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及运作机制研究

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及运作机制研究

来源:欧得旅游网
第18卷第1期2007年2月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ofGuilinInstituteofTourism

Vol.18No.1Feb.,2007

[旅游经济研究]

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及运作机制研究

黄国群,陈学光,徐金发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

α

[摘 要]分析了旅游集散中心的性质,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给出了旅游集散中心的概念,分析并概括了其功能,指出了旅游

集散中心功能类型及变化趋势,并构造了旅游集散中心的整合平台模型,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旅游集散中心的运作机制。

[关键词]旅游集散中心;整合;功能;机制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080(2007)0120016204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整合旅游资源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从1998年开始,全国旅游市场上出现了旨在整合旅游资源和要素的旅游一条街、旅游市场及旅游集散中心等旅游业新生业态,这其中以旅游集散中心的影响最为广泛。1998年上海建立了全国第一家旅游集散中心,成为全国旅游界关注的热点,在其成功运作的示范效应下,全国尤其是长三角一些地区相继建立了自己的旅游集散中心,使集散中心成为规范散客旅游市场和促进自助游消费市场培育的重要综合性平台。本文将从概念、功能和运作机制方面对旅游集散中心进行相关的介绍与研究,目的是从各地旅游集散中心运作实践中,归纳和总结出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及运行的一些规律。

  一、旅游集散中心的概念

随着个性化休闲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信息网络的进一步普及,人们自行出游的能力在不断增强,散客自助游的客流量迅速增加。面对这个市场,旅游集散中心作为一项城市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新兴的旅游运作方式应运而生。旅游集散中心在我国也是新事物,国内尚缺乏对其统一的认识,媒体大多称其为“旅游超市”或“散客旅行社”。通过对国内现有旅游集散中心的考察与分析,本文认为,从狭义上讲,旅游集散中心是一个以企业或事业单位等形式存在的、为游客(主要是散客)提供旅游产品的组织实体,如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就是由上海市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授权对上海旅游线路进行全面管理的事业单位。包括上海集散中心在内,基本上所有的旅游集散中心均将按市场需求设计、开发和提供旅游线路作为其基本功能之一。从广义上讲,旅游集

α[收稿日期]2006206205

散中心是一种通过整合相关旅游环节从而达到整合地区旅游资源目的的整合系统。因为随着旅游集散中心功能的完善,不仅给日益占主导的散客提供旅游产品,而且为以其为中心的区域旅游景点(区)、旅游运输企业、旅行社、宾馆饭店和旅游工艺品企业等相关行业提供资源整合的平台,其最高形态必然是涵盖旅游“吃、住、行、

(下简称六要素)的旅游资源整合系统。游、购、娱”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认为,旅游集散中心既是一个以企业或事业单位等形式存在的、具有公品性质、为游客(主要是散客)提供旅游服务产品的组织实体,同时又是整合旅游资源重要方式和途径,也可以视作一个旅游资源整合系统或资源整合平台。

  二、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分析

(一)旅游集散中心功能的分类由于各地旅游集散中心的定位、发展阶段和完善程度不同,实践中的旅游集散中心表现出的功能不尽相同。本文根据旅游集散中心性质,结合我国最近几年成立的旅游集散中心的运作实践,根据各种功能表现的内在机理,把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旅游集散中心作为市场化运作主体表现出的功能,称为直接功能,即旅游集散中心作为市场化主体,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在满足游客(顾客)需要方面所表现出的功能;二是指旅游集散中心作为一个城市的广义的公品,通过市场化驱动的直接功能的实现,经过连续性的、整体性的积累而实现的功能,称为间接功能或外部性功能。间接功能及外部性功能是借用经济学的外部性概念,因为企业化运作的旅游集散中心通过直接功能的实现,可以有经济学意义上某种程度上的外部

[作者简介]黄国群(19722 ),男,河南唐河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陈学光(19782),男,山东淄博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徐金发(19462),男,浙江绍兴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6

