波反射法又称TSP(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 ahead)法,是目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应用最广泛、最 成熟的物探方法之一。该方法占用施工时间相对较 综合物探方法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巾的应用:陈德君王树栋 壬光权 19 短,预报距离可达120~l50 m,适用于各种不良地质 体的预报,特别是对断层破碎带和岩溶等面状、体状地 质体预报效果较好。 (1)断层预报 断层是工程中最常见的地质构造。通常情况下, 断层内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含水,与两侧岩体存在明 显的波阻抗差异。地震波在通过断层界面时会存在明 { ——.脚 …一 塞曲 显的强反射信号,形成一组明显的反射层,反映到岩石 物性参数上为波速和动静态杨氏模量明显下降,在断 层内含水的情况下,其泊松比会明显上升,其典型成果 如图l所示。 ■ ■ ■● -.----- ---一・ ----・ 一憾 ●■ : . 目■ {o! i. 毫som4…~… = 村 : 一 图2溶洞TSP典型成果 (1)断层预报 # ■ 断层内通常发育有破碎岩体、节理裂隙带、水等, 介质极不均匀,电性差异大,因而在雷达图像上一般会 形成较强的反射界面或能量团,反射面周围振幅显著 .--f 一 ・m- …,・I 增强,能量团分布不均匀,同相轴错断,能量衰减较快, 规律性差,特别是高频部分衰减快,在深部甚至模糊不 ……f:————————————————一-¨..¨ 一 l ’ 清,其典型雷达特征见图3。 图1 断层TSP典型成果 (2)岩溶或采空区预报 ■■ ■■ ■疆 濂 一 _■ Ⅻ● ~ ■ 岩溶探测是超前地质预报的重点和难点,其典型 形态为中空或含充填物的不规则几何体。地震波通过 溶洞时,在溶洞边界形成强反射界面。同时,在溶洞所 在范围内,其动静态杨氏模量降低,波速减小,特别是 当溶洞内充填水时,由于横波在通过流体时产生衰减, 表现为横波波速明显降低,而泊松比升高.其典型成果 见图2。 图3断层破碎带特征 (2)岩溶预报 地质雷达图像特征取决于溶}同的形状、大小以及 充填物的性质,通常表现为由许多双曲线组成的强反 射能量团。当溶洞为中空时,由于空气的介电常数约 为l,远小于围岩的介电常数,电磁波穿过溶洞时,在 2.2地质雷达法 地质雷达法(Ground Penetrating Radar)是利用电 磁波在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岩体中的传播及反射,根 据传播速度和反射脉冲波走时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的一 种物探方法。电磁波在各类岩土介质中传播时,由于 岩土体的完整性、含水性和电性特征的差异,导致雷达 电磁波的波形、波幅、周期和包络线形态等有较大差 别,形成不同的雷达图像特征,每次预报距离在20~ 30 m左右。地质雷达主要用于岩溶探测,亦可用于断 雷达图像上表现为沿洞壁分布的一个强反射带;当溶 洞内充填物为水时,由于水的介电常数远大于围岩介 电常数,电磁波在通过此区域时会产生强反射,在雷达 图像上表现为覆盖整个溶洞范围的强反射能量团(见 图4)。 2.3 瞬变电磁法 瞬变电磁法属于时间域电磁法。它遵循电磁感应 层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均匀地质体的探测。 2 0 8 6 4 2 20 铁道勘察 2017年第5期 的预报方法和物探组合模式(见表2)。用宏观预报指 导微观预报,长距离预报指导中短距离预报,微观预报 验证宏观预报,中短距离预报验证长距离预报(见图 6),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物探方法的优势,规避劣势,大 幅提高预报精度和准确率,指导隧道安全施工。 表2物探方法组合模式 图4岩溶洞穴雷达剖面 原理,其机理是导电介质在阶跃变化的电磁场激发下 而产生的涡流场效应。瞬变场的强度及延迟时间与地 质目标体的电性、规模及产状等参数相关,根据瞬变场 的特征,就可以判断前方围岩的性质,根据剖面测量 勘察期间大地电磁成果 TSP超前地质预报 结果可推断出不良地质体赋存位置及规模等。典型视 电阻率剖面见图5。 