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测量放样误差控制标准 ................................... 14
、工程概况 工程名温州港龙城市商业广场 4#楼(酒店)塔楼玻璃幕墙、雨
称: 棚等工程 建设单
温州港龙置业有限公司
位: 监理单
浙江文华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位: 施工单
苏州柯利达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位: 建设地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宁波路与中汇路交汇处
点: 文明等
省文明工地
级:
二、施工范围
本工程施工部位为4#楼塔楼。主要施工对象有:玻璃幕墙、铝 板幕墙等及其支撑结构系统。
三、施工测量要求
施工测量时整个幕墙施工的基础工作, 直接影响着安装质量,因 此必须对此项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努力提高测量放线的精度。
四、准备工作
1、 熟悉施工图及有关技术资料。
2、 检查测量仪器,检验是否有年检合格证,并建立设备台帐(型 号、规格、使用年限、精度、生产厂家)。 3、 拟定测量方法和步骤。
4、 总包方提供书面水平基准标高点和首层基准点控制图。
5、 质量员对参加测量放线人员进行书面和口头技术交底,详细讲 解技术
要求及允许的误差,并要参加测量放线工作。
6、 对放线人员进行安全交底,不准违章作业,必须做好安全防护 工作。 7、 各种工具准备
1) 经纬仪DE2A水准仪DS32各一台(精度〉2〃级)。 2) 50米、30米皮尺各一把。 3) 5米、3米钢卷尺各3把。
4) 红蓝铅笔、角尺、1.5mm钢丝线、50*5角钢、墨斗、水桶、扫冲击钻、膨胀螺栓、红油漆等。
五、测量放线施工的内容
1、 基准点线、轴线的复核。 2、 水平标高的布置。 3、 放内、外控制线。 4、 弹分格线。 5、 垂直钢线的布置。 6、结构预埋件的检查测量 六、测量参照标准
1、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2、 《建筑幕墙》GB/T21086-2007 3、 《城市测量规范》CJJ8-85 4、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帚、
5、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139-2001
七、施工测量的依据
1、 平面图、立面图、节点大样图。 2、 工程建筑图、结构图。 3、 总承包单位提供的内控点布置图
八、首层基准点、线布置
1、进入工地放线之前请总包方提供基准点线布置图,以及首层原 始标高
点(参见下图),施工人员依据基准点、线布置图,进行复核 基准点、线及原始标高点,原始标高点只需要一个(总包单位标高只 有复核后符合标准才能用)。
2、基准点、线的确认
幕墙测量放线,依据总承包单位提供的基准点布置图,检查 总包单
位基准点尺寸是否符合尺寸要求,基准点线与轴线的尺寸是否 符合要求。基准点对角线是否在误差范围内。 原始标高的位置以及相 互之间的关系,结合幕墙设计图、建筑结构图进行认可,经检查确认 后,填写轴线、控制线记录表,请总承包单位有关负责人给予认可签 字。
ff 騒点 卩 : y F\" F f 1 丿
團Al
3、首层控制线的布置
因总包单位便于施工,控制线一般设定离结构较远(2米左右), 而幕墙施工需将控制线进行外移(一般 0.5〜1米),依据总包首层 控制轴线,建立幕墙首层内控制网,再由内控制网根据安装需求进行 外移形成外控制网,按照图纸设计对控制网进行复核校正, 使之符合 设计及安装要求。
rj __ : _____________ 1 r 1 i 1 j 1 I 1 i 内拽制网
\"1 ' ' 1 ------ ---------- 1 1结构外圉 1 1 0. 5~1議 1 1 4 I 1 1外控制阴 1 [T\\_ ___________ ___ ____ ____________ 1 K t L L 九、标准层的设立
标准层的设立主要是控制建筑物的垂直偏差,保证各楼层的几何 尺寸,满足放样要求。同时,由于控制钢丝线拉的过长,稳定性差, 因而间隔15〜20米处增加固定点,防止钢丝摆动。依据整个大楼首 层总承包单位设置的原基准点,我们拟定从首层、三层、八层、十六 层及顶层等部位为一个标准控制层,依据总承包单位提供的底层基准
