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不中肯,不贴切,没有抓住要点。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
120、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121、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十分充分透彻,或十分痛快。
122、罕譬而喻:说话用不着多比方,都能听懂。形容话说得十分明白。
123、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防:阻止;甚:超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124、钳口不言:钳口:闭口。闭着嘴不说话。
125、加油加醋:为夸张或渲染的需要,在叙事或说话时增添原先没有的资料
126、颠三倒四:形容神志不清或说话做事没有次序,错误百出
127、莫测高深: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指处世的态度或说话文章的资料(多不用在正面,带贬义)。
128、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129、九鼎不足为重: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起来九鼎也不算重。
1 / 6
130、不露声色: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131、低声下气:形容说话和态度卑下恭顺的样貌。
132、涩于言论:形容说话迟钝。
133、半吞半吐: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
134、笨嘴笨舌:笨:不灵巧。说话表达本事很差,没有口才
135、灵牙利齿:比喻善于说话的人
136、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做事不干脆利落。
137、系风捕影:拴住风,捉住影子。比喻无法办到的事。也比喻说话做事以不可靠的传闻或表面现象作根据。
138、举止言谈:行为举动和说话言论。指人的外在风度。
139、沉默寡言:沉默:不出声;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140、令人喷饭:形容事情或说话十分可笑。
141、不动声色: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景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十分镇静。
2 / 6
142、闭口藏舌: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143、不声不响:不说话,不出声
144、钳口结舌:钳口:闭口。闭口不说话。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也指慑于淫威不敢讲话。
145、不加思索:思索:思考探求。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办事敏捷迅速
146、明白了当:形容说话或做事干净利落。
147、开台锣鼓: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的开头部分。也比喻一个事件的开头。
148、轻描淡写: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149、舌敝唇焦:敝:破碎;焦:干枯。说话说得舌头都破了,嘴唇都干了。形容费尽了唇舌。
150、说一不二:说怎样样就怎样样。形容说话算数。
151、口不择言: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
152、唠唠叨叨:说话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153、夹枪带棍:形容说话带刺,并牵涉旁人。
3 / 6
154、口含天宪:天宪:指朝廷法令。比喻说话就是法律,能够决定人的生死。
155、天花乱坠:传说梁武帝时有个和尚讲经,感动了上天,天上纷纷落下花来。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贴合实际)。
156、无的放矢:的:靶心;矢:箭。没有目标乱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
157、三缄其口: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此刻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158、言必有中: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159、东拉西扯: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指说话条理斋乱,没有中心。
160、一尺水十丈波: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161、尺水丈波: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162、心拙口夯:心思笨,又不善于说话。
163、名正言顺:指名分正当,说话顺理成章。后多指说话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164、离题万里:形容写文章或说话同要讲得主题距离很远,毫不相干。
165、拐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
4 / 6
166、留有余地:说话办事不走极端,留有回旋和变通的余地
167、潜移默化: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168、祸从口出:灾祸从口里产生出来。指说话不谨慎容易惹祸。
169、句斟字酌: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170、一字一板:形容说话从容清楚。
171、狗屁不通:指责别人说话或文章极不通顺
172、藏头露尾:藏起了头,露出了尾。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景全部讲出来。
173、淡而无味:淡:薄,与 浓 相对。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资料平淡,无趣味。
174、立谈之间:站着说话的一会儿时光。形容时光极短。
175、不明不白:指说话含含糊糊,很不清楚。也形容行为暧昧。
176、出言有章:说话有条理。
177、薄唇轻言:形容多嘴,说话随便。
5 / 6
178、尖酸刻薄:说话带刺,待人冷酷。
179、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180、急不择言:急得来不及选择词语,形容说话十分急迫或紧张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