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 工程概况
二 测量人员岗位职责
三 项目部人员投入一览表 四 主要人员分工表 五 主要投入设备一览表 六 索塔施工测量控制
1、索塔施工测量控制重点与难点 2、测量控制主要技术要求 3、索塔中心点测设控制
4、索塔高程基准传递控制 5、塔柱施工测量控制 6、托架施工测量
7、钢锚箱安装及索套管定位校核 一 项目概况
邢一座重要桥梁,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双向六车道,两侧分别设置人行 道。桥位处南水北调干渠上口口宽约49.9米,桥梁与河道夹角为118.00?、与两岸道路平交。
桥梁起点桩号为K0+354.533,终点桩号为K0+419.033。桥梁总长64.5米,桥宽为30.5米,桥梁面积为1967.25平方米。
;采用单塔单索面斜拉桥,主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钢桥梁跨径为62.8m 筋混凝土主塔。 技术标准: 汽车:公路-?级; 人群荷载:3.5KN/m2
栏杆:竖向荷载采用1.2KN/m,水平荷载1.0kN/m; 风荷载:桥位处百年一遇风速为24米/秒。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抗震设防烈度7度; 桥面最大纵坡:1.54%; 桥面最小纵坡:0.72%; 最小凸曲线半径:7000m;
桥面横坡:双向1.5%(车行道);单向2%(人行道); 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 桥梁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桥梁宽度 2.5m(人行道)+11.5m(行车道)+2.5m(拉索锚固区)+11.5m(行车道)+2.5m(人行道)=30.5m
二 测量人员岗位职责
1、紧密配合施工,坚持实事实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2、测量前需了解设计意图,学习和校核图纸;了解施工部署,制定测量放线 方案。
3、会同建设单位一起对红线桩测量控制点进行实地校测。 4、测量仪器的核定、校正。
5、与设计、施工等方面密切配合,并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制定切实可 行的与施工同步的测量放线方案。
6、须在整个施工的各个阶段和各主要部位做好放线、验线工作,并要在审查 测量放线方案和指导检查测量放线工作等方面加强工作,避免返工。 、验线工作要主动。验线工作要从审核测量放线方案开始,在各主要阶段施7
工前,对测量放线工作提出预防性要求,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8、准确地测设标高。
9、负责垂直观测、沉降观测,并记录整理观测结果(数据和曲线图表)。 10、负责及时整理完善基线复核、测量记录等测量资料
三 项目部人员投入一览表 项目部人员投入一览表
姓名 学历 岗位职务 岗位职称 本岗位工作年限 专业 上岗证件号 戴康 本科 总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3
四 主要人员分工表 主要人员分工表 总工程师
副总工程师 测量组长
坐标放样员 水准放样员 数据整理人员 五 主要投入设备一览表 主要投入设备一览表 仪器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全站仪 1 已检验 水准仪 2 激光铅直仪 1 六 索塔施工测量控制
1、索塔施工测量控制重点与难点
索塔施工测量重点是:保证塔柱、托架、钢锚箱、索套管等各部分结构的倾斜度、外形几何尺寸、平面位置、高程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索塔施工测量难点是:在有风振、温差、日照等情况下,确保高塔柱测量控制的精度。
主要控制定位有:劲性骨架定位、钢筋定位、塔柱模板定位、托架定位、钢锚箱定位、索套管安装定位校核、预埋件安装定位等。
2、测量控制主要技术要求 (1)塔柱倾斜度误差?1/3000塔高;
(2)塔柱轴线偏差?20mm,断面尺寸偏差?20mm; (3)塔顶高程偏差?10mm;
(4)钢锚箱、支撑钢锚箱的钢框架倾斜度误差?1/4000; (5)斜拉索锚固点高程偏差?10mm,斜拉索锚具轴线偏差?5mm; (6)托架顶面高程偏差?10mm。 3、索塔中心点测设控制
