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儿童动作发展特征1
7--9个月儿童动作发展特征
7—9个月儿童粗大动作发展主要表现为坐和直立等初步动作能力进一步发展,自主运动形式开始出现,出现了最早的自主位移动作——爬行。精细动作发展主要表现为摆弄物体的能力加强,手指抓握能力更加灵活。
1.7—9个月儿童粗大动作发展特征
7—9个月儿童粗大动作能力进一步发展,主要是坐和直立姿势。到七八个月左右,儿童已有初步姿势控制能力,能够将自己从俯卧位变换到坐立位,并且在坐位时能够自由灵活地移动自己的身体和四肢。坐立是人类获得的第一个直立的姿势,这一里程碑式的发展是很多重要的身体和动作技巧的基础。自主坐立的能力的获得,进一步了儿童的双手,使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双手协调自主控制动作得到迅速发展。直立姿势是另一种重要的初步自主动作。儿童能够站立大约8个月左右,他们能够将自己从坐位拉到站立位。站立姿势的获得是直立姿势获得的最重要标志。但对于该月龄段的儿童来说,还不能做到站立,他们的站立需要外界的支持。
7—9个月儿童自主运动形式开始出现,出现了最早的自主位移动作——爬行。爬行是在俯卧位时手臂和腿的交互动作,是随着个体翻身动作的日益熟练及手部和腿部力量的提高而发展起来的。一般而言,爬行可分为腹地爬和手膝爬。儿童首次表现出的爬行是腹地爬(或叫匍匐爬行),腹地爬是在腹部与支撑面保持接触的情况下的爬行动作,大约出现在七八个月左右。在8个半月时儿童能够使腹部脱离支撑面并用手和膝部爬行,这种爬行需要以对躯干和腿的控制发展较好为基础。从爬行时两侧的对称性来看,儿童的爬行可分为同侧爬行和对侧爬行。同侧爬行是指儿童在爬行时身体同侧的肢体与同侧的肢体交替运动,对侧爬行是指儿童爬行时身体一侧的上肢与对侧的下肢同时运动。对儿童来说,爬行是一项非常有效的移动活动。
臂部力量是影响儿童爬行动作发展的因素之一。儿童要运用双臂推动身体前进,就要具备足够的臂部力量来克服来自身体重力和躯干与地面摩擦的阻碍。
韦列伊金和丹尼的研究表明,练习也是儿童爬行能力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
1
由湖北省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何小燕老师整理
1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一,他可以增加爬行经验,使爬行技巧大大提高。
2.7—9个月儿童精细动作发展特征
7—9个月儿童摆弄物体的能力加强,能拿瓶子,能自己吃饼干,能抓着自己的脚往嘴边拽。
7—9个月儿童手指抓握能力更加灵活。7个月左右,儿童在抓握时拇指与其他四指平行,同时用力抓握物体。随后儿童表现出初步的“对指”能力,即拇指的指腹与其他四指的指腹相对。8—9个月左右,儿童在抓握时拇指与食指相对,用两手抓起物体。该年龄段的儿童喜欢用一只手而不是两只手同时伸手拿东西,称之为单手抓握。这种习惯一般在儿童8个月左右能很好地形成。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