性,即实现间接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间接功能在这里也是外部性的显化。

这种分类方法是相对的,有的地区旅游集散中心建立或运作过程中,刻意重视间接功能或者外部性功能。直接功能和间接功能是一体的,没有完备的直接功能,间接功能或外部性功能不明显,或者只有不利的间接功能;没有正向的间接功能,直接功能就缺乏持久的生命力。

(二)旅游集散中心直接功能及其演化趋势。1.交通功能

旅游集散中心在建立初期基本上发挥着一个“客运中心”作用,主要的功能集中在运送客源上,成为对零散游客进行“集聚-扩散”的枢纽。通过线路的设置、旅游专线车的开通、交通瓶颈问题的成功解决,旅游集散中心使散客有序地进入旅游目的地。

在解决交通瓶颈环节,集散中心应该具有旅游交通支持管理与车辆机务维修功能,具备车辆配套服务的功能,为旅游车辆的驻站、停放和机务保障提供必要的服务,建设较大规模的停车场地,能提供车辆维修、抛锚救急、加油、清洗、途中驳客以及司乘人员食宿等条件。

同时,在交通基础设施已经比较完善的地区,通过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交通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交通量的预测和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和协调,促进交通智能

[1]

化的应用,为旅客提供方便舒适安全的交通服务。比如通过引入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对重点景区道路车流的合理引导和监控,实现车船和站场之间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配载、调度,为旅客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交通环境,实现游客时空上的优化分布。

2.游客集散服务功能

集散功能是指具备汇集各地来本地区出行游客的能力,让游客在旅游集散中心就地换乘后通过旅游专线到达旅游目的地,同时可发挥客运网络优势,采取发售联票等方式组织本地区及周边地区散客来本地旅游。即不仅发挥旅游集散中心“散”的功能,还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调动旅游集散中心主体的积极性,发挥“集”的功能:主动开拓本地或者外地市场,增加来本地旅游人数。

3.旅游中介服务功能

旅游集散中心与交通部门、旅行社、景点景区、宾馆饭店等有关部门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它们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本地及周边地区旅游服务部门可以在旅游集散中心设立派驻机构,通过这一中介环节,为游客提供导游指南、代售景点门票、办理住宿登记等“一条龙”服务。

4.旅游综合服务功能

随着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不断完善,逐步会有与旅游相配套的服务功能,满足一部分游客在旅游集散中心内部消费的需求。旅游集散中心可以提供一定规模的餐饮、购物、住宿条件以及邮政、通讯、银行、联运售票、旅游咨询、门票代售等服务项目,甚至旅游集散中心本身也可以成为旅游景点。

从动态发展角度看,一般地,旅游集散中心刚成立时,或者发展初期阶段,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交通上,随着旅游集散中心的业务拓展和规模扩大,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会逐步向综合旅游服务方向延伸。

在成立初期或者发展的初期阶段,旅游集散中心主要解决出游难问题。一是上面提到的“出去,进入”交通难;另一方面是旅游信息获取不便,相应的散客服务缺乏。所以初级阶段的集散中心在提供交通服务的同时,关键是满足散客出游中信息、导游、订票等服务,是旅游功能的初步体现,基本上发挥着一个“客运中心”作用。随着交通瓶颈问题的解决以及集散中心功能的

(如图1所不断完善,逐渐延伸至涵盖旅游“六要素”

示)。随着六要素的注入,集散中心的业务逐渐丰富和多元化,相应的集散中心功能将不断完善(如图2所示)。旅游集散中心规模的扩大促使其功能不断发展和完善,而功能的完善提升则要求中心规模扩大,向集团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图1 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发展图

图2 旅游集散中心业务发展趋势图

从旅游集散中心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也证实了这一点,运作相对成熟的上海旅游集散中心、杭州旅游集散中心为游客提供的服务就已超出交通功能,向综合旅游服务方面延伸。