设置于承台、下托架以及塔顶等的塔中心点,根据现场情况,采用GPS卫星定位静态测量和尼康DMT-352C全站仪三维坐标法测设。主塔中心点坐标测设是为了控制各塔桥轴线一致,确保主塔中心里程偏差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索塔高程基准传递控制
由承台上的高程基准向上传递至塔身、托架、桥面及塔顶。其传递方法以全站仪悬高测量和精密天顶测距法为主,以水准仪钢尺量距法作为校核。
(1)全站仪悬高测量
该法原理是采用尼康DMT-352C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已知高程水准点至待定高程水准点之高差。悬高测量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觇标高精确量至毫米,正倒镜观测,使目标影象处于竖丝附近,且位于竖丝两侧对称的位置上,以减弱横线不水平引起的误差影响,六测回测定高差,再取中数确定待定高程水准点与已知高程水准点高差,从而得出待定高程水准点高程。
2)精密天顶测距法 (
该法原理是采用尼康DMT-352C全站仪,垂直测量已知高程水准点至垂直方向棱镜之距离,得出高差,再采用水准仪将棱镜高程传递至塔身、塔顶等。
(3)水准仪钢尺量距法
该法首先将检定钢尺悬挂在固定架上,测量检定钢尺边温度,下挂一与检定钢尺检定时拉力相等的重锤,然后由上、下水准仪的水准尺读数及钢尺读数,通过检定钢尺检定求得的尺长方程式求出检定钢尺丈量时的实际长度(检定钢尺长度应进行倾斜改正),最后通过已知高程水准基点与待定高程水准点的高差计算待定水准点高程。为检测高程基准传递成果,至少变换三次检定钢尺高度,取平均值作为最后成果。
5、塔柱施工测量控制
塔柱施工首先进行劲性骨架定位,然后进行塔柱钢筋主筋边框架线放样,最后进行塔柱截面轴线点、角点放样及塔柱模板检查定位与预埋件安装定位,各种定位及放样以尼康DMT-352C全站仪三维坐标法为主,辅以GPS卫星定位测量方法校核。
视工程进度,测站布设于各主塔墩、辅助墩、边墩的出水结构物如施工平台、钢套箱、承台及墩顶上,分别控制主塔南北侧截面轴线点、角点以及特征点。
(1)主塔截面轴线点、角点以及特征点坐标计算
根据施工设计图纸以及主塔施工节段划分,建立数学模型,编制数据处理程序,计算主塔截面轴线点、角点以及特征点三维坐标。计算成果编制成汇总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2)劲性骨架定位
塔柱劲性骨架是由角钢、槽钢等加工制作,用于定位钢筋、支撑模板。其定位精度要求不高,其平面位置不影响塔柱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即可,塔柱劲性骨架分节段加工制作,分段长度与主筋长度基本一致。在无较大风力影响情况下,采用重锤球法定位劲性骨架,定位高度大于该节段劲性骨架长度的2/3,以靠尺法定位劲性骨架作校核。如果受风力影响,锤球摆动幅度较大,则采用全站仪三维坐标法定位
劲性骨架。除首节劲性骨架控制底面与顶面角点外,其余节段劲性骨架均控制其顶面四角点的三维坐标,从而防止劲性骨架横纵向倾斜及扭转。
劲性骨架定位示意图 (3)塔柱主筋框架线放样
塔柱主筋框架线放样即放样竖向钢筋内边框线,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其放样精度要求较高。采用尼康DMT-352C全站仪三维坐标法放样塔柱同高程截面竖向主筋内边框架线及塔柱截面轴线,测量标志尽可能标示于劲性骨架,便于塔柱竖向主筋分中支立。
(4)塔柱截面轴线及角点放样
首先采用尼康DMT-352C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劲性骨架外缘临时焊的水平角钢高程,然后采用编程计算器,按塔柱倾斜率等要素计算相应高程处塔柱设计截面轴线点、角点三维坐标,最后于劲性骨架外缘临时焊的水平角钢上放样塔柱截面轴线点及角点,单塔柱同高程截面至少放样三个角点,从而控制塔柱外形,以便于塔柱模板定位。
塔柱模板检测定位示意图 (5)塔柱模板检查定位
因塔柱模板为定型模板,故只需定位模板就能实现塔柱精确定位。根据实测塔柱模板角点及轴线点高程,计算相应高程处塔柱角点及轴线点设计三维坐标,若实测塔柱角点及轴线点三维坐标与设计三维坐标不符,重新就位模板,调整至设计位置。对于不能直接测定的塔柱模板角点及轴线点,可根据已测定的点与不能直接测定点的相对几何关系,用边长交会法检查定位。塔柱壁厚检查采用检定钢尺直接丈量。
(6)塔柱预埋件安装定位
