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六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
(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2)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 例: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 例:故患有所不避也。 (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例:几无所逃死。
(5)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 例: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6)所以,译为“用来„„的”“„„的原因”“„„的办法”。
例: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此世所以不传也。
(7)比及,译为“等到„„的时候”。例: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8)为„„所,译为“被„„”。 例: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第二种:表示一般疑问语气:
(1)如何、奈何、若何,译为“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
例: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②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 ③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2)如„„何,译为“对„„怎么办”。 例:如太行、王屋何?
(3)奈„„何,译为“把„„怎么办”。 例:三老不来还,奈之何?
第三种:表感叹强调语气:
(1)„„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 ” “大概说的就是„„吧?” 例: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2)何其,可译为“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
例: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3)直„„耳,可译为“只不过„„罢了”。 例: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4)惟„„耳,可译为“只是„„罢了!” 例: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 (5)一何,可译为“何等、多么、为什么„„那么„„” 例:吏呼一何怒!
(6)亦„„哉,可译为“也„„啊!” 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7)„„何如哉,可译为“该是怎样的呢?” 例: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
(1)不亦„„乎,译为“不是„„吗”。 例:以此为政,不亦惑乎? (2)何„„焉为,译为“有什么„„呢”。例:夫子何命焉为?
(3)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4)庸„„乎,译为“难道„„吗”。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其„„乎,译为“难道„„吗”。例: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
(6)得无„„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7)无乃„„乎,译为“恐怕„„吧”。例: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第五种:表选择关系:
(1)与其„„孰若„„,可译为“与其„„,不如„„”
例: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2)„„欤(耶),„„欤(耶),可译为“是„„还是„„呢?”
例: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
(3)其„„其„„也,可译为“是„„还是„„呢?”
例: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第六种:表比较关系:
(1)孰若、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例:①吾孰与徐公美?②吾与徐公孰美?
(2)然则,译为“既然如此,那么”。
例: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3)有„„者,译为“有个„„人”。
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