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含答案

来源:欧得旅游网


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所谓家集,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汇辑了家族历代成员著述的特殊文学总集。科名累世的家族,会将其先辈的制艺、朱卷等搜辑成集以彰显荣耀,还可“用诏后人”,起到示范、教育的功用:有的家族整理家集不限于采选诗文,而是将一族的文学及学术成果辑为丛书,内容丰赡,体现家族积淀:有的则在家集中专收某一特定文体,这种集中性地创作与搜集,突出了家族的诗文创作理念。这些不同的家集形态,令家族文学传承的可能性变得多样。

家集的文献材料虽是采于家族历代成员,但要纂成一集,自然要有一人或几人来谋定体例。因此,家集虽然是一个家族的文学创作结晶,但同时也会受到个人意志的影响。正是在家族整体与整理者个人的双重影响下,清代家集才表现出如此的多样性。

清代家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这对于家族文学与地域文学而言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清代家集在地域分布上不平衡。据统计,江浙两省仅占省数的lO%,但家集数量已超全国的半教。在同一区域内,“声气相求”,家族之间或仿效、或竞争,很容易就形成了某种风气,这或许还能反映出家集的编纂与清代文学在地域上的发展不平衡有密切关联。家集并非为“仅一个家族可见的朋友圈”,家族与地方风气、地域流派有频繁的互动。同一地域流派(如桐城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等)的家族之间相互仿效,唱和、题跋,形成超越姻亲谱系的地缘与血缘、学缘交融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而影响到家族文学和地域文学的创作与传承。故而在文学研究价值外,家集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它不仅可以反映出一段时间内的“战争与和平”,还可以揭示该背景之下家族成员如何推进文学的传承。

家集中所描绘的家族生活图景,或如“青灯伴子”“闺中唱和”“儿侄夜读”“兄弟酬唱”“卷轴自娱”等,常常会令人感到非常温馨、和谐,并对家族文学的一脉相承而感动。就目前可得见的家集刻本而言,以道光至光绪年间数量为丰,尤以光绪朝为最,这并非说明战乱促进了家集的繁荣,而是从侧面反映出战乱后人们对家族文学传衍的断裂产生了深深的忧患意识,因此大家纷纷搜文理稿,整理家集,以盼能保存旧籍、继往开来,将书香风雅传

承下去。

(摘编自《清代家集与家族文学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家集虽然收录一家文献,但并非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多样性有利于家族文学的传承。 B.虽然家集的文献资料来源于家族历代成员,但更为重要的是整理者个人的意志影响。 C.江浙地区家集最多,跟家族之间的仿效、竞争有关,也反映了当时当地文风之盛。 D.家集中一些诸如“青灯伴子”等温馨、和谐的家族生活图景,表达了对和平的追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对清代家集的多样性、地域特征、描绘内容及繁荣原因等依次展开了论述。 B.文章举江浙地区家集数量超过全国半数的例子,论证了清代家集的分布特点。 C.在论述家集具有史料价值时,文章列举了桐城派等同一地域流派间交融的事例。 D.清代道光至光绪年间家集数量最多,证明了战乱是影响家集数量的最重要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连续有成员为官的家族,其家集的功名目的明显,而其诗文方面就会弱于其他家族。 B.家族文学与地域文学之间互动频繁,会形成家学传衍与地域文学发展相互间的影响。 C.文学、教育价值是家集编撰之初的主要用意,但它是时代的反映而具有了史料价值。 D.和平时期,虽然没有文化传衍断裂的忧患意识,但传承书香风雅依然推动家集编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由郭帆导演、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自今年大年初一上映以来,截至2月20日,国内票房已突破40亿元,观影人次超过8500万,海外票房突破500万美元,创下了近5年来中国电影在海外的最好成绩。该片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市场和中国科幻电影史上的现象级大片。

2月20日,国家电影局主办的《流浪地球》研讨会在京举行。研讨会上,科幻作家韩松说,《流浪地球》的成功因素之一是从一开始,就考虑了与世界的对话。它不仅传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还反映了人类的共同价值。影片所传达的理念与西方虽有不同却又具备巨大说服力和感召力。科幻电影必将是传播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科幻能够超越国家与民族,成为人类文明交融互鉴的一种方式。影片通过凝聚全人类的共识来解决地球的生存危机,

