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填土设计要求
1、回填料控制标准:最大粒径≤200mm,粒径大于100mm的风化料含量≤30%,粉质粘土含量≤20%。场地回填料应采用强风化料和中风化料组合使用的方式。墙后回填料采用中风化碎石。
2、碾压施工机械:场地采用20吨以上振动碾压机。墙顶坡面采用蛙式夯。 3、大面积回填前应先进行现场碾压试验。
4、回填碾压施工参数:铺设厚度、行进速度及遍数、振动频率及振幅等由现场碾压试验确定。铺设厚度为0.5~1.0m。碾压行进速度小于2千米/小时。碾压遍数为3~7遍。
5、回填土分层碾压,分层检测,待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6、回填施工准备:回填施工前应进行场地整理。清除地表耕土、杂草及树木后在回填地表坡面每隔10m施工成3~5m宽阶梯状平台。
7、压实系数、承载力及变形模量:压实系数≥0.92,承载力≥150KPa,变形模量≥12Mpa。
8、土工格栅:在挡土墙墙顶土坡坡面铺设土工格栅,竖向排距为2.0m,水平方向长度为6.0m;墙后填土中铺设土工格栅,竖向排距2.0m,水平方向长度5.0m。土工格栅型号选用GDL125/HDPE。
9、地表防水:填方至设计高程下200~300mm时,铺设粘土碾压后封闭地表或采用地表硬化方式防水层,要求地表形成2‰朝向地表排水构筑物的坡降。
10、工程质量检测:用灌水(灌砂)法、承压板法及重型动力触探法分别检测压实填土的压实系数、承载力及变形模量。
二、施工方案
1、回填前准备工作
(1) 基底处理及拉台
清除地表耕土、杂草及树木后,在清理后地面每隔10m用推土机推成3~5m宽阶梯平台。填方区域形成2%的坡度,以利于散水。台阶口严禁上抬造成坡面积水,软化基底。待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回填土方施工。
(2) 碾压试验
在回填场地内选择500 m区域进行现场碾压试验。试验区分成5个区域,代号分别为SY1~SY5。碾压试验要求详见表5。每区碾压3层后进行土工试验。土工试验包括每区进行3个灌水(灌砂)法试验,2个动力触探孔试验(钻孔深度至原地表以下2.0m),待压实系数检测结果出来后,在压实系数大于0.92的试验区内选择3点进行承载板试验。
表5 碾压试验区试验要求
。
试验区代 面积 号 (m) 20t及以上振SY1 100 动碾 20t及以上振SY2 100 动碾 20t及以上振SY3 100 动碾 20t及以上振SY4 100 动碾 SY5 100 蛙式夯 300 5~7 500 4 500 6 1000 5 1000 7 22
铺设厚度 压实机械 (mm) 碾压遍数/夯压遍数
现场碾压试验结束后应提交碾压施工参数,应包括:铺筑厚度及碾压遍数。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碾压施工参数进行施工。现场碾压试验相关土工试验应提供碾压土压实系数,内摩擦角、变形模量及承载力试验成果,以完成最终场地稳定性分析论证报告。
(3) 备料
正式施工前,选择合适料场,进行备料及配料工作。应清除坡面植物及耕土后再进行挖掘及爆破作业。通过爆破开山得到的石料应进行破碎处理,保证填方石料符合设计要求。
2、填土压实施工
(1) 施工时间段选择
碾压施工宜选择在在少雨的春季进行,不宜在冬季进行,防止回填土料受冻及地基土受冻胀影响,形成回填冻土后融化造成地基沉陷。 (2) 填土碾压施工要点
填土碾压施工宜分区分段进行,提高施工功效,便于施工及检测相互协调。
采用机械填土,视现场条件采用推土机、铲运机及自卸卡车方式。回填料时应近水平填筑。碾压原则为“薄填、慢驶、多次”。严格按碾压试验确定的施工参数施工。 碾压方向应从两边压向中央。碾轮路线应重合搭接。运行中20吨及以上的振动碾压机械距填方边缘应大于4.0m,防止发生溜坡倾倒。填方边缘压实不到之处采用蛙式夯夯实。每压实一层后,用推土机等履带机械进行表面拉毛,以利结合。随即进行相关检测工作,分层检验结果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3) 地下水处理及雨季施工
施工时如遇地下水或降大雨,在场地四周设置临时排水沟等将地下水排除场地。宜结合场地永久排水设施布置临时排水设施。做好料场及填土表面的防水措施。 (4) 土工格栅施工
墙后及坡面铺设土工格栅层时,应保证格栅与压实施工机械间回填土厚
度至少300mm。土工格栅接头部位处理方式应符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中相关要求。
(5) 挡土墙施工应于碾压施工相协调。挡土墙墙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后,方可进行墙后填土压实及土工格栅的布设工作。
三、检测方案
1、检测方案
(1) 检测方法
试验方法为灌水(砂)法、重型动力触探原位测试(N63.5)及承压板试验。
(2) 检测点布置及工作量 A. 灌水(砂)法
每层填土每500m进行一处灌水(砂)法试验。共需进行约360处灌水(砂)法试验。
B.重型动力触探原位测试(N63.5)
回填至设计高度一半时进行第一次钻孔N63.5测试。每1000m布置1个钻孔,钻孔深度应达到原状土层,采用连续动触方式进行。
回填至设计高度时进行第二次钻孔N63.5测试。每1000m布置1个钻孔,钻孔深度应达到设计高度一半以下2.0m,采用连续动触方式进行。
共约需进行约300延米重型动力触探原位测试。
C. 承压板试验 回填土至设计高度后完成5~7个承压板试验。
2
2
2
2、提交的成果
场地检测结束后,提交场地回填土的压实系数、回填土的内摩擦角、变形模量及承载力检验结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