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体系目前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魏丽
大家早上好。非常容幸今天有机会来到这里跟大家分享我对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体系,目前的现状,包括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理解。首先我来介绍一下,我一会讲到的内容的结构,首先我会对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做简要介绍,接下来会分体系中的不同的板块,再作一些比较深入的介绍还有对未来发展的分析。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资本市场其实发展很多年,以往给我们的印象是比较单一的。可以看一看现在国家的资本市场体系结构,看这个架构图,上面部分是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相当于是交易所市场的部分。主板和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在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进行管理。也被统称是一板和二板市场,与它相对应的是三板和四板。三板也是经历了演变过程,最后形成了全球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由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现在叫北交所。场外交易市场比较重要的部分也就是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现在有很多的地区省份分别成立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比如说天津、深海、重庆、大连,辽宁省都分别成立了。一会有比较详细的介绍。
看一下不同板块的服务对象有哪些区别。首先是主板和中小板,特点是因为对于上市企业的营业期限还有股本大小,包括盈利水平和对敌的市值都有限制要求。现在服务大小型企业。创业板比主板和中小板低,交易条件和投资风险都和主板和中小板有一定不同。目前有高成长性企业。在场外交易市场部分,首先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现在主要服务是创新创业型的中小企业,一般是在各个高新区注册了一些企业,属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范围比较多。另外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目前主要服务于一些中小微型企业。
再来看一下不同板块的监管体系有什么区别。首先中国证监会来负责监督管理的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还有三板。在场外交易的区域性股权转让市场,他们是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证监会对它的业务进行指导。接下来看一下不同的板块现在的发展情况还有包括未来得发展趋势。首先看一下一板市场和二板市场,大家可以看一下,在这里汇总的是2012年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的主要数据,从上市公司的数量上海有900多家,深圳现在是1500多家。IPO的数量上海在2012年有26个IPO项目,深圳交易所有129个,其中中小板有55个,创业板有74个。深圳交易所也有主板市场,一般如果是申请主板都是往上海去的。从IPO募集资金上海是183亿,深圳是701亿,从平均市盈率上看区别比较看,上海交易所平均市盈率是12.3,深圳交易所达到22。接下来看一下这个表,这个表所展示的是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四年中上海交易所、深圳交易所以及其他的股票交易市场,IPO的数量和募集资金的情况。
首先从总体趋势上来看,这些所有交易所在四年中都经历了波动的过程,都经历了增长和缩减数量的过程。基本上是在2010年时达到一个峰值,这也是和全球经济发展周期相关的。接下来看深圳交易所在IPO数量方面,可以说名列前茅,在全球其他交易所没有数量能够超过它的。从融资额来看,如果把上海、深圳拿到一起看也可以说排名非常靠前。所以为什么说现在全世界的眼光都放到中国,中国IPO无论从属于还是募集资金都是非常有前景的市场。
看一下未来一板和二板市场的发展,可能会呈现什么样的趋势?首先我们会认为,一板二板市场会有平行发展的态势,并不会有压倒另外的情况。在发展过程中,应该会有比较多的新的领头板块显现。整个上市公司的科技含量会有一定提高。第二个发展趋势是中小板和创业板融资增加,因为主板上市要求比较高,是规模比较大企业,在我国大的企业上市也都开展得比较多,在过去的一些年。所以数量慢慢减少,但是相反,中小板和创业板这个板块非常活跃,很多企业都希望在这个板块能够IPO成功。另外一个未来发展趋势
IPO和再融资的规模会相近,这个有是受限于IPO的限制,很多企业在排队,但是还没有被批准,就形成了堰塞湖的情况,但是可以通过再融资的形式融资,所以说IPO和再融资的规模会求比较相近。
监管机制会比较完善,目前国家一板二板市场虽然发展时间比较长,但是其实还存在很多监管制度不太完善的地方。首先可以看新股发行制度,目前在群架方面是比较不充分的,像锁定期也不是很合理,这都是未来监管机构改革的方向。另外是退市的制度,以往时候可能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的和更规范的退市制度,未来的趋势会强化市场的披露,迫使这个企业自愿的退市标准,未来会形成市场化的退市体系。未来会实现分红制度,现在很多都是被迫的,未来会有一些其他制度方面的调整,努力使企业有自主性的分红。这是对一板二板市场简要分析。
接下来重点介绍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这个大家并不是非常熟悉,但是对我们软件行业,比如说其他的高新技术方面的企业,还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个板块在过去的几年也是经历了非常大的变化。首先看概念,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经过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接受中国证监会监管,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为其运营管理机构,2012年9月20日,公司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成立,注册资本30亿元,截止2013年2月,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企业212家,以往三板市场主要局限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股份有限公司才可以在这里挂牌,后来又有新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包括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汉东胡新技术开发区,还有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都并入这个系统,在这些产业开发区注册的企业,都可以在这个系统里挂牌。这个系统的优势是,首先挂牌的成本相对来说比较低,另外挂牌速度会比较快,审核程序相对比较简单。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一般政府会给予这些企业一定的支持和补贴。另外在这个市场挂牌之后,可以综合使用多层融资工具进行再融资。这个市场比较适合的是暂时不具备上市条件,比如像产品和服务有竞争力,但是企业的规模和盈利能力不足的企业在这
里进行挂牌。
