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年8月第11卷第8期 ・ 935 ・ 降脂通脉胶囊对冠心病患者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陈宏 摘要:目的 探讨降脂通脉胶囊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 将9O例经冠状动脉造 影和颈动脉超声诊断的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20 mg,每日1次。 治疗组除了基础辛伐他汀20 mg治疗外,给予降脂通脉胶囊3粒口服,每日3次。于给药前和给药6个月后采用高频超声检测颈动 脉,记录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并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6 个月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hs—CRP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明显升高。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作用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患者颈动脉IMT和粥样硬化斑块积 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IMT和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均无显著改变。结论 降脂通脉胶囊对冠心病患者的颈动 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延缓和稳定作用。 关键词:冠心痛;降脂通脉胶囊;C反应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 中图分类号:R541.4 89.5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r ̄1672—1349.2013.08.021文章编号:1672—1349(2013)08—0935—02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的病理特征为血管内膜脂质沉积,并逐 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阿司匹林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商品名舒降之,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20 mg,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脂通脉胶囊 (山东朗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3粒口服,每日3次,共6个月; 服药期间注意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及磷酸肌酸激酶,谷氨酸氨基 渐形成粥样斑块,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 高及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冠心病逐年增加。目前,临床研究已证 实冠心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关系密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 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增厚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 重要标志,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的界定。而增 加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可有效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因 转移酶升高达正常上限值2倍、磷酸肌酸激酶达到正常上限值 2倍者终止治疗。 1.5检测方法 此,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有效防治尤为重要。降脂通脉 胶囊是一种中药调脂药物,本研究将探讨降脂通脉胶囊对冠心 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5.1标本收集与测定 治疗开始时以及治疗6个月后空腹 12 h后清晨采集肘正中静脉血,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1纳入标准有明确的冠心病史:冠脉造影阳性,诊断标准 (HDL—c)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采用酶比色法 测定;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1.5.2颈动脉超声检查 所有患者治疗开始时以及治疗6个 月后接受检查,采用SIEMENS ACUSON Sequoia512彩色多普 由放射科固定医师定量冠脉造影分析软件测定冠脉血管病变直 径狭窄的百分数,参照血管内径狭窄程度>5O 为阳性者;颈 动脉IMT≥0.8 mm;半年内无脑和消化道等出血性疾病;肝肾 功能正常;无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及严重的心动过缓(静息时 心率<55次/rain)。 1.2排除标准 年龄<40岁或>7O岁;严重。肾功能损害患者 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 MHz~12 MHz,由专人操作。患 者取去枕仰卧位,分别横向及纵向探查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 处、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由相对较低回声分隔的两条平行亮 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即IMT,冻结颈动脉窦以下1 cm图像,左右 各测量3个心动周期,其平均值即为颈动脉IMT。斑块定义为 局限性回声结构突出管腔,厚度≥1.2 mm[ 。颈动脉斑块积分 采用Crouse方法计算,即不考虑各个斑块的长度,而分别将两 侧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各孤立斑块的 最大厚度相加,得出颈动脉斑块积分[ 。 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 (肌酐清除<30 mL/min);怀孕或哺乳期妇女,近两年滥用酒精 或其他药物史;有炎症性疾病、肌病或癌症;1年内服用类固醇 或化疗药物,长期服用除阿司匹林外的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入选前2个月中服用他汀或其他降脂药者;不能完成本研究者。 1.3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2月一2O13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 门诊和住院治疗的符合人选标准的患者9O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与对照组。治疗组45例,男2O例,女25例,年龄58.0岁±4.9 岁;对照组45例,男19例,女26例,年龄60.0岁±5.4岁。