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卖白菜导学案

卖白菜导学案

来源:欧得旅游网
《卖白菜》导学案

教学目标

1、运用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弄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小说运用个性化语言和细节性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3、体会文中坚强而又诚信的母亲形象,体会自己父母的艰辛,学会诚信,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分析母亲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诚实至上的优良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是否知道莫言?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北京时间2012年12月8日凌晨零点30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莫言在瑞典文学院发表领奖演讲。莫言的演讲主题是“讲故事的人”,在大约40分钟的演讲中,莫言追忆了自己的母亲,回顾了文学创作之路,并与听众分享了三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尊敬的瑞典文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通过电视或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90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子,但是有一个此刻我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得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要给大家讲故事。

其中第一个故事就是讲得《卖白菜》这个故事。这是作者童年时期的一件事。我们的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伴随着歌声,伴随着阳光的,然而,莫言的童年记忆是什么样的呢?

是“黑暗、恐怖和饥饿以及那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卖白菜”,莫言说这是我最后悔的一件事。

二、阅读文章,整体感知

文章体裁?小说 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板书: 环境、情节、人物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解析:(一)故事环境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什么?解析:交代社会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解析:60年代极度贫穷的农村,将近年关的时候。 (二)故事情节 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 解析:

开端(第1—9自然段):年关已近,为贫困所迫的母亲下决心卖掉原本要留着过年包饺子的那三棵白菜。

发展(第10—26自然段):母子俩去集市卖白菜的过程。

1

结局(第27—31自然段):因为我多要了买主的一毛钱,白菜被退回,母亲流泪了,这眼泪让我终身难忘。

小说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我们通过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解析:母亲是一个坚强、自尊、诚信、善良、朴实的人。) 三、研读文章,把握人物形象 (一)阅读小说开端部分并思考:

1.“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

①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明确:

外貌描写:苦着脸

动作描写: 时而揭开、掀动、时而拉开、扒拉 心理描写: 瞥一眼、锁定、端详

②这段描写刻画了母亲什么样的心理变化?

解析:犹豫不决——苦着脸、心事重重、时而揭开、掀动、时而拉开、扒拉 无可奈何——叹息、瞥一眼、锁定、端详 痛下决心——终于下了决心

③小说极力描写母亲下决心卖白菜时的心理变化,有何作用? 解析:表现母亲家庭的极度贫困、窘迫,衬托母亲的坚强。

2.“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为什么这里要详细地列出白菜的数字?解析:表现我对白菜的珍惜之情。 3.为什么我会为母亲卖白菜的决定而哭? 解析:

①因为那三棵白菜原是准备留着过年包饺子的,在那个极端贫困的家庭,这是一个小孩子最大的盼望;

②还因为这些白菜是我和母亲亲手种植、侍弄的,我对这些白菜有着深厚的感情。 (二)阅读小说发展部分并思考:

1.“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骂道:‘穷种啊!’然后她就颠着小脚,乍着两只胳膊,小心翼翼但又十分匆忙地下到沟底,将那棵白菜抱了上来。我看到那棵白菜的根折断了,但还没有断利索,有几绺筋皮联络着。我知道闯了大祸,站在篓边,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①母亲对我的打骂和我的哭泣表现了什么?

2

解析:表现了这几棵白菜在我、在母亲甚至在整个家庭中的重要意义,因为它是家里唯一可以变卖的东西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的贫困。

②哪些词语表现了白菜在母亲心目中的分量?解析:颠着小脚、小心翼翼、十分匆忙、抱 2.“她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是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用弯曲的、枯柴一样的手指。她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①这段文字刻画了一个 非常挑剔 的老太太形象。 ②小说为何要着力描写这个老太太?

解析:写这个挑剔的老太太,一是衬托了母亲的善良;二是推动情节的发展:激起我对老太太的“恶感”,为下文我故意多算一毛钱埋下伏笔。

3.“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叠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母亲也一张张地点数着。”

“一张张地数着”这个细节描写表现了什么?

解析:表现了极度贫困中的人们对每一分钱的重视和谨慎。 (三)阅读结局部分并思考

1.母亲为什么流泪?从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解析:母亲是因为儿子多要了买主的钱,非常羞愧,所以流下了眼泪。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诚信的高贵品质。

2.小说开头部分写道:“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那时的母亲面对困境,一筹莫展,却为什么不流泪? 解析:这体现了母亲是一个坚强的女性,无论如何贫困,她都能挺过去。 3.母亲“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里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解析:责备、失望、伤心、痛心、期待。 4.我为什么终生难忘母亲的眼泪?

解析:坚强的母亲因为我不诚信的行为而第一次流了泪,这对我的触动非常大,也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促使我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始终坚持奉行诚信。

小说塑造了一位怎么样的母亲形象?坚强、自尊、诚信、善良、朴实

四、拓展思考(同学们,你们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道理呢?)

人穷不能志气短,再穷也需要真诚实在。

诚信格言

1、中国有句俗语说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法】巴尔扎克说 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3、【苏】高尔基说 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

3

莫言从母亲身上学到了人的最可贵的品质诚信。你们从母亲身上学到了什么可贵品质呢? 善良、朴实、热情、诚信、……

所以,同学们请感谢我们的母亲吧,每一位母亲都是用自己全部的心血培育自己的儿女。不要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请同学们齐读“ 献给母亲的歌”

我们沐浴着爱的阳光长大 我们滋润着人间的真情成长 多少次带着幸福的感觉进入梦乡 多少回含着感动的泪花畅想未来 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 常怀感激之情的生活是最甜美的

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 要感激的人太多太多 你最想感谢的是谁 有一个词语最亲切 有一声呼唤最动听 有一个人最要感谢 有一个人最应感恩 那就是——“妈妈”

妈妈的皱纹深了——因为她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 妈妈的手粗了——因为她把温暖的阳光给了我 妈妈的腰弯了——因为她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 妈妈的眼花了——因为她把明亮的双眸给了我

妈妈的爱像一杯浓茶 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妈妈泪水是我的忧伤 妈妈笑容是我的安慰

妈妈疼爱是最温暖的语言——让我坚强 妈妈手臂是最大的海港——让我撒娇

我是妈妈丢不下的挂牵 妈妈是我心中永远的依恋

4

妈妈——你是我生命的家乡

山,没有妈妈的爱高 海,没有妈妈的爱深 天,没有妈妈的爱广阔 地,没有妈妈的爱包容 太阳,没有妈妈的爱温暖 云朵,没有妈妈的爱洁白 花朵,没有妈妈的爱灿烂 当接受这种关爱成为一种习惯 别忘了说声谢谢——我的妈妈

好想买一束花 送给妈妈——我的妈妈

作业:

1、请同学们回家后向妈妈问声好,说一声“妈妈,您辛苦了”。 2、结合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我身边的诚信》

板书设计 卖白菜 莫言

环境:60年代极度贫穷的农村,将近年关的时候。 情节:开端(第1—9自然段):母亲决定卖白菜。

发展(第10—25自然段):母子俩运白菜,卖白菜。 高潮、结局(第26—30自然段):母亲哭白菜。

人物:坚强、自尊、诚信、善良、朴实

母亲:坚强、自尊、诚信、善良、朴实 人物 小说 环境 情节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