(三)集散中心外部性功能表现

1.城市形象的窗口。游客对城市的印象往往来源于个人的主观体验。一些直接和顾客接触的环节往往成为其对整个城市印象的全部内容和“合理的依据”。如果旅游集散中心通过系统周密的规划与设计,使得

17

服务更规范和优质,散客旅游市场有序运行,则对旅游市场是一种积极干预作用,对于在游客(顾客)心中树立一个城市或地区的良好印象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城市整合营销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内容。

2.分流交通压力,节约资源。旅游集散中心通过把分散的游客聚集起来,减少了分散游客独自出游的成本,还能减少自驾车旅游游客对城市或景区的交通压力、节约停车场用地,有效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

3.优化旅游业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从面向散客到作为旅游资源的整合系统,旅游集散中心的地位会随着其功能的完善不断得到提升。通过对整个旅游业的游客的组织、景点(景区)管理、对整个旅游资源的整合等方面的创新,特别是通过旅游集散中心的运作及与景区的配合、旅游信息的分享,使得原来整个旅业管理中的不确定性问题、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化解。这必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促进作用,有利于旅游业健康发展。4.打破行政区划,促进区域旅游合作及整合。旅游集散中心在市场力量驱动下,可以打破行政区划,扩大其业务范围,把旅游目的地延伸到周边不同地区。不同地区可以通过旅游集散中心作为执行主体开展旅游合作,为区域旅游资源合作搭建平台,有利于促进区域旅游资源合作和整合。

  三、旅游集散中心的运作机制

如前文所述,旅游集散中心狭义上是以企业或事业单位等形式存在的、具有公品性质、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产品的组织实体。同时,旅游集散中心又是整合旅游资源重要方式和途径,也可以视作一个旅游资源整合系统和整合平台。其对旅游资源整合可以借助于下图(图3)来说明。

图3 旅游集散中心:旅游资源整合平台

  通过对现行运作的旅游集散中心考察并结合理论分析,可以把旅游集散中心运行机制分为以下几类:

(一)整合机制

集散中心整合旅游资源涉及到的主体可以概括为4类:以交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主管部门;景区、景点;旅行社、饭店宾馆为代表的配套部门;游客。

旅游集散中心需要旅游管理部门、交通部门、城市管理部门的配合,涉及到景区景点、特色街区、饭店宾馆、交通网络等相关旅游环节的协调,旅游集散中心的建立为本地区旅游业整合旅游六要素提供了平台;其次,在开发旅游线路的过程中,需要与外省市的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景点就线路设计、利益分配等问题进行沟通协调,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区域间旅游资源的整合。随着集散中心设计的旅游线路越多(集散中心需要设计多种线路吸引游客),区域间旅游业的合作更加广泛,旅游壁垒不断被打破,客观的结果是促进了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以上海旅游集散中心为例,该旅游集散中心在立足上海本地的同时,影响不断向长三角地区辐射,线路、业务等涵盖长三角区域诸多知名景区。该旅游集散中心与周边城市合作,推动长三角无障碍旅游区的创建。目前,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已通过网络化交易平台,与杭州、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联网,实现了实时出票。游客在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可以购买到区域内任何一个景点门票,亦可从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的各客运站直达长三角所有景区,已经实现“一票到底”。一般地,旅游集散中心借助于整合机制实现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发挥其平台作用。

另外,旅游集散中心的营销工作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在实践中,旅游集散中心的营销往往联合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比如有集散中心和景区联合推介旅游线路、集散中心推荐部分旅行社进行组团服务、以及与合作建设旅游咨询服务网点开展营销工作等形式。这种联合互动的营销,也是对旅游资源一种整合。

(二)交易方式变革与专业化分工机制

旅游集散中心提供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旅行社包价旅游的自助旅游方式。它像个“专业的散客旅行社”,有着与旅行社类同的组织功能,但它使游客与原本的旅

[2]

