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主张“教育即学会关心”的德育模式是____
A.认知模式 B.价值澄清模式 C.社会学习模式 D.体谅模式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为____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3、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____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 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毫无顾忌地接受教育 D.能动地接受教育
4、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____
A.知识巩固 B.知识运用 C.知识提取 D.知识迁移 5、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____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现场教学 D.小组教学 6、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____
A.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7、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认为,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____
A.具体内容 B.学习过程 C.概括 D.获得策略知识 8、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____
A.随意性 B.娱乐性 C.自觉性 D.系统性
9、强调学生通过自身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称为____
A.发现教学 B.情境教学 C.合作教学 D.个别教学 10、课程的具体结构是指____
A.课程计划 B.教学计划 C.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D.课程目的 1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体现在____
A.认识的直接性 B.学生的主体性 C.认识的教育性 D.活动的开放性
12、刺激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____ A.桑代克 B.华生 C.斯金纳 D.布鲁纳
13、要解决《学记》中提到的学生学习“过少、过急、过难、过易”的问题,应当贯彻____原则。
A.教学相长 B.综合课程 C.长善救失 D.藏息相辅 14、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____
A.领导地位 B.启发指导地位 C.顾问地位 D.主导地位 15、教师专业化尝试是从建立专门的____开始的。
A.教育行政机构 B.学校制度 C.师资培训机构 D.教育法律法规 16、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依存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____ A.文学 B.数学 C.化学 D.物理
17、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____
A.小学教育目的 B.小学教育目标 C.小学教育原则 D.小学教育内容
18、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____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科夫
19、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____
A.练习法 B.实验法 C.试验法 D.实习法
20、教育心理学界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____ A.1903年 B.1913年 C.1914年 D.1900年
21、提出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主张,具有社会本质倾向的教育家是____ A.柏拉图 B.涂尔干 C.凯兴斯泰纳 D.赫钦斯
22、在教“鸟”的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的本质特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____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23、小学生的思维____
A.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 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 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24、短时记忆的容量很有限,一般只能储存的信息项目为____个左右。 A.3 B.5 C.7 D.9
25、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____
A.弗洛伊德 B.华生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26、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的人属于____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
二、多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的____
A.阶段性 B.个别差异性 C.顺序性 D.不均衡性 2、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高度发展的“合金”,就构成了____ A.道德信念 B.道德情操 C.道德品质 D.道德行为 3、教育实践中“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____
A.顺序性规律 B.互补性规律 C.不平衡性规律 D.个别差异性规律
4、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7~11岁的小学生处于认知结构发展的____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____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6、我国多数中小学的班级组织机构的建制形式属于____
A.直线式 B.职能式 C.螺旋式 D.直线职能式 7、社会的____决定了教育目的性质和方向。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C.主流文化 D.政治精英 8、”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____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9、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基他事物之间所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是
A.教育规律B.教育经验C.教育现象D.教育方针 10、一般地讲,评价教师一堂课优秀与否的标准有____
A.教学目的的明确性 B.教学内容的正确性 C.教学方法的适当性 D.教学过程是否紧凑 E.学生主体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 11、道尔顿制的首创者是____
A.克伯屈 B.帕克赫斯特 C.道尔顿 D.布鲁纳
12、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看来,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属于 ____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3、小学低年级学生记忆的主要形式是____
A.机械记忆 B.理解记忆 C.联想记忆 D.概括记忆 14、下列哪项不属于智力群体差异的表现?____
A.性别差异 B.年龄差异 C.种族差异 D.水平差异 15、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____
A.教学活动 B.沟通 C.教劳结合 D.协调
16、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策略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认知策略;二是元认知策略;三是____
A.组织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17、詹姆斯把自我分为____
A.主体我和客体我 B.自我和超我 C.本我和自我 D.本我和超我 18、着眼于当今教育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主旨的教育是____
A.高等教育 B.素质教育 C.职业教育 D.特殊教育 19、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____ A.陶行知 B.潘菽 C.房东岳 D.廖世承
20、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经过三个阶段:一是认知阶段,二是联结阶段,三是____
A.程序化阶段 B.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C.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D.自动化阶段
2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____ A.变式 B.比较 C.概括 D.抽象
22、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____
A.知识与技能习得的心理过程 B.知识与技能的心理表征 C.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规律 D.知识学习情境与其测量情境的变化程度 23、”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由____提出的。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愈
24、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____ A.皮亚杰 B.布鲁纳 C.维果斯基 D.埃里克森 25、先于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的作用,这种学习的内容的组织技术或者教学策略叫 ____
A.先行组织者 B.认知结构 C.比较性组织者 D.固定点 26、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的人属于____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