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展示了中国价值观念的伟大力量。

(摘编自《影片<流浪地球>研讨会发言摘编》,《人民日报》2019年2月21日)

材料二:

材料三:

国家航天局新闻办副主任孟华认为,《流浪地球》在硬科技的故事框架下,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一百代人的流浪地球计划投射出中国人自古崇尚的愚公移山精神;“饱和式救援”体现了全人类“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理念;父子情、兄妹情、祖孙情、战友情突出了中国人对仁义礼智信的坚守;对地球未来命运的思考具有未雨绸缪的现实意义,显示出一种中国思考与中国担当。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则看到了《流浪地球》的另一种意义。他认为中国有尚古的文化传统,重视温故知新、以古鉴今。在影视创作中,历史剧、古装剧一直是最有影响的题材之一,即便是不少幻想类、穿越类的作品,也往往向过去穿越、向古代穿越,缺少面向未来、基于科学的想象力和表现力。而《流浪地球》借助刘慈欣小说的建构,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科学幻想基础上的未来世界。人类未来2500年的伟大救赎行为,使这部电影有了全新的时间观和空间观。想象未来、想象宇宙,地球流浪的故事让中国电影开启了一个新的维度,一种新的想象,展开了想象和创新的文化精神。即便影片对未来的设计、对科学的假设、对人物的呈现还有瑕疵和遗憾,但是它所开启的绚丽而宏大的科学与想象的未来,对中国电影来说如同空谷足音般珍贵。

(摘编自《流浪地球》:硬科技与软文化打造中国科幻大片》,《光明日报》2019 年2月27

日)

材料四:

“《流浪地球》中,人类作为整体出现——不是不同个体、种族之间的冲突——即‘人类命运共同体’。”刘慈欣说,“我是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创作的,地球是全部历史、文化、文明之根的一个象征。带着地球一起在太空航行,表达了中国人对故土、对家园的感情和情怀。我在宇宙的大背景下去表现这种情怀。”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说,影片摆脱了美式科幻片主导的“逃离地球”范式,独创出崭新的“流浪地球”范式,体现了对地球家园的深厚感情。“这种范式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层,传承了由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神话所代表的保卫自身家园的传统,体现了中国文化对未来世界科幻命题的一种独特的想象和解决方式。”

(《<流浪地球>票房过40亿元: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创作新征程》,新华网2019年2月21

日)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根据2017年、2018年上半年的整体产值,科幻电影是中国科幻产业的主力军之一,中国科幻产业发展迅速,2018年有超越2017年的势头。

B.2018年上半年在国内科幻电影整本票房中,占比最大的依然是从海外引进的影片,占比超过九成,国产科幻电影的票房比例不足一成。

C.《2018中国科幻产业报告》说明中国科幻产业布局并不合理,过于依赖海外引进科幻电影的发展,《流浪地球》的热映将加重科幻产业的这一依赖。

D.《流浪地球》票房的不断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18中国科幻产业报告》中对2019年本土科幻电影票房将大幅增长的预测的准确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流浪地球》海外票房突破500万美元创下了近5年来中国电影在海外的最好成绩的一大原因是,它在传达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的同时反映了人类的共同价值。

B.材料三中,孟华和尹鸿对电影《流浪地球》的解读,虽然角度不同,但都着眼于影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展现和传承方面。

C.尹鸿认为《流浪地球》开启了新的维度、新的想象,展开了想象和创新的文化精神,这一意义弥补了影片在科学假设、人物塑造上的瑕疵和遗憾。

D.比起美式科幻片主导的“逃离地球”范式,《流浪地球》的小说和电影创造的“流浪地球”范式更能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

6.科幻影片《流浪地球》的成功,对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弘扬有何启示?请联系材料简要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卜 白 袁良才

民国时期的上海,凭一张纸名满天下且赚得盆满钵满的,只有《申报》。《申报》副刊《自由谈》更是牛气冲天,在上面发稿的多是鲁迅、郁达夫、茅盾、叶圣陶等这样的超级大腕。文豪扬眉吐气,编辑、记者先生也神气活现,洋气十足。但凡事都有例外。卜白就是个例外,不,简直是个另类。