。瞬变电磁法 些堕重鲨 堑 探水、 AM 0 笪些 掣录分 1 毛距离预报>1(I (】m 工作面地质素描 30,n ≤中程j 页报<100m  ̄t<3o 图6综合地质预报配套模式示意 一I20一l J-80—60-40-20 0 20 40 60 J lO0 l20 图5视电阻率剖面 4 综合物探预报方法应用实例 成兰铁路跃龙门隧道穿越龙门山中央断裂带.隧 道全长20 044.0 In,最大埋深1 445.5 In,为双洞单线隧 道,地质活动频繁,地质构造极为复杂。以该隧道1号 斜井为例,该斜井起止里程为)(.11K0+770~XJ1KO+ 2.4 BEAM法 BEAM法(Bore—Tunneling Electrical Ahead Monitoring)是当今国际上较新的一种电法类超前地质 预报的方法,由德国GEOHYDRAULIC DATA公司推 出,是一种聚焦电流频率域的激发极化方法。通过实 000,地层以灰岩为主,岩溶中等发育,隧道洞身低于 雎水河面,地层渗透性好。采用了TSP法、地质雷达 法、瞬变电磁法相结合的综合物探预报方法。 4.1 TSP法 时测量工作面前方岩体的视电阻率及PFE值变化并 进行综合分析,可以较准确地预报工作面前方约20 m 范围内的围岩地质情况(特别是含水情况)。 预报工作面里程为XJ1 K0+721,预报成果见图7, 3综合物探预报方法组合模式 由于单一物探方法存在应用局限性和多解性,更 多情况下依赖于技术人员的工作经验和判译水平,对 于复杂地质体的预报效果难以保证,影响了预报准 确率。 需要对现有物探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应用效果进行 其中推测XJ1 K0+700~+688段节理裂隙、溶蚀裂隙发 育,围岩稳定性较差,含水(特别是雨季),施工中易产 生塌方、拱部掉块、涌水等地质灾害。 4.2瞬变电磁法 预报工作面里程为XJ1K0+742,根据视电阻率剖 面(见图8),xJ1K0+697~+667段存在低阻异常区, 研究,总结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根据不同的 地质情况、预报目的、预报距离和精度,合理选择不同 异常区中心位于隧道断面通过位置的偏右侧,推测该 段围岩破碎,富水。 综合物探方法住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陈德君王村栋王光权 21 里lE 瑚 m ,柚 .ha ■ 抽棚棚棚螂棚硼瑚蚺●1n柚硼舶 )(Jl K0+700时采用了地质雷达方法进行预报,进一步 = 二=二 .推测XJ1K0+697~+689段围岩破碎,节理裂隙或溶蚀 裂隙发育,存在溶腔、溶槽等,含水(见图9)。 .。厂—= —————————一 rt=卜 L...』一 . —-_j I—— 卜—]一 . I (a)测线1 (h)测线2 抽。 图9地质雷达剖面 通过以上3种物探方法,长距离预报指导短距离 l f ’ 1,。 ●《 ■ ’ ■:一哆 预报,短距离预报验证长距离预报,各种方法均能相互 印证,互相补充。结合前期勘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认 定该斜井xJlK0+697~+689段岩性为灰岩,围岩破 碎,岩溶弱一中等发育,局部存在溶腔、溶槽等,含水 (特别注意雨季水量变化),围岩稳定性差,施工时应 加强支护并作好防排水措施。 后经开挖验证,在xJ!K0+696处进洞方向上台阶 图7 TSP预报成果 右侧拱脚处和XJ1 K0+692下台阶左右两侧出现大量 涌水(见图10),围岩破碎,裂隙发育,局部出现溶缝、 溶槽,与预报结论高度吻合。由于预报及时准确,施工 单位采取了相应的防排水措施,确保了施工安全。 5 结束语 (1)采用综合物探方法,各种方法互相印证,通过 综合分析,可以对隧道工作面前方围岩体的工程地质 图8视电阻率剖面 和水文地质特性以及不良地质体的位置和规模,进行 比较准确的探测和预报。 4.3地质雷达法 根据TSP法和瞬变电磁法结论,在隧道开挖至 (2)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预报目的、预报距离和 精度,可以选择不同的预报方法和物探组合模式,不仅 图10现场开挖照片 22 铁道勘察 2017年第5期 文章编号:1672—7479(2017)05—0022—03 瞬态瑞雷波法对顶进桥土体注浆 固化效果的验证研究 王延涛 李祚向。 陈怡民 程增晴 (1.