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三升高一教学计划

来源:欧得旅游网
2019暑假 第二课堂高一衔接辅导计划

辅导科目 化学 授课老师 尉老师

【初三升高一衔接课程教学计划】

一、衔接课程设置目的:

1、为了减少学生在高一学习化学时的困难,预防在高一学习化学学科时因学习困难造成成绩下滑;

2、避免在暑期阶段学生出现学习过程上的真空阶段,造成知识的遗忘;

二、衔接课程设置内容

暑期初三新高一化学衔接课程,在学习内容上不同于初三中考前的总复习,也不是直接

讲高一的新教材。衔接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确定的原则,是把因为中考不考而初三老师没讲的,或是初三教材中没有的,或是中考所占比重很小分数很少老师只做略讲的,这些内容到了高中化学又成为了再现率很高的和重点的知识,必须要用到的知识。对于这些初三化学知识体系和知识点,按照高中化学教学的要求,结合高一新教材中的知识点,作适当的拔高设计后,就成为衔接课程的教学内容。它不完全是初三的学习内容,也不是高一的内容。也就是说,要补上初三和高中化学之间的知识、技能、能力的一个空白层,给学生建立一个从初三到高一的阶梯,使学生能够顺利的进入新的角色,尽快地溶入新的环境,升华新的学习境界。这是历年来都有的而至今学校(因教材、课时限制)仍无法解决的,严重影响学生高一化学学习成绩的问题。

三、衔接课程课时设置

化学衔接课程初步设置十讲,每讲2个小时。教学内容顺序是按学生熟悉的初三

中考总复习顺序进行编排的,但是内容却是新的,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新的技巧,新的能力提升训练。

课时 教学内容 物质的分类 物质结构理论基础 重点难点 1. 物质的分类并学会物质分类的方法 2. 原子结构及电子排布规律 3. 元素周期表及其规律 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判断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 备注 2课时 2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一)

2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二) 1.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2.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2课时 氧化还原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3.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1. 酸碱盐的概念 2课时 酸碱盐的性质 电解质的概念 2. 酸碱盐的通性 3.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4.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 复习复分解反应的的概念 2课时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注意事项 4. 离子的检验 2课时 钠的性质 研究物质的方法 1. 钠的性质及保存 2.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及应用 1. 氯的性质及收集方法 2. 次氯酸的性质和应用 1. 溶液和溶解度的定义 2. 溶液质量分数 的计算和在计算题中的应用 2课时 氯的性质 研究物质的程序 2课时 溶液、溶解度及溶质质量分数 2课时 胶体的性质 1. 分散系的定义 2. 溶液、胶体、浊液的区别与联系 2课时 粒子数与物质的量 1. n与NA、M、m几个物理量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1. n与Vm的关系 2. 、阿伏伽德罗定律 1. n与CB的关系 2.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3. 学会用两种方法表示溶液的浓度 2课时 粒子数与气体摩尔体积 2课时 物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 2

2课时 4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1.掌握利用物质的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两种计算方法 暑期教学综合复习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学习阶段考核及评讲 共32课时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