他是《申报》的资深编辑,陈寅恪的高足,国学功底不可作等闲观,然却土得掉渣,土得冒烟儿。瘦高个儿,白净无须,常年着一袭青布长衫,足穿黑色方口布鞋,架着一副琇琅圆形近视眼镜,讲一口江南土语。

在报社,他专司划版、校对,有时副刊缺边少角的,主笔大人就会说一声,卜先生,您给补一点白吧。

卜白二话不说,展纸挥毫,须臾立就:或杂谈,或轶闻,或小幽默,或诗画配,虽短小得可怜,却鞭辟入里,妙趣横生,无不是锦绣文章。

不少读者就是冲着卜白的补白文章,才订买《申报》的。其补白文字,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地理、历史,无所不包,涉笔成趣。依其姓名谐音,人送雅号“补白大王”。真是通才、捷才、怪才。

怪才必有怪癖。他嗜茶。西湖龙井、碧螺春、太平猴魁,他宁愿饿肚子也要设法买来饮。有好事者悄悄作了统计,卜白每天饮茶能饮掉五瓶热水,可见嗜茶之深。但他很少如厕,你说怪也不怪?

一天,主笔大人对卜白说,卜先生,您也该给自己的人生补补白啦。卜白会意,三十好几的人,竟酡红了脸,期期艾艾道,不急,不急。事业未就,何以家为?主笔不由分说,扯着卜白的青布长衫袖口说,走,我陪您去见一位女士,我太太已候在那里了。

卜白见到那位神情忧伤的女士,得知她男人是谢晋元的部下,在淞沪战役中为国捐躯了,撇下孤儿寡母,卜白竟爽快地应承了这桩婚事,主笔夫妇大感意外,又惊又喜。

卜白一段话让女士为之涕泪交流:我虽一介书生,亦当为抗战效绵薄之力。让我为你这个抗日英烈之家补白吧!再说,你的娘家福建安溪有好茶“铁观音”呢!

卜白没啥业余爱好,除了饮茶,就是看看京戏,尤其迷梅兰芳的戏,一来二去,结识了

梅兰芳,成为票友。

一次,梅兰芳在天蟾舞台演《贵妃醉酒》,观者如堵,一票难求。卜白却接到了梅兰芳专门差人送来的戏票。卜白急急地赶到剧场,戏正待开演,梅兰芳的嗓子突然发不出声音了,在后台急得团团转!

卜白听闻,急急如风地挤进后台,对梅兰芳说,救场如救火!你在台前演,我在台边唱,合作一曲双簧。

梅兰芳将信将疑,台下的观众已作哄叫闹起来,梅兰芳只得上台去。

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见玉兔又早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剧场顿时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

整场戏下来,梅兰芳的表演与卜白的唱腔念白浑然一体,俱臻妙境,竟无一名观众识破此中玄机。

事后,梅兰芳特意答谢,卜白又是一句,急人所难,君子不可不为,补白亦大快事也! 民国三十八年初夏,解放军的隆隆炮声响彻大上海城郊,吴淞口外。汤恩伯率重兵扼守上海。《申报》选派战地记者,“大笔杆子”们虽西装革履,却顿失绅士风度,不是低头狠劲抽烟,就是把咖啡喝得嘴里一半、地上一半。卜白饮了一口铁观音,一抹嘴,石破天惊地说,我去!

有一天,上海市民突然从《申报》上看到一则快讯: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刘昌义中将率部投诚,为解放军打开进入上海中心城区的大门。

谁也没想到,这竟是卜白平生最“得意之作”。多年后,卜白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我是中共隐蔽战线的一名战士,策反敌人弃暗投明,是我对军事斗争的一种补白!

解放后,卜白担任宣传文化部门的高级领导,直至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卜白留下遗嘱:丧事一切从简,请把我安葬在普通百姓的墓地之侧,为逝者留白。

卜白,姓卜名白,一生补白。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减)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开篇极为凝练,不仅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而且写出了《申报》的社会影响力及其效益情况,为人物出场营造了一个特殊的环境。