中铁工程设汁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55;2.中铁物探公司,河北廊坊065000) Validation Research of Jacking Bridge Soil Grouting Solidiifcation Effect by Transient Rayleigh Wave Method Wang Yantao‘Li Zuoxiang Chen Yimin Cheng Zengqing 摘要采用瑞雷面波法对某顶进桥土体固化效果进行检测,注浆固化前后速度对比分析及 , 与 地基系数相关分析表明,瞬态瑞雷面波法能够客观验证注浆固化的效果,检测方法可行、可靠。 关键词顸进桥海相地层注浆固化瑞雷波 密实度地基系数 中图分类号:P631.4 文献标识码:B 度、强度低)、蠕变性、触变性等工程地质特性,顶进桥 施工易产生前方土体大坍塌及“扎头”,有必要对顶进 天津市塘沽区北海路在塘沽车站新港编组场咽喉 区以框架地道桥的形式穿越进港二线铁路。顶进桥所 在地层为第二海相淤泥层(地下水位以下),呈软塑一 流塑状,具“三高一低”(高含水量、高压缩性、高灵敏 收稿日期:2017—06—28 第一作者简介:王延涛(1974一)。男,1997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学院水文 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工学硕:£,高级工程师。 前方土体进行适当的预加固,以提高土体的承载力和 稳定性。因此,注浆固化效果检测与评价尤为重要。 瑞雷波法适用于评价路基基床质量和地基整治加 固效果¨j,利用该方法对该顶进桥土体注浆固化效果 可以充分发挥不同物探方法的优势,还可以优化预报 设计,节约成本。 (3)物探方法具有间接性和多解性,在实际应用 过程中,对于物探重点异常地段,应辅之以适当的钻探 州水力发电・2006,20(6):13—17 [ ] 肖书安,吴世林・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地质超前探测技术[J]・ 041(2:159165)合,20.物探技术在岩溶隧道中的应用….长沙铁 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1):212—215 ,进行验证,以便更精确地确定地质体的位置和规模。 (4)预报过程中要做好开挖信息的收集整理工 作,不断将预报结论与开挖情况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分 [4]张俊勇.综合物探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分析应用….建筑与发 展,2011(9):21—22 [ ]王建能,胡文富.物探技术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 析,建立预报结果和开挖结果对照表,结合实际开挖揭 示的地质情况建立围岩变化统计表,定期分析,寻找规 律,研究各种预报方式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针对性、适 应性和准确率,动态调整预报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建立 起某些特定地区不良地质体和物性参数的关联对比 [6] ̄uIuto),王树栋1、sP系统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问题及其改善处理…. ,现代隧道技术20l3,5o(3):l29—13 [7]谭天元,张伟,隧洞超前地质预报中的新技术一BEAM法【JJ.贵 州水力发电,2008,22(1):26—31 [ ] 肖宏跃,雷宛,杨威・地质雷达特征图像与典型地质现象的对啦关 正,以提高整体预报效果。 :图,警譬兰=套 ,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进行修 学 ( 莘 ’。 2 。; ’ 1.2_l2 。;… 。 篱 道中的应用….K 参 考 文 献 [1O]周柏林,TSP隧道地质超前探测中反射波主频的探讨[J].铁道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