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影响高校师生良好关系的原因和构建途径

来源:欧得旅游网
■墨 浅析影 响高 校师生良好关系的原因和构建途径 王凤杰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杭州 310053) 摘要:师生关系是指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相互的 认知和交流形成的一种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效果显 著的重要保证,也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本文从师生关 系的现状出发,着重分析影响良好师生关系的原因,并在此基 础上提出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师生关系 现状分析影响因素 构建途径 一、师生关系的现状分析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多年以来的古训.中国自古以来 就有师道尊严的传统。在传统观念中,教师的地位和尊严是至 高无上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权威现象被破坏.学 生不再对老师充满敬畏.特别是在大学里“师生形同陌路者” 的现象非常普遍。哲学家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也就是说 一切现象背后都有其深刻的原因 二、目前影响高校师生关系的因素 1.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渠道的多元化是影响师生关系的直 接原因。在传统社会中,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单一,主要 来自教师,教师也很好地发挥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在这 种教育过程巾.学生自然对老师充满了神秘感和敬畏感。随着 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的信息和信息的渠道越来越 多,并且非常迅速便捷。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最大拥有者,也不 再是知识的主要传播者,这就直接动摇了教师的权威地位。 2.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的多元化是影响师生的重要因素.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历经3O多年,但社会转型还没有实现。当今 社会的激烈变革,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种文化的激烈碰撞.必 然对人们的思想、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使人们对传统的价值 观产生质疑,由原来的党、国、阶级和集体为尺度的一元价值观 走向多元,更追求民主、公平、自由、平等、尊重、个性及个人的 幸福等。年轻的大学生更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崇尚自由、 追求个性独立,主张独立思考,自我判断,不愿顺从,如果教师 没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社会阅历及与时俱进的思想.而是一 味地进行教条式的说教.则很难征服学生。 3.高校教育的产业化是师生关系功利化的主要根源 随 着市场经济的深入,高校教育产业化在同时进行,社会上有很 多人开始用市场经济的眼光定位师生关系,服务者成了教师 角色的新名称,学生认为交了学费,就应享受服务,就是上帝、 是顾客,而教师则是提供知识的老板。整个社会都在追逐金 钱、追逐利益,导致师生都染上铜臭味。有些老师受不良社会 风气的影响,把追逐金钱当做自己的首要目的,把教师混同于 普通职业,把教学_T作仅仅看做是谋生的手段,而忽略自己职 业育人的特殊性,教师自身对教育职业失去“神圣感”。学生对 老师相应缺少“敬畏感”。 4.高校不合理的教师考核制度是师生关系恶化的隐形杀 手。长期以来,大家一直把大学的使命定位于三点:教学、科研 和社会服务。笔者从未否认过科研的重要性.也从不否认大学 不可或缺的社会责任。但是笔者认为高校虽然具有科学研究 和社会服务的职能,但是高校的终极目标依然是培养人才。人 才怎么来?科研是对某一个问题深入的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科 研在一定层面上固然能够促进教学.但是科学研究不等于育 人。教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懈的科研精神固然对学生的人 格有重要的影响.但是这种育人方法更多的应该是研究生或 者博士生高层次的教育阶段,而对于普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 育,人才绝不是教授们存文章里面研究出来的,而是教师们站 166 在讲台上熏陶、感染形成的。讲台是真正 大师的地方,是育 人的重要阵地。 目前巾国大学尚未 现类似国外某些大学过分偏重科研 从而忽略教学的问题,但大多数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比 较普遍是不争的事实,几乎所有高校对教授、副教授、讲师等 都有科研上的硬性要求,高职院校也不能幸免。但是笔者认为 这种考核的硬性要求并不能真正实现科研工作的目标.近年 来大量的学术失范、学术腐败问题的出现,说明在全国高校 “科研大跃进”的背后,堆砌着仅仅为了凑数字而完成的文章. 而非为了学识的探索而写作的教育者们。而在这个过程巾教 师_T作的天平自然严重倾斜,“课堂教学可以蒙混,科研绝对 不能马虎”。科研任务就像一个紧箍咒,使高校老师产生很大 的精神压力。在这种大环境下,老师很难专心于课堂教学艺 术,也不会积极主动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学生的思想。没有了 这种内在的激情的动力推动,希求教师拥有高尚的教育使命 感和责任心就成为一句空话。这种情况不仅造成高校教师人 格的畸形.而且和高等学校的育人目的背道而驰.终将成为良 好师生关系建立的绊脚石。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途径 要改变目前这种师生关系的尴尬局面,教师、学生、社会、 学校及相关的教育部门必须共同努力和行动。 从社会方面来讲:各相关部门都要相互配合,积极引导, 不以功利性的眼光看教育。同时加强制度建设,防止学术腐败 的发生,给教育事业一方净土,重树民众对教育神圣的信心, 助推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从学校方面来讲:各级领导要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切实认识 到“育人”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在兼顾为社会服务的同时.正确处 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切实转变以科研为导向的教师考核方 式.把丁作的中心转移到教学第一线,把相关的政策向教学第一 线倾斜。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创造宽松的大环境,搭建制度 平台。同时.我们在各项T作中要加大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使其 明自学生尊师重道是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一种美好的品德。 从教师方面来讲:环境一旦形成,运转就有其固有的惯 性。社会大环境不是个人能左右的,长期形成的固有的观念在 短时期内是无法改变的。但我们改变不了环境,我们可以改变 自己。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笔者认为,处在教学第一线的 教师仍然是关键的因素。只要教师拥有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 人格魅力.就能感染和影响学生.只要教师充分欣赏、尊重和 爱护学生。就能唤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认同;就能实现教育 过程的有机互动,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要求。所以良好的师生 关系重构可以通过教师修炼内功实现:首先教师要不断学习、 充电,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其次教师要不断 地思考、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最后教师要提 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敬岗爱业,亲生爱徒,为人师表,以身作 则,洁身自好,努力抵制社会上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等。 参考文献: [1]林亚芳.试论高校师生关系的异化与重建[J].教书育 人.2oo5.35. [2]严育洪.事说师生关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7. [3]谢攀.教育反哺——论大学和谐师生关系[J].赤峰学 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