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spss学习系列17.交叉表与多选题

spss学习系列17.交叉表与多选题

来源:欧得旅游网
17. 交叉表与多选题

(一)基本理论

分类变量包括无序分类变量、有序分类变量、多选题变量集。

对于分类变量的描述统计,主要是对分类变量各水平值分别进行频数和比例计算,再进步计算所需的一些相对频数指标。

一、单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

1. 频数分布

分类变量的分析,首先要了解:各类别的样本数(频数),以及占总样本量的百分比;对有序分类变量,还需要了解:累积频数、累积百分比。

2. 集中/离散趋势

观察原始频数,或者使用众数。对于分类变量,集中/离散趋势是一体的。

3. 相对频数指标 (1)比(Riatio)

两个有关指标之比A/B, 用来反映相对的大小关系,例如,月销售额/销售人数;

(2)构成比

用于描述事物内部各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例如,百分比、累积百分比;

(3)率(Rate)

率是具有时间概念或速度、强度意义的指标,表示某个时期内某事件发生的频率或强度,例如速率、频率、费率、发病率等。

二、多分类变量的联合描述

列联表。例如,r×c二维列联表: (1)共n个样本;

(2)按两种属性A、B,属性A有r个水平值:A1, …, Ar; 属性B有c个水平值:B1, …, Bc. 属性A=Ai,属性B=Bj的样本数为nij.

(3)ni. = “属性A=Ai”的合计数, = “属性B=Bj”的合计数。

注:多分类变量对应高维列联表。

三、多选题的统计描述

多选题是调查问卷的常见题型,因为多选题是回答同一个大问题,所以不能割裂开来单独分析,需要做汇总处理。

1. 应答人数(Count) 选择各题项的人数,原始频数;

2. 应答人数百分比

选择该项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可以反映该选项在人群中的受欢迎程度;

3. 应答人次(Response)

选择各选项的总人次,1个受访者选择2个选项,即2人次; 4. 应答次数百分比

在做出的所有选择中,选择该项的人次占总人次数的比例。

(二)SPSS实现

有某调查问卷的数据文件(部分):

变量属性:

一、单分类变量的描述——频率

变量“s4”表示学历:

问题1:描述受访者的学历分布情况

【分析】——【描述统计】——【频率】,将“学历”选入【变量】框,点【确定】得到

S4. 学历

初中/技校或以下 高中/中专 大专

有效

本科 硕士或以上 合计

292 57 1147

频率

154 313 331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注:详细操作见第15篇《频率图表》。

二、多分类变量的联合描述——交叉表

问题2:描述“性别”和“学历”的交叉频数分布

1. 【分析】——【描述统计】——【交叉表】,打开“交叉表”窗口,将“性别”选入【行】框,将“学历”选入【列】框,勾选“显示复式条形图”

注:若是3个分类变量的三维列联表,将第3个分类变量选入【层1的1】框,通过【下一张】可以设置更多层;

2. 【精确】设置计算概率值的方法,保持默认;

【统计量】设置计算行/列变量关联性的统计指标和检验方法,保持默认;

【格式】【Bootstrap】一般不用设置;

3. 点【单元格】,勾选【计数】的“观察值”,勾选【百分比】的“列”,【非整数权重】选默认的“四舍五入单元格计数”;

点【继续】回到原窗口,点【确定】得到

S2. 性别* S4. 学历 交叉制表

S4. 学历

合计

初中/技校或以下 高中/中专 大专 本科 硕士或以上 计数 男 S4. 学历 中的 % S2. 性别 计数 女 S4. 学历 中的 % 计数 合计 S4. 学历 中的 % % % % % % % % 154 % 313 % 331 % 292 % % 80 146 140 123 21 510 % % % % % % 74 167 191 169 36 637 57 1147 注:若将变量“城市”选入第1步中的【层1的1】框,则得到三维列联表,

S2. 性别* S4. 学历* S0. 城市 交叉制表

S0. 城市

S4. 学历

初中/技校或以下 高中/中专 大专 本科 硕士或以上

计数 男

S4. 学历 中的 %

S2. 性别

计数

100北京

S4. 学历 中的 % 计数

合计

S4. 学历 中的 % 计数 男

S4. 学历 中的 %

S2. 性别

计数

200上海

S4. 学历 中的 % 计数

合计

S4. 学历 中的 % 计数 男

S4. 学历 中的 %

S2. 性别

计数

300广州

S4. 学历 中的 % 计数

合计

S4. 学历 中的 % 计数 男

S4. 学历 中的 %

S2. 性别

计数

合计

S4. 学历 中的 % 计数

合计

S4. 学历 中的 %

% %

%

%

%

%

% 154 %

%

% 292

%

%

80 146 140

123

21 510

% %

%

%

%

%

% 74 %

%

% 169

%

%

167 191

36 637

% 48 %

%

% 83

%

%

108 128

15 382

25 48

50

25

6 154

% %

%

%

%

%

% 23 % 60

% 78

% 58

%

%

9 228

% 47 % 122

% 87

% 108

%

%

23 387

24 58

33

44

7 166

% %

%

%

%

%

% 23 % 64

% 54

% 64

%

%

% 59 %

%

% 101

%

%

31 40

57

54

8 190

% %

%

%

%

%

28 43

59

47

11 188

合计

83 116 19 378

16 221

313 331 57 1147

(三)多选题处理——多重响应 一、多选题的编码

多选题的编码方式有两种: 1. 多重二分法

是标准的多选题数据格式,即每个选项各设一个变量,“选中=1”“未选中=0”