B.本文写卜白自告奋勇“补白”战地记者,策反敌人弃暗投明,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C.本文详写卜白解放前的故事,而对其解放后的事迹一笔带过,这样能使文章详略得当。此外,这样的结尾也符合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D.本文对卜白的人物描写方法多样,既有对他的性格特征的概括介绍,也有对卜白的衣着等外貌描写,还有生动细致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8.本文围绕“补白”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本文使用了很多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为素材,因此有人认为本文为散文而非小说,你怎么看?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人也。商少为太子中庶子,以肃敬敦厚称。父薨,商嗣为侯,推.财以分异母诸弟,身无所受,居丧哀慼。繇是擢为诸曹侍中中郎将。成帝即位,甚敬重商,.徙为左将军。而帝元舅大司马大将军王凤颛权,行多骄僭。商论议不能平凤,凤知之,亦疏商。建始三年秋,京师民无故相惊,言大水至,百姓奔走相蹂躏,长安中大乱。天子亲御前殿,召公卿议。大将军凤以为太后与上及后宫可御船,令吏民上长安城以避水。群臣皆从凤议。左将军商独曰:“此必讹言也,不宜令上城,重惊百姓。”上乃止。有顷,长安中稍定,问之,果讹言。明年,商代匡衡为丞相。为人多质有威重,长八尺余,身体鸿大,容貌甚过..绝人。河平四年,单于来朝。商坐未央廷中,单于前,拜谒商。商起,离席与言,单于仰视..商貌,大畏之,迁延却退。初,大将军凤连昏杨肜为琅邪太守,其郡有灾害十四,已上。商部属按问,凤以晓商曰:“灾异天事,非人力所为。肜素善吏,宜以为后。”商不听,竟奏免肜,奏果寝不下,凤重以是怨商,阴求其短,使人上书言商闺门内事。于是左将军丹等奏:“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 ”上素重商,制曰“弗治”。凤固争之,于是制诏御史:“盖丞相以德辅翼国家,典领百寮,协和万国,为职任莫重焉。今乐昌侯商为丞相,未闻忠言嘉谋,使者收丞相印绶。”商免相三日,发病呕血薨,谥曰戾侯。

(节选自《汉书·列传第五十二》,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

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

B.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

C.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

D.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

11.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薨,死亡的称呼之一,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叫“卒”,士死曰“不禄”。

B.擢,指古代官员的职务变动,情况比较复杂,既指选用提拔,也指平调乃至降职。 C.丞相,中央官职,位高权重,秦汉时代属于“三公”。历代时设时废,或改易其名。 D.单于,汉代匈奴部落联盟首领的称号,后世鲜卑等一些少数民族首领也称单于。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商对父尽孝,不慕钱财。他在父亲去世后守丧时非常哀痛;父亲留下的遗产他没有继承,而是分给了他的异母弟弟。

B.王商头脑清醒,明辨真伪。京城传言洪水将至,人们惊慌逃跑,长安城中大乱,朝臣提议分头躲避,而王商认为是讹传。

C.王商身材高大,外表威严。他身高八尺,身材魁梧,容貌英俊,所以单于在朝廷上拜见他时十分惧怕,于是马上离开。

D.王商不畏权贵,不徇私情。琅邪太守杨肜治所发生灾害,权臣王凤为亲家求情,而王商不听,上奏请求罢免杨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必讹言也,不宜令上城,重惊百姓。

(2)盖丞相以德辅翼国家,典领百寮,协和万国,为职任莫重焉。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新晴山月

文与可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及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 谁伴余苦吟?满林啼络纬。

注:①络纬:昆虫名,即纺织娘,善鸣。

14.下面对这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景用词精当,特别是“漏”这个动词,写月光透过青松的枝叶,洒在林中与松树的影子交织成一幅黑白相间的水墨画,显得生动空灵。

B.颔联写诗人因“久不能寐”而独自在月下徘徊,表达了诗人的孤独苦闷之情。 C.尾联把纺织娘不停地鸣叫与自己的低吟相映照,写得十分和谐,吟诗声与虫鸣声的增入,打破了夜晚的死寂,突出了夜晚的静谧。

D.这首诗两联写景,两联写情,景情相间,融合自然。写景时用笔细腻,内容丰富;写情时疏笔直写,自然逼真。

15.这首诗是如何写景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中诗人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蜀道难》中诗人用五丁开山的神话,点染了蜀道神奇色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学》中用“蚓”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 ,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7—19题。

中国人擅长在石头上进行书法创作,取 的材料气质,达到永存文字的理想。石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镌刻困难、端正严肃、 等特性,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

料上的书法,早早有所区别。( )但秉承的文明理念,拥有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一致,就是代表仪式与权力。