行社之间的交易方式发生了变革。这种变革表现在:它相当于一个“景区集市”,预先使游客与景区之间进行交换活动,通过实行套票来降低游客排队购买景区门票的交易费用;集中信息来降低游客搜寻合意的旅行社、景区的成本;明码标价降低游客与对方讨价还价的成本;专线车则降低了游客花在换乘交通上的费用。

特别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大大促进了旅游集散中心交易方式的变革与专业化发展。借助于管理信息系统,依靠其他旅游企业提供的信息,旅游集散中心可以

18

实现整个旅游服务供应链系统的良好运作,为游客提供旅游及信息服务。同时与其他旅游集散中心建设一个统一的旅游信息平台,联网售票,可以共推强势旅游线路。开展这些有特色的、个性化的旅游电子商务,以及建立现代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改变交易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不仅避免自身因规模扩张的机构庞大、管理失效的弊病,又能够通过提高专业化水平为游客和景区创造更多的价值。

(三)规模经济机制

旅游集散中心的基础设施,如售票厅、候车厅等,属于固定成本。而旅游集散中心在容纳能力范围之内,单位人数增加的边际成本相对于其平均成本来说比较微小。在服务能力之内,服务人数增加会显著降低平均成本,即一定范围之内,规模越大,对旅游集散中心越有利。在散客市场广泛扩张、需求巨额增长的情况下,旅游集散中心运行发展的必然性需求可以满足。

随着在旅游集散中心这样一个“集市”里人数越来越多,成交率提高,单位游客出游成本降低。同时,景区景点可以为在集散中心订票的游客提供优惠,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达到了多赢的结果。这一发展散客旅游的创新模式,大大降低了散客出游与散客接待单位的交易费用,可以促进市场范围的扩大。旅游集散中心的这种中介作用形成与发展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

旅游集散中心为了汇聚游客,增加规模,除了可以设立集散中心总部外,还可以系统规划,在所辖城区的主要人群聚焦地设立分中心或上车点。游客既可以就近从各个分中心购买旅游产品,乘坐旅游专线车,也可以在集散中心总部购买,到分中心乘车。这种卫星式或轮轴式的空间位置分布,可以用下图(图4)表示:

参考文献:

[1] 薛莹.论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的形成与发展[J].旅游科学,2004,(6):39-42.

[2] 李峰.加快建设苏州旅游交通集散中心[J].江苏交通,2002,(11):24-25.

图4 旅游集散中心的卫星式空间布局

  这种空间分解的布局有利于方便游客,诱导潜在需求的实现,对扩大旅游集散中心规模有积极作用。

[3]

  四、结语旅游集散中心作为新生业态,它在发展旅游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各地的重视,因此不少地区相继建立了旅游集散中心。但是必须认识到,旅游集散中心作为旅游资源整合的表现和措施,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需要合适的旅游基础设施、外部硬件环境;又需要当地具有适宜集散中心成立与发展的软环境。

旅游集散中心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虽然在中国已经有几年实践的历史,但从理论上还需要对其有不断深入的认识与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对旅游集散中心实践有更好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本研究受到浙江省衢州市旅游局支持,同时感谢

)审稿人对本文提出的修改意见。

[3] CHENXue2guang,HUANGQuo2qun.Tourist2TransportCenter:A

PlatformofIntegratingTourResources[J].IEEE(SSSM),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erviceSystems&ServiceManagement,2006.

ResearchonTouristTransportCenters’FunctionandMechanism

HUANGGuo2qun,CHENXue2guang,XUJin2fa

(SchoolofManagement,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58,China)

Abstract:Touristtransportcenterisanewpatternoftouristindustry,theresearchprovidestheconceptoftouristtransport

centersandgeneralizesthefunctionoftouristtransportcenters,anddevelopsamodelofhowtouristtransportcenterswork.At.lastbasedonthemodel,inmakesananalysesofthemechanismoftouristtransportcentersKeywords:touristtransportcenter;integration;function;mechanism

[责任编辑:连云凯]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