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5月母胎中心产科二病区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会议记录 日 期 2016-5-27 参加人员 详见签到表 缺勤人员 赵爽伶(病假) 会议内容 一、 本月一级质控、平日、三级质控存在问题汇总: 1、本月从以下五个质控标准进行了平日质控、一级质控,其中护理文书出问题频次远远高于其他四项。 地点 产二宣教室 主持人 冯静 记录人 朱琳 2、具体问题如下图: 3、根据80/20原则,确定主要存在问题如下: 1、体温单 2、医嘱单 3、护理计划单 4、危重病人专科护理 5、护理评估单 4、各能级护士发生问题频次如下: 由上图可见:N0级护士发生问题较多,因此要加强对N0级护士的培训。N2级护士与N1级护士发生问题仍比较多,因此要针对该级护士的弱项给予个性化辅导。 5、三级质控存在问题: 1.入院当日体温单16:00无T、P、R。 2.术后疼痛,护理记录无记录。 3.疾病病情:乳头凹陷不知道怎么应对。 4.健康教育:胎膜早破患者不知道正确体位。 5.在院病人饮食指导不全面。 6.提问:PACE95分,先后顺序不熟练。 7.提问:医嘱查对制度95分,未描述口头医嘱需复述。 二、 原因分析 1、 医嘱单主要是双签名、双时间签字不规范56处,主要是因为轮转护士及年轻护士不清楚哪些需要双签名,双时间,科室培训不到位。 2、 护理记录单:护理记录单记录内容不连续、欠完整27处主要原因是漏写危急值,特别是18:00-20:00期间报的危急值容易漏写,患者发生疼痛漏写护理记录,或者是护理记录与体温单疼痛评分不一致 3、 体温单:体温单漏项23处,主要原因是培训不到位,轮转护士及年轻护士时常粗心,并且不会检查体温单。 4、 护理计划:护理计划单内容客观及时15处。主要是护理计划单未及时做出评价、病情变化未及时提出护理计划。 5、 评估单主要是评估与患者病情不相符13处,年轻护士出错较多。主要是对年轻护士培训不到位,对专科疾病的知识掌握不全。 三、整改措施 1、医嘱单主要是双签名、双时间签字不规范:护士长利用晨会时间提问双签名的操作,使之加深印象,避免漏签;质控成员将此项列如次月重点检查内容。 2、护理记录单记录:要求全体护士到护士长处背危急值,规定白班下班18:30前再次检查危急值回报情况及时记录,若下午特殊抽血等检查未回报要进行,将此项列入交内容;要求护士背疼痛护理常规,并要求书写护理记录与体温单一致;一级质控成员及护士长将此项列如次月重点检查内容 3、体温单填写不全:要求朱琳针对2年以下护士及轮转护士进行培训,告知体温单书写要求及质控重点。 4、护理计划单:规定责任班每日查看PIO情况,及时作出评价,如发生病情变化及时提出护理计划,针对本科室常见疾病进行学习,护士长为大家总结重点放于护士站要求记住,并利用晨提问 5、评估单主要是评估与患者病情不相符,冯海兰针对该项对3年以下护士及轮转护士进行培训指导,护士长晨会抽查、提问,质控成员将此项列如次月重点检查. 6、三级质控存在问题: 6-1.加强文书完整性督查。 6-2规范术后疼痛要求和在评估频次,并记录。 6-3.督促每次宣教执行,每次随机抽查宣教质量。 6-4.加强专科学习,提高专科知识普及和宣教。 6-5.每日督导宣讲的习惯养成。 6-6.提问:熟记RACE程序,不定时提问。 6-7.理解记忆,巩固加深印象。将核心制度和平日工作落实一致。 四.上月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1、体温单★ 上月69例 本月86例 ↑ 2、医嘱单规范 上月45例 本月36例 ↓ 3、护理计划单与护理记录 上月45例 本月 19例 ↓ 4、治疗室管理 上月20例 本月 3例 ↓ 5、危重病人专科护理 ★ 上月16例 本月 17例 ↑ 五、其他 1、配合科护士长完成四站式比赛的培训。 2、积极组织健康教育大讲堂,召开公休会一次。 六、护理不良事件反馈 本月上报不良事件6例,发生护理安全不良事件4例。其中Ⅰ级事件0例、Ⅱ级事件0例;III级事件6例;IV级事件为0例;跌倒0例;院内压疮0例;药物安全不良事件0例;患者安全不良事件4例;管道安全不良事件1例;检查、检验安全不良事件1例。 事件描述: 1:由于夜班繁忙疏忽,未按时发放口服药。 2:由于个人疏忽导致糖耐量标本漏扫码,检验结果不及时。 3:新生儿洗浴时未观察脐部出血。4:护士校对医嘱未仔细审核导致发药延迟。 5:责任护士疏忽未核对皮试,直接静点抗生素。 6:责任护士疏忽将24h尿蛋白留置尿常规对管子。影响检查结果。 7:导尿包质量问题导致留置尿管水囊破裂。 主要原因: 1.交不清楚,医护、护患沟通不足,对患者病情观察不到位,对患者及家属药物宣教不足。 2.护士工作量大;人力配置不足,新护士培训不足,技术不熟练,对患者病情评估不足。 3.缺乏对患者评估,缺乏标准复核流程,缺乏复核流程,无异常警示系统。 4.个人疏忽,知识欠缺,缺乏责任心,未按标准流程操作,未做复核。 5.信息系统问题,无相关监测制度,相关专业技术不完善。 6:个人疏忽,知识欠缺,缺乏责任心,未按标准流程操作,未做复核。 7.信息系统问题,无相关监测制度,相关专业技术不完善。 主要改进措施: 1.加强教育培训,为临床工作人员提供相关教育培训,尤其是新入工作人员。护士长监督护士健康宣教工作执行情况,随时询问患者,严格护士三查八对,提高工作责任心,勤学好问。严格执行交制度,加强医护沟通,做好患者及家属健康宣教工作。 2.制定相关监测制度,改善人力配置,向相关部门申请增加人员配置 3.加强交制度,按时巡视病房,医嘱系统提醒或完善,建议加强医嘱提醒功能,减少错误发生,认真执行三查八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制定适宜的安全操作流程,加强临床医务人员培训,改进临床操作流程,增加相关科室之间沟通,减少错误发生。 5.向相关科室反映问题,解决设备仪器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浪费时间以及错误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