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与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理解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形成的大小不同的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理解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而且是重的东西先沉积,轻的东西后沉积.
理解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能用眼,放大镜,放入水等多种方法观察土壤,寻找土壤成分.
通过实验,用沉积的办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从而树立保护土壤到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土壤的成分和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用沉积实验研究土壤颗粒大小,感知轻重不同物体的沉积顺序.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准备:新鲜湿润的土壤和干燥的土壤,小勺,塑料盒,报纸,放大镜,方便杯,镊子,水,牙签.
教师准备:有关图片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感知 谈话引入
1.谈话:同学们老师从双沟为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想不想知道它是什么 (师打开用报纸包着的土),千万别小看这些土壤,俗话说:宁要黄土,不要黄金.不信 学了这节课咱们再理论. 2.交流:你知道关于土壤的哪些知识 还想了解有关土壤的哪些知识 (生自由口答,老师随机评价引导)
3,谈话:是啊,土壤妈妈养育了许许多多动物和植物,那她是用什么来养育它们的呢 (生:土壤里有水,空气,动植物需要的营养……),你认为土壤中还会有些什么 (生猜测,师板书) 4,谈话: 土壤里到底有没有这些东西 除了这些,土壤还有没有其他东西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 (首先得观察土壤里有什么.板书) 二观察实验 探究新知
1, 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土壤中有小石子 (用眼看一看)
2,土壤中还有没有比沙更小的微粒 用什么方法证明一下 (放大镜,明确:为了观察的更仔细,还可以把土壤捻碎,用放大镜观察,看看里面有没有比小石子更小的颗粒.) 3,土壤中有空气吗,用什么方法验证一下 (放入水中看是否有汽泡)
4,师引导:如果把放入水中的土壤再搅拌一下,你一定会有更加惊奇的发现.
5,刚才我们一起想出了这么研究土壤的方法,现在就各小组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来研究土壤,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实验完成的好,发现多! 6,生动手实验,师提醒:填好实验报告单.
7,汇报: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研究的,有什么发现
A,根据学生的汇报对猜测进行证实,适时引导学生推测你发现的落叶是完全的吗 它们最终会变成什么 引出腐殖质和盐分.
B,根据发现大小不同的颗粒,引出颗粒的分类标准.
C,根据放入水中的观察,引导学生理解颗粒沉积的顺序,进一步感知组成土壤的颗粒. 8,通过实验证实,现在你为土壤中有哪些物质 (完成板书)
9,让我们一起从图片中来感受土壤的结构.(出示土壤剖面图)现在你知道土壤是怎样变成的了吗
三,拓展延伸
1,土壤的成分这样丰富,难怪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请看(投影出示图片师生共同学习交流了解土壤,动植物,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2,土壤就像我们的妈妈,她为动植物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我们能为土壤妈妈做些什么呢 (生自由交流)现在如何处理桌上的土壤呢
(大家说得多好啊,土壤妈妈有了我们这些环保小卫士,一定会很高兴,而且会越来越美丽.这样,我们就能和小动物,植物一起在土壤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健康快乐地生活了! 四,回顾活动,使多元智能持续发展
1,交流:通过本节课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知识 (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小,有位小同学在研究土壤后写了一首小诗:略.如果你有什么感想,也可以写成小诗或小美文,同学之间交流欣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