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福村文化生活研究

学福村文化生活研究

来源:欧得旅游网


学福村文化生活研究

背景:近年来,响应党和时代的号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在这种大潮之下,学福村的变化显而易见。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培养新型农民,尤为重要。为了了解学福村村民文化生活状态,特进行此次研究,希望能对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时间:2011年7月15日——2011年8月15日 地点: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埠柳镇学福村 方式:走访和问卷调查

内容:村民文化生活中的弊病和变化 一、村民文化生活的弊病

1、村民文化生活贫乏。通过对102名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村民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学福村村民主要文化生活有看电视和打牌(含扑克、麻将等)两种。其中,94.7%的村民表示,看电视是他们最主要的文化生活方式,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在两个小时以上。43.6%的村民表示,打牌是最普遍的休闲方式。走进学福村,村民三五成群玩扑克、打麻将的情况随处可见。打牌的村民大都图个彩头,其带彩数额一般1-10元不等,一次牌局的输赢几十块钱不等,赌博风有抬头的趋势。除了看电视和打牌,其他的像棋类、球类之类的活动开展得很少。同时我发现,学福村拥有电脑的人数很少,玩电脑游戏和进行业余文艺创作的人更少,72%的村民并不会玩电脑。

2、村民看书难。从调查情况来看,83.4%的村民没有阅读习惯,不读书甚至不愿读书。在少数有阅读习惯的人中,中年人阅读是为了获取农业科技知识,丰富日常生活,而年轻人阅读主要是为了娱乐。 而图书来源大都是找亲戚朋友借阅的,自己购买的很少,村民家中书籍(不含中小学教材、教辅读物)藏量一般不超过 20

本,90.6%的村民从不买书。村民大都没上过学或只念过小学,不识字的较多,即使有书也难以阅读。

3、村民信仰缺失。调查发现,学福村7.35%的村民信仰基督教,3.47%的村民信佛,在村里,不少信教徒向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尤以中老年为多,宣传一些迷信思想,“不药而愈”“信得平安”等思想也让村民信以为真。迷信鬼神之事时有发生。

二、村民文化生活中的变化

1、健身利于健康。为了方便中老年人健身,学福村建设了一些便民健身器材。一到晚上,许多村民就出来锻炼身体,仰卧起坐,锻炼手臂等。像梯子摇椅等器材甚至成为小朋友的最爱。

2、舞蹈丰富生活。一直以来,村里妇女都只会用看电视来打发时间。为丰富妇女的生活,村里特别成立歌舞团。不管阴天晴天,每晚7点半总会有人在社区服务中心跳舞。许多阿姨表示,她们很乐意在这跳舞,不仅打发了无聊的饭后时间,而且也起到了健身的作用。最近,好多老大爷也参与了这支队伍,不少小朋友也来凑热闹。

3、农科知识早普及。为了方便村民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设立专门的农村图书馆。图书管理图书有200多本,涉及养殖,种植多个方面。不少村民会跑到图书馆里读书,增加农业知识。图书馆虽小,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村民对知识的渴求。

三、关于改进农村文化生活的建议

1、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根据农村现状和农民要求,建立各种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图书馆、广播站、文化宣传栏、体育健身器材等。开展各类文化论坛与讲座,促进农业技术交流,普及科学知识,以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 2、加快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建设。村干部要加强引导,加大财政投入,为农民进行文化活动提供物质保证,积极引导农民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有

人管、有人干、有人带。加强文化产业的监督,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取缔腐朽文化,让愚昧无知从农村消失。

3、加强对文艺的熏陶。让城里的剧团和各类文艺团体到农村进行公开演出,在农村进行集中的电影放映,让人们领会文化生活的乐趣,更好的参与到文化生活中去。

4、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从基础抓起,落实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减少农村文盲人数。致力于对农民农业知识的普及,以便于农民更好的发展农业生产。加强对文化骨干的培养,塑造文化新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