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部分市区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
古诗阅读
根据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工业园区、吴中、吴江、相城区)、徐州市市区部分初中、兴化市、南通市第一中学、南通市启秀中学期末试卷汇编。
苏州市高新区
(三)读古诗《官仓鼠》(7分) 官仓①鼠 唐·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②, 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③无粮百姓饥, 谁遣④朝朝⑤入君⑥口?
〔注释〕 ①官仓(cāng):官府的粮仓。斗(dǒu):古代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 ③健儿:士兵。 ④谁遣(qiǎn):谁让。⑤朝朝(zhāozhāo):天天。⑥君:指老鼠。
12.此诗用“大如斗”“亦不走”写出了官仓鼠 ▲ 、▲ 的特点。借官仓鼠寓指 ▲ 。(3分)
13.诗人借助官仓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答: ▲ 。
12.前两空:体型大、胆子大、贪婪(任选其二,意思对即可,每空1分);后一空:贪官污吏(意思对即可,空1分 共3分)
13.讽刺官吏对百姓的残酷剥削,表达了作者对不劳而食者的愤恨;对百姓的深刻同情;对统治者放纵贪官污吏,不加惩戒的批评。(共三点,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4分。共4分)
苏州市工业园区
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4分)
秋
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明丽的秋景中抒写出诗人豪壮的情怀。 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均直接表达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D.前一首诗运用了议论、描写、抒情等三种表达方式;后一首小令则运用了动静结合、借景抒情的写法。
7.请描绘“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展现出的秋景图。(2分) 6.C
7.示例:秋高氕爽,晴空万里,远处一只自鹤正推开去层冲上云霄,仿佛将我作诗的豪情壮志也带到了天空中去。(【解析】画面描绘时要在翻译的基础上去美化语言,可以增加适当的修饰语或修辞并适当展开联想与想象。)
苏州市吴中、吴江、相城区
阅读【甲】【乙】两首古诗,完成5~7题。(6分)
【甲】夜发吴门
赵孟頫
吴树依依吴水流,吴中舟楫好夷游。 多情最是吴门月,又送行人下秀州。
【注释】①夷游:迟疑不前,从容不迫。②秀州:今浙江嘉兴一带。
②①
【乙】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5.【甲】诗中“吴中舟楫好夷游”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2分) 6.【乙】诗中“思君不见下渝州”一句中的“君”,有人认为是指“月”,有人认为是指“故
乡故人”,还有人认为是指“国君(即皇帝)”。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解。(2分) 7.赵孟頫“夜发吴门”,李白“夜发清溪”,两位诗人借“夜发”各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分)
5.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赋予“舟楫”以人的情感,写出了吴中山水令人迷醉,表现了
诗人陶醉于山水之中的愉悦心情(1分)。
6.示例1:指月,“半轮”月在峨眉,影入江流,诗人因月色而发清溪,及向三峡,忽又不见月,而舟已直下渝州。
示例2:指“故乡故人”,诗人离开故乡,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故乡故人”渐行渐远,
2
“思君”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示例3:指国君。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对前途充满了信心,要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渴望得到“国君”的重用。(言之有理即可)(2分)
7.赵孟頫借“夜发吴门”,表达对吴中山水的喜爱,流露出闲适而愉悦的心情(1分);李白借“夜发清溪”表达表达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1分)。
徐州市市区部分初中
(一)阅读诗词,完成第10-11题。(4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0.这首小令中哪个词语最能显示全篇主旨?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2分)
11.“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2分)
10.断肠 (1分),表达了天涯游子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的心情(答到游子思乡之情即可,1分)
11.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答出“乐景写哀情”或“对
比”或“衬托”1分,答出“孤独凄凉”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1分。)
兴化市
(一)阅读《夜雨寄北》一诗,完成第8题。(6分)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1)下列选项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 B.“问归期”而“未有期”,其中包含着太多的苦涩与无奈。
3
C.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 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啰嗦,不能更好地形成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 (2)“秋”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一)8.(1)D (“啰嗦”说法不当 能形成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3分) (2)(3分)点明季节(或时令)(1分),营造出凄凉冷清的氛围(1分),同时烘托了诗人寂寞(或相思)之情(1分)。
南通市第一中学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6-7 题。(6 分)
田园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归,莺啼山客犹民。
6.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的前两句所写的景象。(2 分)
7.诗中描写“莺啼”的景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
南通市启秀中学
(一)阅读《卜算子》,回答7—8题。(7分)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1
宋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2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3冷。
【注】1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2漏:指更漏,古人计时用的漏壶。3沙洲:江河中由泥沙淤积而成的陆地。
6.词的上阕通过描绘缺月、______、________等景物,渲染了___________的氛围。
4
(3分)
7.有人评价这首词“物我交融,含蕴深广”,请结合“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句作简要赏析。(3分)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