金属出现时,正是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键期,在如此珍贵的材料上铸造文字,与当时使用文字的重要地位相匹配。先秦的金文,甚至更久远的甲骨文,它们的一些基本特点,都被后来石头上的书法所继承。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唯一的书写形式。

摩崖是中国人创造的、体量最大的书法,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因此其内容与形式必须与所处环境 ,既突出周围景观地貌的主题,起到点题作用,又隐身于大山大水之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石文”兴起的初期,正是纸张发明的时候。其后,石头上的书法与纸张上的书法交织前行,聪明的中国人充分利用石头与纸张不同的载体特性, ,各自发挥长处,共同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 B.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许多不同的样式被创造性地发明了。 C.这种石头与书法的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 D.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 B.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 C.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 D.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青铜文明在很快退出历史舞台后,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B.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C.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抵抗的书写形式。

D.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使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唯一相抗

衡的书写形式。

20.下面是某商场的公开道歉信,其中有五处不恰当的地方,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尊敬的顾客:

由于供货商的产品管理发生了严重的问题,我公司5月4日售出的一部分鸡蛋是坏的。对于当天购买了我公司鸡蛋的顾客,我们表示发自内心的由衷歉意。现公司决定按当日购买数量向这部分顾客惠赠新鲜鸡蛋,请收下就行。请保持电话畅通以方便我公司垂询。

和康百货集团 2019年5月9日

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基本一致。(6分)

例:“民以食为天”致力于物质文明建设,实现全民小康。 生命 国家 民族 精神 政治 生态

“不学礼无以立”“万物与我为一”“行仁政民之悦之”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东晋名臣陶侃在任荆州刺史之时,要求造船的匠人将锯木屑收集起来。大家并不知道收集锯木屑有何用处。当年下大雪,陶侃就用木屑来铺路,便利通行。运往京城的官用竹子往往不要竹头,陶侃让监督伐竹的官员把竹头留下,因为竹头坚硬,制造兵船时正好可以削制成好竹钉。堆积如山的竹头,在后来讨伐蜀国时都派上了用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答案

1.C

【解析】A项,“家集……多样性有利于家族文学的传承”错误,文章第一段说的是“这些不同的家集形态,令家族文学传承的可能性变得多样”,并不是说“多样性有利于家族文学的传承”,选项曲解文意。B项,“……但更为重要的是整理者个人的意志影响”错误,文章第二段说的是“正是在家族整体与整理者个人的双重影响下”,并没有说哪个更重要,故选项中“更为重要的是……”错误。D项,“……表达了对和平的追求”错误,从文中来看,这些家族生活图景“常常会令人感到非常温馨、和谐,并对家族文学的一脉相承而感动”,实际上反映的是对美好的耕读生活的追求,而不仅仅是和平。故选C。 2.D

【解析】D项,“清代道光至光绪年间家集数量最多,证明了战乱是影响家集数量的最重要原因”错误,从文中来看,战乱对家集有影响,但并不能证明是“最重要原因”,相反根据前文江浙地区家集最多,可以判断应该还是文化氛围等是最重要原因。故选D。 3.A

【解析】A项,“连续有成员为官的家族,……而其诗文方面就会弱于其他家族”错误,从文中来看,第一段只是说“科名累世的家族,会将其先辈的制艺、朱卷等搜辑成集以彰显荣耀……”,但并没有说家集中就没有诗文的内容,或者诗文的内容就弱于其他家族,选项属于妄加猜测。故选A。 4.C

【解析】C选项“过于依赖科幻电影的发展,《流浪地球》的热映将加重科幻产业的这一依赖。”错误,根据材料二图表可知,过于依赖“从海外引进”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映将“减轻”科幻产业的这一依赖。故选C。 5.A

【解析】B选项“都着眼于影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展现和传承方面。”错误,根据原文“而《流浪地球》借助刘慈欣小说的建构,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科学幻想基础上的未来世界。人类未来2500年的伟大救赎行为,使这部电影有了全新的时间观和空间观。”可知,尹鸿对电影《流浪地球》的解读“没有”眼于影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展现和传承,而是着眼于“未来世界”。C选项“这一意义弥补了影片在科学假设、人物塑造上的瑕疵和遗憾。”错误,根