控制点作为一级控制点,通过一级基准控制点,采用经纬仪 递基准点,为提高传递精度, 层作出该几层的中心控制点, 控制基准线的连线检查工作,
DE2A传
拟从底层通过经纬仪视线直接传递至顶 在底层、顶层任意一点架设经纬仪进行 首先用经纬仪检查投测点之间的距离和
角度是否与底层控制点一致, 若超过允许误差,应查找原因及时纠正 若在误差范围内,则确认,进行下一步连线工作
十、投点测量实施的方法
将铅垂仪架设在底层的基准点上仔细对中、调平(参见图 2-1), 用向下视准轴十字线投向传递层,在铅垂仪的监控下进行定位,定位 点必须牢固可靠,各基准点以此为基础。投点完毕后,进行联线步骤, 在经纬仪监控下将墨线分段弹出。
十一、内控线的布置
各层投点工作结束后,进行内控线的布控。整个大楼的主控制线, 以总包单位提供的主控制线为准,将总承包方的结构控制线进行平
移,平移应放在接近结构边缘,但要让开柱位,便于连线的地方,内 控线离结构面为1000m m,根据总承包单位内控制线,在此基础上进 行内控制的平移,平移弹线过程中,经纬仪进行监控,无重叠现象, 检查内控线与放样图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符合后进行外围结构的测 量,使整个大楼成封闭状态。
十二、结构外围分隔控制线的测量
内控线布置后,以总承包单位提供的轴线、基准点、控制线作为 一级基准点,在底层投出外围控制线,用测距仪测出外控制线的距离, 用经纬仪监控作出各外控线延长线的交汇点, 通过确定延长线上的交 汇点作出二级控制点,各二级控制点之间互相连线成闭合状形成二级 控制网。二级控制网建立后,检查建筑结构外围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 之间的偏差程度,对大于或小于设计偏差要求的结构区域, 由总承包 单位进行修正后,交付我司验收后使用。
十三、层间标高的设置
层间标高的测量,首先在轴线控制线上使用经纬仪采取直线延伸 法,在便于观察的外围做一观察点,由下而上设立垂直线,在仪器的 监控下,弹出垂直墨线,依据垂直钢线在楼层外立面上悬挂
10kg重
物的30m钢卷尺,用大力钳把钢卷尺夹紧,在小于 4级风的气候条 件下,静置后用等高法分别测量计算出各楼层的实际标高和建筑结构 的实际总高度,每层设立1米水平线作为作业时的检查用线, 并将各
层高度分别用绿色油漆记录在立柱或剪力墙的同一位置处 (因总承包
方标记录红色,以示区别),在幕墙施工安装直至施工完毕之前,咼 度标记、水平标记必须清晰完好,不被消除破坏。标高测量误差,层 与层之间<士 2mm,总标高<10mm。(参见图2-1)标尺读数的计算 (参见图2-2):
式一:H=a2-a1+b-A-1000式中:
H-结构标高上移1米的标高标志层间标准高度(设计值)
b-标尺读出的a1,点至士 0.000的高度al、a2-水平仪在钢卷尺上的读 数其
它楼层按以下公式计算(参见图 2-3): 式二:Hn二仁a4-a3+bn-An式中:
H n=1结构标高上移1米的标高标志An-层间标准高度(设计值) bn-标尺
读出的a3,点至一米处的标志点高度a3、a4-水平仪在钢卷尺 上的读数
十四、钢丝线的设定
用铅垂仪每隔2层定出钢丝固定点位置,钢丝采用 ①1.5mm,钢 丝固定支架采用5X 50角钢制成,角钢一端钻有 ①1.6〜①1.8孔眼, 所有角钢上孔眼自下而上用铅垂仪十字线中心定位,
确保所有孔眼处
于垂直状态,而另一端采用 M8膨胀螺栓固定在相应楼板立面边缘, 钢丝穿过孔眼,用花兰螺栓绷紧。
十五、竖梁定位放线
竖梁定位放线是在正式设计图纸已定,所有误差处理方案确定后 进行
的,竖梁的定位放线是幕墙安装关键性的一步, 也是实质性的一 步,其误差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后期各工序的质量,放线必须准确,同 时竖梁放线要求考虑的问题很全面,包括各转角、节点处的尺寸处理, 玻璃的规格、封口的方向、主梁的安装方向等问题,特别要提醒的是 折线形幕墙的定位放线的要求,技术要领与平面幕墙有明显的区别。
1、 施工前对图纸进行全面了解,弄清整个位置的主导尺寸以及整 个建
筑设计的风格,并对整体施工组织设计有明确的认识, 对施工进 度的控制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 和方案。
2、 在正式施工前,要进行施工准备,主要包括人员准备,工器具 准备
和材料准备。
3、 在施工现场找准开线部位,并对其周围的环境进行了解,对照 图纸
