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卷第3期 2012年5月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Journal of Zheiian ̄Wanli Universi Mav 2012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研究性教学改革探讨 熊尚凌,毛芝娟,张 捷,王海丽 (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宁波315100) 摘要: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是环境类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其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在研究性 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合作性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针对环境微生物学 实验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改革和调整:(1)优化整合理论课和实验课程 教学内容;(2)将基本操作训练整合到与工程实际相一致的综合型实验之中;(3)侧重实验教学过程考核和基本规 范操作考试.弱化理论考察。经过为期三年的研究性教学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实验教学: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研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250(2012)03—0l10—03 我国“十二五”教育规划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 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在此形势下,以学生自主探索式学习为核心的研 究性教学模式。目前正在国内高校广泛推广与实施,本科阶段实施研究性教学也是一个国际化的趋势,从 2O世纪90年代开始,各国在这方面已取得一些值得借鉴的范例”。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作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巩固微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培 养学生运用微生物技术分析、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及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至关重要[21。近几年,浙江万里学 院在“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改革以教师“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践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 “导”为辅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环境微生物实验教学也尝试了这种研究性教学模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1 改变传统方式 结合地域特色 在以往的实验教学模式中,“重理论,轻实践”,实验教学过程强调模仿和训练,学生只需要按照实验 教材规定的实验方案、仪器、设备和实验步骤等“照单抓药”,机械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即可,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只是被动参与。缺乏主动思考【3卅。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得到提高,创新思维和 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没能得到锻炼,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理解仅限于表面,没有把握实验的精髓,不能合 理分析和解释实验过程中的异常现象。 鉴于以上问题,根据我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解决工程实际 中具体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修改了教学计划。将环境微生物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分开,压缩理论课教学 时间,延长实验教学,由32学时提高到2周(计6O学时),将实验教学单独设一门课,单独考核。并将实验 课安排在学期末实践教学周,连续两周实验教学。集中教学。有利于基本操作技能的反复训练和熟练掌 收稿日期:2012—02—13 基金项目:浙江省生物与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sfl01000700)。 作者简介:熊尚凌(1978一),男,湖北十堰人,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讲师,在职博士生,研究方向:极端环境微生物资 源及环境适应机制。 1l0・ ・熊尚凌,毛芝娟,张捷,等: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研究性教学改革探讨 第3期 握,符合微生物实验连续性和周期性的特点,有利于综合性大实验的开展。 实验课程设置如图1 结合宁波市港口城市的特色,增设了海洋类微生物实验项目,将海洋 污染相关微生物实验整合到该课程中,增加了地域特色,实验安排见表l。 } 给学生布置可选 I l 实验主题和要求 l 2 基本操作实验整合到综合实验中 改变传统模式中先基本操作训练学习.后综合性大实验操作的教学模 f学生分组开展方案设计1 鸶 广— r_段 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于:器皿包扎灭菌、培养基配置、接种、纯化等基 本操作实验相对单调.没有挑战性.学生兴趣不够浓厚。我们将这些基本操 一l 修订实验方案 l 兰三三壬一一一 作训练融人到综合性实验中,作为综合性实验的中间环节进行训练,这样 目的性更明确.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深知由于会影响到后续实验的开展, f开展实验,I集中培训基本操作 l同时课堂f 操 蠢 会关系到整个大实验的成败。会更集中精力学习。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遵 .循教师“精讲导学”的原则。主要针对实验过程中共性问题解析剖析,对出 l实验过程监控,生 问题分l.。 妻力 现的问题,进行设疑引导,尽可能在实验中不单独开设微生物基本操作训 I析,方案调整,结果分析I 现 练课程,而是在综合实验中集中训练,课程考核中将基本操作单独考核,更 一_一一一L…一一一 厂—— L——] 考 有效的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有效的利用有限学时。 在实验教学的开始首先由各组分别汇报方案,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 I实验l及其综合实基本操作考核I验答辩 I 核暨 方案的可行性,查漏补缺。由教师讲解分析方案的可行性,提出建设性意 见,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理论知 识和查阅的相关资料,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表1实验内容设计 目前关于微生物实验的教学视频和 动画等教学资源极为丰富,在实验方案 设计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教 学资源。学习吸取已有成果。在教学过程 中,学生可以随时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反复学习各基本操 作的要领。构建网络课程,老师利用网络 平台也可随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探讨。 4 采用基本操作加答辩考核 机制 考核是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学生掌握实验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手段,也是检查教师 教学工作、了解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途径闭。在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同 时,为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我们改革了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整体体系监控的方法。 (1)预习方案(20%):主要考查预习方案制作的详细程度、可行性、科学性,讲述和回答问题过程中对 实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实验开展过程中完成情况(40%):主要考查对实验基本操作的领悟、实施情况,实验过程中对现 象、数据的记录处理情况,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情况。 (3)实验操作考试、答辩及其实验报告(40%):考查实验操作规范,答辩过程中对这个实验的分析、总 结和归纳情况。实验报告的正确和规范。 2012年5月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5 结语 经过为期三届的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部分同学查阅了最新的文献,根据相关实验技术的更新,设计出了新颖的设计方案。在后续完成毕业论文 的实验完成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有显著提高。但是,实验技能的提高,对实验过 程中出现各种现象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该门课程的训练。关键是学生掌 握该类知识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可以预期。这个合作性研究学生思维的形成将对学生在未来的工作 岗位上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有显著的提高。随着该门课程的开展。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亟待提高 和解决,比如学生对这些实验技术在将来工作过程中是否能应用到的质疑,对预期外实验现象本质原因 的思考等,这将是继续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教改成果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远清.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促进高等教育创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中国高教研究,2003(10):6-9. 【2】王士芬,施鼎方.浅析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0):110—112. 【3】方强,钱瑜,杨柳燕.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方式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2) 107-109. 【4】胡超珍,张甲耀,陈兰洲.环境微生物学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2):146—147. Discussion on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Directed by 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 Philosophy XIONG Shang—ling,MAO Zhi-juan,ZHANG Jie,WANG Hai—li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Ninsbo Zhejiang 315000) Abstract: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is the main required course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 ing and science,and the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practice.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s critical for students.In order to inspire the student’S interest and foster the applied capacity of students on integrat. ed knowledge,a series of reforms is implemented during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including the teaching method,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assessment strategy:(1)Optimization and in. tegration of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 teaching;(2)Coordination of the basic experiment technology with the comprehensive designed experiments;(3)Design of assessment methods for basic technology and study processes.Exciting teaching results are presented for the last two years. Key words:experiment teaching;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experiment;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 (责任编辑:刘阳雄) ・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