看一下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如果进行挂牌,它可能实现哪些功能。首先公司如果挂牌之后,它的治理会更加规范。因为在挂牌的过程中,首先企业要先进行股份制改革,很多企业原来是家族性企业,或者是不太规范的民营企业,会经过会计师事务所的梳理,建立现代企业法人治理制度,从而实现这个企业的经营决策有效性和风险管控能力有大幅度提高,这是对企业的规范治理有很大的作用。另外还可以提升企业形象,因为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这个企业相当于变成了公正公司,公正公司需要定期进行信息披露,在政府的媒体的形象认知度都有明显提升。这方面也会有助于将来企业获得政府的支持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市场扩展方面都是非常有利的。在信用增进方面也有作用,现在很多中小企业往往成立时间不长,规模不是很大,资产也比较少,在过去银行贷款的时候,有有非常多的劣势,往往面临贷款难,贷款贵的情况。如果在这里挂牌的话,这些企业因为经历过券商律师会计师事务所的梳理和规范,会提高银行信用度,往往很多企业正在升级挂牌,就有银行找上门来给它贷款。第四个功能是价值发现,原来的公司因为股份无法流通,所以估值主要是以净资产竞价,估值也会变成以未来的现金流折现来进行估值,任何将来企业有重大创新或者重大合同,都可能对股价有立体电影的影响,也使公司的估值水平有大幅度提升。
在股权流动方面,企业挂牌之后,存量股份可以进行流转,包括退休的高管或者离职的高管,还有创投风投和PE,对这些企业感兴趣的其他投资者,也会有兴趣进入这个企业。在直接融资方面,在这个系统里挂牌的企业,可以通过增发的形式进行直接融资,另外以后还会可以通过公司债可转战中企业私募债进行多样化的融资。股权激励也是很多企业关注的问题,股权激励有利于企业吸引人才,以往如果企业股权没有流动性的话,可能对员工和关键人员没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如果在这个市场上挂牌之后,股份可以进行流动,股权激励就真正可以得到实施,也会增强员工对于企业未来的信心。
最后一个功能是并购重组,在交易系统里挂牌之后,比较利于企业灵活运用增发换股或者发债其他的方式,能够使得企业实现横向纵向包括跨行业的加速度扩张也是非常有利的。这是在这个系统里挂牌对企业有哪些好的方面的影响。
来看一下这个板块现在发展的状况,目前到2013年3月18日的数字,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挂牌企业达到179家,在天津滨海挂牌的企业达到8家,上海张江产业开发区有8家,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有10家。从增发的情况来看,在2010—2014年增发挂牌价数有爆发式的增长,从6家增长到29家,增发的股票数也非常多,2010年40多万股,到2012年2.2万亿股,平均发行价有波动,在募集资金方面,也是比较大的增加。市盈率方面在2012年达到23,这个还是比较高的。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前身,在06—2012年之间经历了大的跨越式发展,这个图在06年到2011年几年间,一共有102只股票实现挂牌,到2012年当年有107只股票新挂牌,所以这个数量的发展,相当于是成倍的发展。
行业的分布来看,目前接近一半的企业都是计算机行业,另外是机械、电子、电力设备和新能源这三个行业也是占的比例相对比较大,另外还有通讯方面。首先在非上市公司监管管理办法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办法实施以后,哪怕只有两名股东挂牌的公司就成为公众的公司,场外的发展,能够克服企业想在主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堰塞湖的现象,很多企业在那里排队,但是等的是遥遥无期,这个板块的发展,给企业提供了另外的途径,必然有企业会分流到这个系统中。转板的制度没有被推出,但是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增进各个企业,他们对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认同感。另外在注册地的限制方面,因为刚才看到了,目前局限于中关村还有其他几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未来在2013年这个系统将会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一步开放,全国目前有105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家可以看基本上重要的省份基本上都有,分布非常广泛。将来经过一步步开放,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都加入这个系统,上市的
企业数量还会有很多的增长。我们预计在2013年,将来实现挂牌的数量达到200只,另外还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趋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最终将服务于全国的中小企业,最终会放开,不光局限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而是服务于全国的各个地区,但是这个可能是比较中长期的发展趋势。
接下来看一下区域性的股权交易市场。刚才提到有很多地方已经成立了,截止到2013年3月18日,已经成立交易市场的有这些地方,大连、浙江、厦门、齐鲁、武汉、广州。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共性和区别。在共性方面,两者都是同属于场外交易市场,都不具有首发融资功能,在这个市场上企业可以实现挂牌,但是并不是说像IPO一样进行首发融资。另外在这两个市场的挂牌企业都不会设财务指标限制。第三点共性是这两个交易所所覆盖的企业,都是处于创业期,向成长期过度的阶段。两者融资手段主要是在挂牌之后,通过定向增发,培育企业向更高阶段平台的提升。两个板块都可以承接退市的公司。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区别,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是监管方,刚才提到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监管方还是中国证监会,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它的监管方其实是省级人民政府,证监会对它是业务的指导。从交易制度上来讲,转让系统交易制度可以通过协议的方式,竞价的方式,还有其他的中国证监会批准的方式,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交易制度数是协议转让和T+5的交易制度,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不可以采用这种做事商的交易和连续竞价的交易。从股东人数限制上来看,转让系统对人数并没有限制,可以超过200人,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企业股东人数要求是小于200人。
这个市场覆盖范围上,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主要是覆盖国家级的高新园区,主要是非上市的公众公司,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服务的是两非企业,就是非上市非公众的企业,就是类似于私募的定位。对于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展望,可以看到,还有很多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都没有成立。在2013年应该有更多的地区成立股权交易市场。最多可能达到30多个。2013年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新挂牌的公司超过500家,这个是粗略的估计。因为从目前了解来看,各个地区的政府都非常鼓励这个板块的发展,都提供了优惠政策,所以未来的挂牌数量会有很快的增加。但是从长期的发展趋势来看,各个区域股权交易市场虽然都是独立的,但是都是电子化交易,可能在长远来讲,这些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之间会有一些收购兼并。还有一个中小企业私募债,也可以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交易。希望我们的企业能够勇于尝试不同的融资渠道,实现对企业长期快速发展的助力,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