两 最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血脂等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控制饮食、戒 2.1两组治疗前后血脂、hs—CRP变化(见表1) 烟限酒、控制血压和血糖,以及常规的西药治疗(硝酸酯、B受体 ・936・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一/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ugust 2013 Vo1.1 1 No.8 2.2 两组治疗前后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比较( ±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 0.05 2.3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无明显 变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研究[3 表明,血管壁内中膜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 期标志。IMT增厚的改变早于斑块的发生,可反映动脉粥样硬 化病变的程度 】。在解剖结构上,颈动脉与冠状动脉有许多相 似特点,二者均为平滑肌动脉,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上 一致【 。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全身性粥样硬化的一种表现,可 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和范围,与冠心病发生及严重程 度密切相关¨6]。国内外研究表明[7],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 成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是平行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与冠心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Kablak等 对558例 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进行颈动脉IMT检测和冠脉造影检查,发现 平均IMT超过1.15 Flim的患者中94 患有冠心病。因此认 为,颈动脉硬化与冠状动脉硬化存在良好的相关性,颈动脉斑块 的变化可作为防治冠心病的可靠标志。 降脂通脉胶囊的成分是姜黄、泽泻、三七、铁线草、决明子。 姜黄中姜黄素、姜黄油可明显抑制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氧化 ],以 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决明子中的有关成分能明显降低血 清内TG和TC,并有抗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抗血小板聚集作 用[1 ;铁线草为彝族活血良药,可在脂质过氧化物引起的血管 内皮损伤面加强白细胞修复作用,从而降低炎症反应,延缓动脉 硬化进程;三七总皂甙能清除过量的自由基,促进脂质的转运和 排泄,减少内源性脂质合成,并有保护内源性抗氧化酶的活性、 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减缓动脉粥样硬化、扩张心脑血管、 增加心脑血流量的作用[11 ;泽泻的提取物有降低TC、TG,升高 HDI 一C的作用[1 ,且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及增强 纤溶酶活性,明显抑制主动脉内膜粥样斑块的生成等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降脂通脉胶囊具有降低血脂作用,经降脂 通脉胶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6个月,患者TC、TG、LDI 一C水 平明显下降,同时HDI 一C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颈动脉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手段,为冠 心病患者提供了重要动脉硬化评价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与 对照组比较,降脂通脉胶囊具有降低颈动脉内膜厚度,减少颈动 脉斑块大小和厚度,IMT有明显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阻 断和逆转颈动脉粥样斑块,特别是不稳定斑块疗效更为明显,其 机制可能与通过调节血脂代谢,使进入斑块内的胆固醇下降,并 下调各项炎症相关因子有关,且无肝肾功能损害、过敏等药物不 良事件发生,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Barth JD.An update on carotid ultrasound measurement of inti— maemedia thickness[J].Am J Cardiol,2002,89(4A):32B一38B. E2]Crouse JR,Harpold GH,Kahl FR,eta1.Evaluation of scoring sys— tern for extra cranial carotid ather0sclerosis extent with B—mode ultrasound[J].Stroke,1986,17(2):270—275. r3]Ghiadoni L,Taddei S,Vixdis A.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common carotid artery wall thickening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 sion[J].Hypertension,1998,32(1):25—32. E43 Yamasaki Y,Kodmna M,Nishizawa H,et a1.Carotid intima— media thinckness in Japanese type 2 diabetic subjects:Predictors of progression and relationship with incident coronary heart dis— easeEJ].Diabetes Care,2000,23(9):1310—1315. Es]范晓红,王春.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 相关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2):174—176. [6]王海艳,郝玉明,李涛,等.冠心病患者周围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的 研究[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4,9(4):282—285. E7]Spenee JD.Ultrasound measurement of carotid plaque as a surro gate outcome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m J Cardiol,2002, 89(4A):10B—l6B. E8]Kablak ZA,Tracz W,Przewlocki T,et a1.Association of increased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with the extent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Heart,2004,90(11):1286—1290. 1-9]陈云波,李长清,许川山.姜黄素在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7):631—633. [1o]高艳青,刘俊.决明子的药理作用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 2008,17(8):63—64. [11]徐少平.三七总皂甙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J].内科,2007, 2(3):415—418. [12]丁霞,吴水生.泽泻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08,25(5):19— 21. 作者简介:陈宏,男,副主任医师,现工作于山西省一0九医院(邮编: 030013)。 (收稿日期:2013—04—26) (本文编辑郭怀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