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乡下人家》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围绕单元专题“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描绘了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亲切祥和、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本课教给学生抓重点句子的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二是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村独特、迷人的魅力,体会作者善于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
【设计理念】课标提出这一学段的学生能“理解词句的意思”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语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要求,因此,在解读课文时,我以重点词句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同时进行句子朗读的训练,使课堂融人文性与工具性为一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乡下生活的美好。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景物谈体会。
3、 触摸乡村,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过程与方法
通过“理解——想象——体会——朗读——感悟”的学习过程体会乡村生活的美;通过品味语言,读出味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生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
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学准备】田园风光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深情的走进了乡下人家。这里柳枝摇拽、流水潺潺,野花遍地、鲜果飘香。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陈醉云的脚步再次走进乡下人家,用心去感受乡下人家的美!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上一节课,我们不仅初读了课文,还知道了作者一共描写了几幅乡村风景图?他们给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适时引出中心句。
4、大屏幕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齐读,(教师板书:独特、迷人)。
4、教师小结:真是这样吗?让我们继续走进——乡下人家,去感受它“独特” 、“迷人”的魅力。
二、品读美图,读中悟情。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6自然段,看看你对那些景物最感兴趣?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还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然后在美美的读一读。
2、生自由读文。(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生交流过程中,师适时点拨,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特别是文中的拟人句、比喻句来体会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并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可能会汇报的句子预设如下:
(1) 学习画面:瓜架
① 引导看图:看到了什么?(小屋、瓜架、瓜架上的丝瓜、南瓜,绿绿的藤、青的红的瓜。)长得怎么样?什么样的瓜?什么样的藤?什么样的叶?颜色有哪些?颜色怎么样?
② (出示课件)读句子,引导体会。这些青红的瓜和长藤、绿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理解“装饰”。而乡下人家用的什么作装饰?(瓜架)在绿叶的衬托下,这瓜显得——更红了,在瓜的衬托下,这叶显得——更绿了。这样的装饰给你一种什么感觉?这道装饰是如此的自然、朴实、别有风趣。与这道别有风趣的装饰相比城市高楼门前的石狮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威严、不亲近、不自然),乡下人家的瓜架是那么的自然、生机勃勃。所以作者说和他们相比乡下人家——可爱多了!可爱一般用在什么地方?(形容人或者是动物)这样写就表达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喜爱。
③ 配乐朗读,感受美。
④ 教师小结: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这才是乡下人家所独有的风情啊!真是别有风趣!怪不得作者要感慨——乡下人家的风景真是独特而迷人啊!
(2)、学习画面:(鲜花与竹笋)
①交流“鲜花轮绽图”:
a、引导看图 :门前有哪些花?春天开放的芍药,夏日的凤仙花,秋天的鸡冠花、大丽菊,他们依着季节开放得如火如荼!一丛丛,一簇簇的鲜花,真是一派美丽的景象!对不对?花团锦簇,鲜花盛开,这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
b、课件播放画面,学生给画面配音。
C、理解“朴素”和“华丽”的意思。
d、配乐朗读,感受美。
过渡:那么一年四季有鲜花相伴,这样的生活对于乡下人家来说,他们还不满足,你们看,他们屋后这片是什么?
②、交流“雨后春笋图”
a、引导看图:这竹子长得怎么样?几场春雨后,你看见了什么?(竹笋)你所看到的竹笋长得怎么样?(竹笋多、长得快、生机勃勃)用书中的词语形容那就叫——雨后春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b、出示句子,指名读。
c、理解 “探”字,引导体会春笋的调皮、可爱及作者对笋芽儿的喜爱!
d、教师小结:一个“探”字,一个拟人句,把我们带进了小笋宝宝的内心世界,感受到它的可爱、活泼、机灵。
e、指导朗读,感受美!
(3)交流“鸡鸭觅食图”
①根据学生汇报,出示课件,引导看图。
②出示句子,生齐读,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发挥想象谈体会。
③师:鸡妈妈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鸡爸爸呢耸着尾巴雄赳赳气昂昂的走来走去,你们觉得有趣吗?想不想读一读这句话?
④指导分角色朗读,感受美!
⑤过渡:同学们,这边是母鸡领着小鸡在觅食,那边是雄鸡在悠闲自在的做善护,那边还有小桥流水戏鸭,你们想看吗?好,我们一起来欣赏。
⑥出示句子,师范读。
⑦这些小鸭子生活的怎样?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⑧指名读。
⑨师小结:你瞧这鸭子与人相处的多友好、多快乐,多自由!真是小桥流水人家,河里一群欢鸭。这样的情景也只有在乡下人家才能看到,怪不得作者要说:这是乡下人家才有的独特、迷人的风景啊!
(4)感受“院落晚餐图”
① 此时是夏季的傍晚,如果你去散步又会看到什么场景?他们是怎么吃晚饭的?(读一读)理解“天高地阔”?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对着天边的红霞,迎着向晚的微风,望着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在这样神奇而美妙的大自然中,边闲话家常,边享用晚餐,这就是独特、迷人的农家风光。你没觉得这样的景色美吗?
②同学们想不想把这美好的画面读出来,一起感受一下这美好的时刻呢?
③配乐齐读,让学生随着轻快的音乐再一次感受这独特的夏夜。
(5)品味“月夜睡梦图”
天色慢慢的暗了下来,想想在乡下人家这样一个月明人静的夜晚,你听到了什么?是谁在唱歌?(蝈蝈、蛐蛐、青蛙、鸟声),我想这里面一定还有纺织娘的歌声,她也是夏夜里的一种鸣虫,细细的听,他是怎样在唱(课件出示句子:月明人静的夜里,纺织娘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怎么样?(美、好听、安静)赛过了催眠曲,就在这样美妙的歌声中辛苦了一天的人们甜蜜的进入梦乡。这样的歌声只有在乡下人家才能听到。
三、梳理全文,明确主旨。
1、师:同学们,刚才呀,我们信步乡间小路,共同饱览了(生回答:瓜藤盘沿途、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六处乡村风景,你们觉得我们乡下人家美吗?是啊,乡下人家的生活环境是亲切可爱的,是朴素美丽的,是和谐
欢乐的。我们也要由衷的发出感慨—(课件出示句子“乡下人家,不论什么……独特、迷人的风景。”)
2、生齐读句子,再次感受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及作者对乡下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3、师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这些看似平凡普通的事物也蕴涵着独特迷人的美。正如大雕塑家罗丹所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也能和作者一样,拥有会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美,感受身边的美。
四、作业设计:
1、请试着运用本文中学到的写景方法,写一段话,介绍自己的校园,表达喜爱之情。
2、课后的阅读连接中为我们选编了戴望舒所写的一首有关乡村生活的小诗——《在天晴了的时候》,希望同学们下去以后能够好好欣赏。
板书:
21、乡下人家
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
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
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
(独特、迷人)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李
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