据原文“即便影片对未来的设计、对科学的假设、对人物的呈现还有瑕疵和遗憾,但是它所开启的绚丽而宏大的科学与想象的未来,对中国电影来说如同空谷足音般珍贵。”可知,原文没有说“弥补”,只是承认了它“瑕疵和遗憾”。D选项张冠李戴,“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错误,根据原文“影片摆脱了美式科幻片主导的‘逃离地球’范式,独创出崭新的‘流浪地球’范式,体现了对地球家园的深厚感情。”可知,这一范式体现的是“对地球家园的深厚感情”。故选A。

6.(1)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既要体现中国特色,又需要有世界眼光,用世界语言讲中国故事。(2)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需要坚守文化的内核,通过更丰富的形式,更易为大众接受的形式,产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3)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需要与时俱进,拥有现代眼光,借用现代科技等新手段,进行文化的创新和突破。 地球家园的深厚感情”。 7.D

【解析】本文中并没有生动细致的心理描写。

8.①“补白”与主人公名字谐音,巧妙有趣,并暗中照应了文章的主旨。

②小说以“补白”为线索,将人物的多个生活侧面串联起来,如给报纸补白、给烈士家庭补白、对敌斗争补白、墓地补白,使内容集中紧凑。

③有利于凸显出一个乐于助人、谦虚做人、顾全大局、大智大勇、品德高尚的人物形象。 9.小说。①使用真人真事有利于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和带入感,情节显得更为新鲜、传奇且合理,增强阅读趣味性。②以此营造一个的宏大叙事背景,有利于主人公谦卑处世,顾全大局形象的塑造。③主人公这个“小人物”与大人物、大事件形成强烈反差,更好地展现了小说的主题。④从作者的创作意图而言他并非为某个人作传,而是要通过塑造鲜明的主人公形象来赞颂默默奉献的精神。

散文。①情节上:小说一般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环节,而散文侧重于选取不同的侧面。本文多是截取不同生活侧面②人物上: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主要任务,多为虚构。本文提到的都在历史上确有其人。③散文多为直接抒发作者情感,本文最后直接表达了作者情感。④小说情节多为虚构,本文情节在历史上确有其事。 10.A

【解析】比较四个选项,“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中“诏策”意为“诏书”,中间不能停顿,排除C项。“为臣不忠”与“罔上不道”结构和意思均完整,应在“不忠”“不道”后断开,故排除B、D两项。

11.B

【解析】擢:提拔。不用于平调或降职。 12.C

【解析】“于是马上离开”错误,“迁延却退”的意思是“战战兢兢地退出去”。 13.(1)这一定是谣言,不应该让百姓登上城墙,使百姓更加惊慌。

(2)丞相应用德行辅助皇帝,总领百官,协同调和诸侯各国,作为职责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 注(1)关键词:讹言:谣言;令:让;重:更加。(2)关键词:辅翼:辅佐、辅助;典领:总领;协和:协同调和。 14.B

15.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首联描绘的透过高松的月光,地上如画的月影,是静景;颈联风吹池荷,雨打果落,是动景。写出了山中的幽静。②拟人。颈联赋予池荷和山果人的情感,用“怯”和“病”两个字,写出了池塘里的荷花因怕风吹而将叶子卷起,山上的果子因遭到雨打而纷纷坠落的情景。③视听结合。首联描绘的透过高松的月光,地上如画的月影,颈联风吹池荷,是视觉描写;颈联风吹池荷,雨打果落,是听觉描写。 16.(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7.D

【解析】A项,前一句是被动句,主语是“这种结合”,后一句“发明”的主语应是“中国人”,前后主语不一致;B项,前一句的主语是“中国人”,是主动句,后一句的主语是“样式”,是被动句,主语不一致;C项,前一句的主语是“结合”,是被动句,后一句的主语应是“中国人”,主语不一致。这就排除这三项,故选D项。 18.C

【解析】“亘古不灭”,从古到今,永不绝灭,形容永久的生命力;“亘古不变”,从古到今,永不改变。第一处,从语境来看,“材料气质,达到永存文字的理想”,应是强调其“不改变”的特质,应选“亘古不变”。“朴素无华”,俭朴、不浮华;“质朴无华”,朴实而毫不虚夸。第二空,是形容石头的特性,“质朴无华”最为恰当。“休戚相关”,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第三空,是说摩崖的书法内容与形式与所处环境的关系密切,不涉及忧喜、祸福,应选“息息相关”。“扬长避短”,发扬长处,回避短处;“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