将转角位,定位轴线,标高、变截面的位置一一对照,以保证放 线时准确无误。
4、 选择关键层清理干净,防止杂物对开线的影响,在关键层找出
关键点并固定好,对关键点用水准仪抄平,以便按需要找水平线。
5、 根据幕墙施工需要,单纯在关键层打水平还不足以定位,为 了保证
竖梁安装误差在允许范围以内,放线时还需要寻找一个辅助层 打水平,以保证两点形成一根定位线,辅助层可以是一个或几个,视 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随楼层的层高而定,层数越多辅助层就越 多,反之亦然。本工程辅助层每隔 5~6层楼设置一层。
6、 确定了关键层,辅助层,在关键层上寻找砼梁,放线的定位点。
定位点一般在变面接口处,转角处,在平面幕墙较长时可以是在平面 中间,
但此时必须调准位置,保证线、面空间的统一。关键点不低于 两个,随着各立面变化的复杂程度和整个施工方案和设计形式而决定 关键点的多少。
7、 找出所有定位点,对定位点调整固定,要求:
(1) 定位点误差必须足够小。
(2) 固定点所用材料应无明显塑性变形。 (3) 固定必须牢固,稳定。
8、 进行水平分割:水平线打好调整后,进行水平分割,进行水平 分
割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 查看图纸分格
(2) 明了定位轴线与分格线的关系 (3) 找出定位轴线的准确位置
(4) 准备工具,同时对量具、仪器进行调整
(5) 确定分割起点的定位轴线。准备工作做好后着手水平分割, 一般三人同时进行,一人主尺,一个复尺,一人定位。每次分割后都 要进行复检。
9、 对水平分割准备性的检查,要求在每次水平分割完毕后进行, 方法
有两种:
(1) 按原来的分割方法进行复尺,并按总长,分长复核闭合差。 (2) 按相反方向复尺,并按总长,分长复核闭合差。 如出现分割误差大于2mm,则需要重新进行分割。
以上复查
10、 水平分割确定后,根据水平分割吊垂直线,吊垂直线时应注 J八
意:
(1) 固定吊线支座 (2) 每根线都在分割点上 (3) 分割点必须准确无误 (4) 吊线前必须清除障碍物
(5) 所吊垂线必须与水平分割完全吻合 (6) 风力大于4级时不宜吊垂线
(7) 吊线时,可用加重砝码的办法来减少风力的影响
11、 检查垂直度,方法有:
(1) 经纬仪检查法
(2) 水平辅助层定位点重合复检法 (3) 自由复检法
① 经纬仪检查法是用经纬仪作为垂直验证,从所吊垂线中选择 几根
垂线用经纬仪进行复检,查出误差,作好记录,并寻找原因进行 调整,这是一种最准确的办法。
② 水平辅助层法,通过查看辅助层分割点与定位层分割点是否 垂合
来检查垂直吊线的准确性。
③ 自由复检法是任意选择一层作为检查层或选择一边区域进 行复
检,具体方法参照①②得出误差后进行分析,记录、处理。这是 由于有时赶工时间紧的情况下的紧急办法一般情况下不采取。
12、固定垂直线
为了防止受外界力的影响,调整好的垂直线要进行固定,固定要 稳、准,同时避免外界冲力对其影响,要注意对所放线的保护,有条 件的对固定
完毕的垂直线用经纬仪重新校正。
13、垂直施工线校核
至上道工序操作为止,放线部份的工作基本完成,随后将进入安 装阶段,为保证安装阶段准确无误,对所放的线要进行全面复查,以 保证不出差错,保证其准确性是检查的重点,特别是转角位置的放线 情况,由于转角位置玻璃分格位与竖梁分格位不在同一位置, 时要注意换算,同时要反复查对,以防搞错。
故放线
十六、外围结构的测量
连接首层控制线与竖向控制线,就形成了立体控制网,依据控制 网测出各面、角的基础结构轮廓线,检查建筑结构外围实际尺寸与设 计尺寸之间的偏差程度,对大于或小于设计偏差要求的结构区域, 可 向总包、监理单位提出修理处理意见及要求,直到符合验收标准,交 付使用。 十七、目前个分格线及龙骨线的确定
转角垂线确定后,就可以根据分格尺寸在两转角点之间进行分 格,上下连线,形成整体控制网,同时也可根据图纸面线距离龙骨线 的尺寸往里返出龙骨线,以作为安装龙骨的依据。 十八、测量放样误差控制标准
(1) 标高
a. 士 0.000 至 1 米线w 1mm; b. 层与层之间1米线w 1mm;
c. 总标高士 0.000至楼顶层w 士 1mm。
(2) 控制线
a. 墙完成面控制线w士 2mm(参见图); b. 到外控线w士 1mm; c. 结构圭寸闭线w 士 2mm。
(3) 投点
各标准层之间点与点之间垂直度w士 1mm
9E J —7
U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