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的中职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的中职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欧得旅游网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的中职教学实践研

摘要:职业院校,重点是以培养面向未来的综合性职业性人才为主。将中职各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构建中职课程思政建设是加强教育改革创新,促进职业教育有效发展的重要措施。而在构建课程思政体系的过程中,由于其教学实践开展不久,相关经验不足,导致中职课程思政建设还面临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对中职课程思政建设主要面临问题的调研,在结合中职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探索解决中职课程思政建设主要面临问题的对策方案,助推中职课程思政建设。

关键词:课程思政;中职;教学实践

一、课程思政理念下中职教学的主要面临问题

在对本校课程思政建设主要面临问题进行调研之后,所得数据显示在本校课程思政建设中,还主要面临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目前中职课程思政教学形式单一、内容固化的问题。当前中职院校大部分教师在进行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都认为思政教育是理论教育,其教学形式、教学内容都是以理论输出为主。这种教学形式会让学生觉得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思政教育缺乏实用性,由此导致中职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不佳,开展受阻。

二是目前中职课程思政建设缺乏统一标准。教学评价标准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但是目前根据相关调研可知,目前我校并未有一个课程思政建设的统一的评价标准,由此则会导致我校教师难以准确进行教学评价,自然影响课程思政建设效果。

三是目前中职课程思政建设缺乏专业团队。课程思政建设并非易事,这需要中职其它各科教师与思政教师开展深度合作,但目前由于各科教师教学任务重,工作量大,再加上教师之间就课程思政建设未达成共识,并未组建课程思政教学专业团队,也未定期进行经验交流,由此影响着中职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成效。

二、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中职教学主要面临问题的对策方案 (一)了解问题,对症下药

明确中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具体存在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加强中职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所在,只有明确具体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够“对症下药”,且“药到病除”。

1.了解具体存在问题

在具体实践中,本校为了探寻课程思政建设现状,特编写了问卷调查表,对本校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研,明确了本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要面临问题,分别是教学形式单一、内容固化;缺乏统一标准;缺乏专业团队。正是由于我校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上诉问题,才会导致课程思政建设受阻,难以对中职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2.明确问题产生原因

在通过调研明确我校课程思政建设主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相关教师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开展了研讨会、教研会、课后讨论等多种形式来分析了我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而经过相关教师分析,造成我校课程思政建设主要存在问题的原因则在于三个方面,一是部分教师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二是中职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缺乏交流合作;三是我校课程思政教学缺乏趣味性。通过对我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问题的调研以及对产生问题原因的分析之后,便以此为基础去探索了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一系列措施,通过这种先调研,再分析,后明确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才更能够深入我校学生课堂教学实际,真正明确我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了解学生具体学习需求,然后以此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计划,保障中职课程思政建设高效优质发展。

(二)示范课堂,创新教学

想要深化中职课程思政建设,就需要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改善当下中职课堂教学形式,有效渗透思政教育思想,构建以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共同参与的中职课程思政建设新模式。

1.建设中职思政示范课堂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就需要深化中职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本校为了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特此以中职思政课堂为基础建立了示范课程,让各科教师共同参与评课、说课活动,获取了思政育人素材,掌握了思政育人经验。经过一系列的示范课程组织活动,我校教师均表示收获良多,针对课程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政教育思想,如何优化课程教学都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在重新设计和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也越来越得心应手,经过教学反馈,最终建设成果良好。

2.变革创新教学教法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取知识,体会情感才是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我校各科教师在与思政教师共同交流、学习之后,则以自身所授课程特点为基础,优化了课堂教学手段,创新了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可以感受到多样化的思政育人形式,如分组教学,协作教学,或是实践教学,项目式教学法等,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来让学生融入课堂之中。同时,还在课堂中运用大国工匠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基因等素材,以视频、图片,或是AR技术,让学生置身于实体和虚拟场景中,触发学生视觉、听觉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如此一来,既在其中深化了职业素养教育,促进了中职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协同发展,落实了中职育人目标,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实性,改变了学生认为思政教育只有理论性的错误认知。

(三)明确教学,完善制度

想要深化中职课程思政建设,除了要重视课堂建设的方方面面外,还需要关注其教学管理制度,构建统一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标准。

1.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决定中职课程思政建设是否行之有效的最重要尺度,但是衡量评价标准的尺度却是不定的。因此,本校在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标准的过程中,重点则是以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进行区分,根据两类课程教学标准的不同来制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标准,实施智能化的评价标准,组织多样化的评价主体。通过构建统一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标准,我校教师则表示当下不仅可以从自身课堂教学中去反馈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还可以从更多方面,更多角度去分析学生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情况,更能够进一步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这对于提升中职学生个人思想道德情感和职业素养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管理制度

在以往课程思政建设中,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再加上部分教师缺乏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导致课程思政建设发展良莠不齐,为此就需要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管理制度,加强各科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本校在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就以中职院校教育特点为基础,以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为导向,来构建了中职课程思政建设管理制度,重点考核教师在课堂上传播思政内容的完成量,考核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自由素养的培养成效。既让教师接受考核评比,加强教师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又能够通过评价去及时、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随时调整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丰富思政育人思想的渗透形式和内容,如此才能够进一步强化本校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的发展,落实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真正促进职业教育适应性发展。

三、结语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改革的重要措施,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有效改革的重要举措。作为中职教师,在未来更是应该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导向,在结合职业院校教育特色的基础上去挖掘思政育人元素,改革专业课程教学形式,渗透思政育人思想,以此不断深化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和个人道德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军营.新时代背景下中职思政课程学生情怀教育探究[J].情感读本.2022,(17).

[2]杨帆,祁占勇.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热点及展望[J].职业教育(下旬).2022,21(1).

[3]张博栋.新时代中职院校思政课建设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21. [4]贾秋霞,王灶林.中职思政\"金课\"建设的路径研究 [J].科教文汇,2020,(29):140-141.doi:10.16871/j.cnki.kjwhb.2020.10.060.

[5]冯志军.中职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教学路径探究 ——以\"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1,(36).88~90.doi:10.3969/j.issn.1674-6058.2021.36.041.

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21年度课题+中职学校课程思政主要面临的问题解析与对策研究-以天津市机电工艺技师学院为例(2021-325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