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第四空,前面的句子主语中国人,且后面说“各自发挥长处”,由此确定应填“扬长避短”。故选C项。 19.B

【解析】“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唯一的书写形式”,“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唯一的书写形式”语序不当,“唯一”应放在“成为”后面。A项,“青铜文明在很快退出历史舞台后,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中途易辙,结构混乱,前一句的主语是“青铜文明”,句中没有谓语,意思还没有说完,第二句的主语就变成“书法”。可将“在”放到“青铜文明”之前。C项,“相抵抗的书写形式”搭配不当,“抵抗”改为“抗衡”。D项,“随着……使……”成分残缺,滥用介词导致主语缺失,应去掉“使”,语序不当,将“唯一”提到“可以”前。故选B项。

20.【答案】①“坏的”改为“变质的”;②“发自内心”和“由衷”重复,去掉一个;③“惠赠”改为“赠送”;④“收下就行”改为“笑纳”;⑤“垂询”改为“跟您联系”。 21.【答案】示例:“不学礼无以立”致力于精神文明建设,撑起民族脊梁。“行仁政民之悦之”致力于政治文明建设,保障国家富强。“万物与我为一”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命质量。

22.【解析】供选立意:①变废为宝;②未雨绸缪;③以知致用,知行合一;④任何事物都有无穷的价值。 参考译文

王商字子威,是涿郡蠡吾人。王商年轻时担任太子中庶子,以严肃恭敬性格忠厚知名。父亲死后,王商继承父亲的封爵成为乐昌侯,他推让财产,把财产都分给诸位异母弟弟,自己什么也没留下,守孝期间悲伤衰戚。因此提升为诸曹侍中中郎将。成帝继位,很敬重王商,改任左将军。而成帝的长舅大司马大将军王凤独揽大权,行为多骄傲过分。王商论议朝臣时不能公平对待王凤,王凤知道这事后,也疏远了王商。建始三年秋天,京城老百姓无缘无故地惊慌起来,传言洪水就要来了,百姓奔走,相互踩踏,长安城中非常混乱。皇帝亲自驾驾临前殿,召集公卿们商议此事。大将军王凤提议太后和皇上以及后宫嫔妃可以乘船,让官吏百姓们爬上长安城的城墙来躲避洪水。大臣们都赞同王凤的主张。唯独左将军王商说:“这肯定是谣言,不应该让百姓登上城墙,让百姓更加惊慌。”皇上于是作罢。不久,长安城中逐渐安定下来,经查证此事,果然是谣言。第二年,王商替代匡衡担任丞相。王商为人质朴有威仪,身高八尺有余,身材魁梧,相貌堂堂,非同常人。河平四年,单于前来朝拜,王商

坐在未央宫朝廷上,单于上前,参拜谒见王商。王商站起来,离开席位和他交谈,单于仰头看见王商容貌,非常害怕,战战兢兢倒着退出去。当初,大将军王凤的姻亲杨肜任琅邪太守,他的属郡有十分之四的地方发生了灾害,已经上报皇帝。王商顺次安排审查讯问,王凤就告知王商说:“灾害怪异是上天的事情,不是人的力量所能做到的。杨肜一向是个好官,应该把他放在后面(从轻发落)。”王商不听,竟然上奏请求罢免杨肜,奏书果然被扣住不发,王凤因此越发怨恨王商,私下搜求王商的短处,派人献上奏书揭发王商的家庭隐私。于是左将军史丹等人奏道:“王商位列三公,爵封列侯,亲自接受诏书为天下之师,不遵循法制来辅助国家,作为臣子不忠实,欺骗主上不仁道。臣下请求您下诏给谒者,召王商到若卢的牢狱去。”皇上一向敬重王商,下命令说:“不应查处。”王凤固执地争论,皇上于是诏令御史:“丞相应当以德行来辅助国家,总领百官,协同调和各个封国,作为职责没有比它更重要的了。现在乐昌侯王商任丞相,没有听过他的诚恳的劝告,良好的计谋,使者没收他的丞相印信。”王商被罢免丞相三天,疾病发作吐血而死,被谧为戾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