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随笔《成长》
目送最后一名学生宛如乳燕归巢般冲向姗姗来迟的母亲离去,疲倦的我也踏上了归家之路。当迟缓的小汽车驶过学校外的小树林,斑驳的树影在橘红色的微光下晃动。看着残阳从光秃秃的树梢向落叶归属之处下坠,千万缕思绪在大脑中翻滚、发酵。这是我最放松的时刻。似乎参加工作后,内心很难“静”下来。难以细品一本仅仅是因为感兴趣的无用之书,目光所及皆是厚薄不一的工具书;难以完整地欣赏一部经典的影视作品,听1.5倍数的视频已经是难得之举;更难以长时间地倾听他人的心事,不自觉地屏蔽部分信息。这是我在工作四年后,发现最麻烦的“缺点”。这让我很是困惑,我并没有成为时间的奴隶,为何如此?
直到收到一封学生写给我的信,心中的谜团才慢慢地解开。这是一个我一直认为很优秀的女孩子写的。在我看来,她乖巧懂事、学习上进、兴趣广泛,巧的是她刚获得教育局颁布作文三等奖。这么一个有才华的孩子在信中是这么说的:老师,自从三年级往上,我成绩就没有上去。(实际上,三年级这孩子一直为班级第一名,四年级也在班级前5名。)其实,我并不是不想回答您提的问题,而是有一种不自信的感觉。我不知道怎么形容这种感觉,我害怕答错。我的心事比较多,但不太善于表达。哪怕知道答案,但我不知道怎么回答。(看到这里时,说实话,我是有点难过的。难道是自己课堂过于严厉,孩子不敢发言?或者预设问题太难,孩子难以理解?不应该呀,课堂是鼓励孩子发言的。只要不是走神严重,不知道讲到哪里,我基本不会批评的。提问题更是以孩子的知识水平能力分层次提问,尽量让孩子都能回答的上,避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怀着疑惑,我继续往下看:有一次,我的数学只考了七十几分。妈妈知道了很生气,甚至去拿衣架。因为妈妈问时,我没有回答。没人能猜到我当时的心态,连我自己也不清楚。(我想:孩子第一次考试受挫,可能比较难受。面对妈妈批评,不知所措。正想,是不
是要找个时间来安慰学生?)老师,我的写作能力不怎样。您可能不知道,我的作文都是妈妈给我指点的。我的家人都想让我成为一个大人物,一个世人都知道的人。可是,我想对妈妈说:“我们都只是一个普通人!”妈妈还给我报了很多兴趣班,让我每天都不怎么开心。这也是为什么周三和周五脸色差的原因。
看到这里,我的眼眶渐渐湿了。这孩子的学习压力不仅仅是学校的功课,更多是多种兴趣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是绝大多数父母都有的。当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淘汰。父母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能拥有多项才艺。同时,步入初中后,多科目的学习让人无暇兼顾兴趣的培养。因此,父母会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学习兴趣,找到自己的热爱。工作后的我,深有体会。小时候的技能,工作后极大可能帮助到你。现在的我们非常羡慕多才多艺的同事、朋友,遗憾自己当初没条件或没人指导。有些才能更是能陶冶情操,让自己对生活有更高的追求。我非常遗憾当时没有条件能够学一到两种兴趣爱好。长大后,便缺少那份热爱和追求。这也是我开头难以静心的主因。对于这孩子而言,兴趣爱好成了催命符,每天占据自己的休息、娱乐时间。同时,这并非是自己主动选择的,是父母强加的负担,兴趣班脱离原本的意义。
孩子的难过,作为过来人,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孩子的天性就是要快乐,快乐的背后要有足够的时间玩耍。我真的很心疼这个孩子,但我依然要告诉她:孩子,成长的代价是性格的成熟。这也是你慢慢变沉默、内秀的原因。当你从叽叽喳喳、随意发表想法的小女孩到凡事经多方思考才明确表达观点的大孩子,你的阅历变多了,你的思想越发成熟,稳重、有担当的你便出现在生活中。成长的代价更是思想上的独立。当你开始分析兴趣班带给你疲倦,可能希望老师能帮助你和妈妈建议减少兴趣班。老师也希望你能静下心思考,学习背后的魅力和意义。老师不能阻止一颗爱你、为你未来着想的母爱之心。
感谢孩子愿意和我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让我有机会接触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同时,
也让我慢慢地回忆起自己成长背后的故事。也许,我们都要学着去改变心态。给自己一段时间,将心理包袱放下,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一切!勇敢地接受成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