根据塔柱预埋件安装定位的精度要求,分别采用尼康DMT-352C全站仪三维坐标法与轴线法放样定位。尼康DMT-352C全站仪三维坐标法定位精度要求较高的预埋件;轴线法定位精度要求不高的预埋件。
(7)节段砼竣工测量
节段砼竣工测量方法同“?塔柱模板检查定位”。 (8)索塔变形实时调整
索塔施工过程中,按设计、监理及控制部门的要求,在索塔上埋设变形观测点,随时观测因基础变位、混凝土收缩、弹性压缩、徐变、温度、风力等对索塔变形的影响。采用尼康DMT-352C全站仪三维坐标法监测主塔变形,绘制主塔变形测量图,以频谱分析GPS动态监测校核,并按设计、监理及施工监控部门的要求进行相应实时调整,以保证塔柱几何形状及空间位置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6、托架施工测量
托架支架体系由钢立柱、支撑托架、贝雷梁、主次分配梁、柱间平联和斜撑等组成。逐段测量控制其平面位置、倾斜度和顶高程。
根据设计及施工要求,设置托架施工预拱度,铺设托架底模板,严格控制底模的高程及轴线位置。底模调整完后,在底模板上放样出托架特征点,并标示桥轴线与塔横轴线。待托架侧模支立后,同样进行托架顶面特征点及轴线点模板检查定位,调整托架模板至设计位置,控制托架模板倾斜度。采用全站仪EDM三角测量四测回传递高程点在托架上,用DS3精密水准仪测量标示托架顶面高程控制线及各种预埋件的高程控制线。
在浇筑托架混凝土过程中,进行托架位移观测及支架变形观测。托架砼浇注完成后,进行两岸连测工作。
7、钢锚箱安装及索套管定位校核
在上塔柱测量定位中,精度要求较高的部分就是上塔柱钢锚箱的安装定位。
(1)平面位置的控制
平面位置控制方法采用全站仪三维坐标法。
正如前面所述,高耸建筑物受日照等因素影响,产生扭转。这就要求现场定位时,必须在一天当中,塔柱处于平衡位置的时间段内进行测量,以大大减小或消除因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的误差。
为了确定一天当中塔柱处于平衡位置的时间段,在钢锚箱施工前对塔柱连续48~72小时进行变形观测,找出一天当中塔柱处于平衡位置的时间段,定位应在这个时间段进行。但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钢锚箱不可能每次都在这个时间内吊装,这时,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钢锚箱的实时定位:
A.在塔柱劲性骨架上设置一转点,转点与当前施工钢锚箱(或钢框架)节段高度大致相等;
B.在钢锚箱(或钢框架)定位前,塔柱处于平衡位置的这段时间内,测出转点坐标(x0 , y0),转点坐标的测量方法是:在附近墩承台上设置的加密点设全站仪,后视另一个加密点,用全站仪三位坐标法直接测量出转点坐标;
C.钢锚箱定位时,在转点设全站仪,对钢锚箱(或钢框架)进行实时定位。 因为转点位于塔顶,受日照等因素影响,可以认为转点与塔顶发生同等的扭 转位移,而不论在什么时间内定位,转点坐标都取(x0 , y0)这一值。 钢框架是整个钢锚箱基础,钢框架定位就最为关键,必须严格按上述步骤对钢框架进行精确定位。
另外,以后的相邻各节段均是在上一节已安装好的钢锚箱为基准,综合考虑索道管与钢锚箱相对位置误差进行安装。
(2)标高的控制
标高控制主要是通过全站仪的天顶测距法将主塔墩承台上的高程基准传递到塔柱砼顶面上(与钢框架大致平齐)。
全站仪的天顶测距法原理是:事先在塔柱上选择要测量的点位,并计算出该点在承台上的投影位置坐标,在承台和塔柱上部按计算出的坐标放样出点位,将仪器架设在承台上的点,后视承台上高程基准点,得出仪器高程,再将仪器望远镜旋转至天顶附近,在塔柱上部按放出的点位摆放棱镜,测出仪器到棱镜的距离,计算出棱镜点的高程,再采用水准仪将棱镜高程传递至索塔相关部位,进行高程放样。该方法简化了传统水准仪配钢尺测距用在较高位置上需经过多次传递,免除了传递当中产生的测量误差,较精确的操作可免除使用弯管目镜。
钢框架高程控制:钢框架高程直接影响到整个钢锚箱高程,因此钢框架高程控制精度非常高。控制时采用精密水准仪几何水准法用传递的高程基准严格控制钢框架的绝对高程和平整度。
钢锚箱高程控制:第一节钢锚箱安装好后,采用水准仪配钢尺测距法将高程基准引测至第一节钢锚箱顶口附近并作好标志(以后每节如此)。高程引测好后,用精密水准仪测出钢锚箱四角点的高程,并推算出钢锚箱安装的垂直度。
为了检查钢锚箱绝对高程,每施工5节钢锚箱,用进行全站仪天顶测距法用承台上的高程基准进行检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