例如,C0题:请问您的家庭目前有下列还贷支出吗 (1)房贷 (2)车贷 (3)其他一般消费还贷

用变量C0_1、C0_2、C0_3分别代表上述3个选项,取值“1=选中、0=未选中、99=拒答”;

注:“99=拒答”后续可作为缺失值,或合并到“0=未选中”。

2. 多重分类法

若题项较多限定回答数较少,多重二分法就显得太啰嗦(过多的“未选中”),此时适合用多重分类法:为所有选项设置一套值标签,需要多少个变量取决于限选项数。

例如,Q题:如果你喝酒,主要受哪方面的影响(限选2项,请按主次程度排出顺序,不喝酒的不用填)

(1)家人 (2)朋友同学 (3)影视剧 (4)文学作品 (5)网络 (6)风俗习惯 (7)其他

用变量Qa_1、Qa_2分别表示第1影响、第2影响,取值为选项编号,如Qa_1=3, Qa_2=2.

二、设定多选题变量集

多选题按前文的编码方式录入后只是若干个离散的变量,SPSS并不知道它们代表一道多选题,这就需要将其设置为多选题变量集(也称为多重响应集),SPSS提供了两种方式:

方法1:【分析】——【表】——【多响应集】 方法2:【分析】——【多重响应】——【定义变量集】 二者操作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方法1可以保存定义的信息,方法2关闭数据文件后相应信息将丢失。下面以方法2为例,

有数据文件:

多选题变量是c0和a3,其中c0_1, c0_2, c0_3是多重二分法编码;a3a_1, a3a_2是多重分类法编码。

1. 【分析】——【多重响应】——【定义变量集】,打开“定义多重响应集”窗口;

2. 将变量“c0_1, c0_2, c0_3”选入【集合中的变量】框; 勾选【将变量编码为】的“二分法”,在【计数值】框输入“1”,即指定“1”表示选中;

【名称】框输入“C0”,【标签】框输入“家庭每月还贷情况”;

点【添加】;

3. 将变量“a3a_1, a3a_2”选入【集合中的变量】框; 勾选【将变量编码为】的“类别”,在【范围】框输入取值范围:“0”到“150”;

【名称】框输入“A3a”,【标签】框输入“家庭经济状况”;

点【添加】,得到

注意:同一多选题必须采用相同的编码方式和编码值。 三、多选题的频数

对前文得到的“多重响应集”C0进行频数分析。

1. 【分析】——【多重响应】——【频率】,打开“多响应频率”窗口,将多响应集“C0”选入【表格】框;【缺失值】处理“在二分集内按照列表顺序排除个案”对应多重二分法多选题,“在类别内按照列表顺序排除个案”对应多重分类法多选题;

点【确定】得到

个案摘要 有效的 N $C0a 163 百分比 % N 984 个案 缺失 百分比 % N 1147 总计 百分比 % a. 值为 1 时制表的二分组。

在1147受访者中,共有163人选择了至少一个贷款种类。

$C0 频率

N

C0. 请问您的家庭目前有下列还贷支

118

出吗:房贷

C0. 请问您的家庭目前有下列还贷支

家庭每月还贷情况a

出吗:车贷

C0. 请问您的家庭目前有下列还贷支

48

出吗:其他一般消费还贷

总计

a. 值为 1 时制表的二分组。

199

%

%

%

%

33

%

%

%

%

响应

百分比

个案百分比

共199个有效回答(各种贷款种类共被选择199次),其中房贷118次,车贷33次,其他一般消费还贷48次;

响应百分比,给出了每类贷款选择次数占总选择数的百分比; 个案百分比,给出了选择某类贷款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即应答人数百分比,以房贷为例,118/163=%; 最后的%说明163个人平均每人选择了种贷款。

四、多选题的列联表分析

若要就多选题对不同人群分别描述,即对多选题变量集合其它分类变量进行交叉表描述。

问题:按“婚姻状况”考察贷款情况

1.【分析】——【多重响应】——【交叉表】,打开“多响应交叉表”窗口,将变量“s7婚姻状况”选入【行】框,将【多响应集】“$C0$”选入【列】框;

2. 选中【行】框中的“s7( )”,点【定义范围】,打开“定义变量范围”子窗口,根据变量s7的取值范围,【最小值】框输入“1”,【最大】框输入“3”

3. 点【继续】回到原窗口,点【选项】打开“选项”子窗口,勾选【单元格百分比】的“行”;

注:“百分比基于”可选择是基于“应答人数”还是“应答人次”; “跨响应集匹配变量”当行/列变量均为多重分类法多选题时,可以让结果表格按两个变量集取值一一对应的方式来生成。

点【继续】回到原窗口,点【确定】得到

个案摘要 有效的 N s7*$C0 163 百分比 % N 984 个案 缺失 百分比 % N 1147 总计 百分比 %

s7*$C0 交叉制表

C0. 请问您的家庭目前有下

列还贷支出吗:房贷

计数

S7. 婚姻状况

未婚 已婚

s7 内

%

的 % 计数

27

10

17

42

%

%

91

家庭每月还贷情况a

C0. 请问您的家庭目前有下

列还贷支出吗:车贷

23

C0. 请问您的家庭目前有下列还贷支出吗:其他一般消费还贷

30 120

总计

s7 内

%

的 % 计数

离异/分

s7 内

居/丧偶

的 %

总计

计数

118

33

%

%

%

0

0

1

%

%

1

48 163

百分比和总计以响应者为基础。 a. 值为 1 时制表的二分组。

可以发现已婚人群的房贷比例高于未婚人群,而未婚人群的车贷和其他消费还贷比例则均高于已婚人群,但要注意上述结论只是基于163个有贷款的受访者计算的,而不是全部1147个受访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