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一、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的概念
相关概念: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国家刑事赔偿
二、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的理论基础 国家责任说、社会契约说、社会保险说、社会福利说、政治利益说、宿命说、司法改革说。
三、各国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发展概况
中国台湾地区犯罪被害人保护法简介 四、我国构建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必要性
1、附带民事赔偿制度不能有效保障被害人基本权益。实践中80%以上的犯罪被害人无法从犯罪人一方得到赔偿。
2、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有利于落实宪法保障人权的规定,实现被害人与被告人权利的平衡。
3、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有利于依法解决涉法上访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4、符合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如《为罪行和滥用权力行为受害者取得公理的基本原则宣言》规定有“加强保护被害人”。
5、建立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有利于实现犯罪被害补偿的规范和公平,减少随意性。
6、建立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有利于预防犯罪。
五、我国构建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可行性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已经大大增强,对犯罪被害人实行国家补偿的财政条件已经具备。
2、国家可以把罚金、没收财产和没收赃款赃物的所得用于被害补偿。
3、建立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顺应民意之举,民众普遍赞同和接受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4、实践中已经存在一些对犯罪被害人实行补偿的做法,只是不够规范。
六、我国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立法构想
1、指导思想:构建中国特色的犯罪被
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2、立法体例:应制定单独的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法。
3、补偿对象:目前应限于因犯罪导致严重伤残、死亡案件的被害人。
4、补偿条件:必须是犯罪被害人得不到犯罪人方的赔偿,并且在刑事诉讼中履行了协助调查义务。
5、补偿标准:应当保障被害人的基本生活待遇,并与刑事错案国家赔偿标准相协调;被害人有过错的,应当减少补偿金额。
6、补偿时间:必要时可以紧急补偿。 7、补偿机构和程序:可以在法院设立专门的补偿机构,建立启动和运行机制。
8、追偿制度:国家对被害人补偿后,有权对犯罪人进行追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